大班語言教案:夠月亮

字號:


    《月亮的味道》是一個充滿想象、充滿情趣、充滿智慧的文學作品,它能引起幼兒積極思考,還能引發(fā)幼兒動手探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夠月亮”,歡迎閱讀。
    大班語言教案:夠月亮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動物“吃月亮”的畫面中,討論并發(fā)現(xiàn)疊高時保持平衡的方法。
    2.與同伴一起探究疊高的“奧秘”,從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教學準備
    作品的動畫片、幼兒建構作品的照片、PPT(人體疊高):疊高用的多種用具、紙制隔板、可移動的“月亮”。
    教學過程
    一、交代名稱,引發(fā)好奇
    (通過“開門見山”式的問題引出作品,引起幼兒無限的遐想和學習的積極性。)
    1.這是什么(月亮)?這里有一個關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這個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認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過渡:有一群動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們想去摘月亮,動物們有沒有摘到月亮?動物們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聽講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點問題和插問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討論并發(fā)現(xiàn)疊高的一些方法,促進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
    1.播放PPT:看看講講(講述中適當進行一些插問)。
    (1)大象這么大,海龜這么小,我們一起幫忙想個好辦法,讓上面的大象站穩(wěn)、下面的海龜不受傷,可以怎么做(引導幼兒大膽推測)?
    (2)現(xiàn)在誰來幫忙了?獅子站在斑馬身上,它的頭往哪邊比較合適呢?為什么這樣站比較好?
    (3)現(xiàn)在幾個動物在摘月亮(7個)?你認為猴子會請哪個動物爬上去比較合適(推進)?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較合適?
    (4)小老鼠為什么能成功?這是朋友們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結果嗎?
    (5)誰能說說動物們是用什么辦法站穩(wěn)、夠到月亮的?
    2.小結:動物們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疊,它們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們不怕失敗,最終成功地夠到了月亮,嘗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覺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過渡:動物們齊心協(xié)力用疊高的方法夠到了月亮,品嘗到了“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你們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夠月亮”?
    三、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體驗和問題討論,引導幼兒在共同游戲中探究疊高的“奧秘”,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個桌上有一個可移動的“月亮”。一個塑料筐,筐里有一些小紙板、罐頭、積木、木板等。每組材料的種類和數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這些材料像什么呢(動物的腿)?這些小紙板可以代替什么(動物的身體)?
    *有的動物是兩條腿的,也有的動物是四條腿的。你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材料代替動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們有16個人,可以怎么玩游戲呢(4人合作游戲)?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怎樣的材料適合放在下(上)面?怎樣放置材料才會穩(wěn)穩(wěn)當當的?
    (3)交流各自用什么辦法“夠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個小組增添相同數量的藥盒、酸奶罐、圓柱體積木。
    (1)交代操作要求:
    *這次每個小組增加了材料,你們可以用和動物不一樣的方法試試疊高“夠月亮”。
    *提醒幼兒可移動的“月亮”可移至中間處或最高處。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幼兒是否有意識地挑選材料?幼兒是否能分工合作進行疊高?疊高時是否細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辦法“夠月亮”。
    (重點介紹與眾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3.小結激趣。
    “夠月亮”的辦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組成功了,有的小組失敗了……以后,我們可以試試各種辦法,相信你們肯定可以夠到月亮。
    延伸活動
    1.請幼兒欣賞圖片或PPT,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有關人體疊高等畫面,進一步感知其中蘊含著的有關疊高——平衡的“奧秘”。
    2.在區(qū)域活動中,提供疊高用的多種材料,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繼續(xù)玩游戲,并記錄游戲的操作情況,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