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模板

字號:


    數(shù)學是一門需要動腦筋的學科,作為數(shù)學老師,教案也是一定要做的。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模板(一)
    教學目標:
    1、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
    2、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教學重點:
    認識四邊形。
    教學難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交流: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了圖形王國。(課件出示主題圖:各種圖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說你認識哪些圖形。
    (學生匯報認識的圖形,如:圓、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體等。)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把相應的圖形展示出來。
    二、互動新授
    1、感知四邊形。
    (1)表揚:同學們認識的圖形可真不少?。ㄓ谜n件演示:可以把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放在一起。)
    (2)提問:觀察圖形,你認為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有4條直的邊,4個角。)
    (3)小結:我們把由4條邊和4個角組成的圖形叫四邊形。(板書:四邊形)
    (4)說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的。
    舉例說明。
    生1:我們用的方巾、圍巾。
    生2:窗戶框、門框、黑板。
    生3:過春節(jié)時門上貼的對聯(lián)。
    生4:課桌的面、凳子的面,還有我們用的課本的封面……
    (5)引導:看來,生活中的四邊形實在是太多了!那你能動手把四邊形做出來嗎?用自己準備的材料做出四邊形??凑l做得又快又好。
    ①學生動手獨立做四邊形,教師巡視,注意觀察學生做四邊形的方法。
    ②師:誰愿意把做好的四邊形展示給大家看呢?
    找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學展示作品:
    生1:用小棒擺;
    生2:用鐵絲圍;
    生3:用筆畫;
    生4:用紙剪……
    (6)剛才我們不但找出了四邊形,還動手做出了四邊形,那么你覺得到底什么樣的圖形才是四邊形呢?
    引導學生敘述: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的圖形就是四邊形。
    2、圈一圈。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課件出示教材第79頁例1),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圈出來。
    (1)讓學生完成教材第79頁例1,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學生反饋時,把圈出的結果放在投影上,集體訂正。
    (3)讓學生說一說這樣圈的原因。
    (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的圖形就是四邊形。)
    3、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提問:在這些四邊形中有長方形和正方形,(課件出示教材第80頁例2)那么長方形、正方形都有些什么特點?
    (1)分小組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拿出你手中的三角板和直尺,動手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它們的角和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組匯報總結。
    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個直角;長方形的兩條長邊相等,兩條短邊也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4)小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個直角;長方形的對邊相等,而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因此,我們可以說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四邊形。長方形的長邊和短邊分別叫做長方形的長和寬。
    4、動手畫一畫。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方格紙,在上面畫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2)在小組內交流、訂正,并說說自己的畫法。
    (3)小組代表展示,集體檢驗是否符合要求。
    師強調: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頁“做一做”第1題。
    先說一說四邊形的特征,然后獨立畫出四邊形,再在班內展示、交流并訂正。
    教師強調:有4條直的邊,有4個角的圖形就是四邊形。
    2、完成教材第80頁“做一做”第2題。
    (1)讓學生按照書上的折法,先折一折。同桌互相檢查。
    (2)動手剪開。在小組內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剪,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強調:長方形的寬就是我們從中要剪出的最大正方形的一條邊。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模板(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辨別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能夠在圖上表示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系。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能正確繪制出校園示意圖。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wǎng)
    教學難點
    能準確運用詞語,正確描述行走路線。
    教具準備
    四張卡片(東、南、西、北)
    一、學前準備
    1、復習舊知。
    (1)回憶學習了哪些方向。
    (2)連一連,找出相對的方向。
    前、左、下、東、南
    北、西、上、右、后
    (3)提問:誰能說出我們校園內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
    2、導入新課
    出示中國地圖,請學生指出北京市所處的位置,說一說你是怎樣找到的。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校園示意圖。
    (1)描述地圖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把教室內的黑板看作地圖,指出北在什么位置。
    (3)提問:現(xiàn)在我們確定了方向北,你能不能辨認出其他三個方向?請同學到前面黑板上貼出相應的位置。
    (4)用語言描述建筑物的具體方位。
    (5)提問:如果我們把上方規(guī)定為其他方向行不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請你們嘗試著做一做,并說出其他三個方向。
    (6)小組交流。
    (7)集體反饋。比較各種方式,說一說,怎樣畫最清楚。
    2、小結。
    通常情況下,地圖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律來繪制的,這樣標準統(tǒng)一,簡單清楚。當我們看一幅地圖時,一定先看清所給方向,然后根據(jù)所給方向,辨認出其他方向。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嘗試操作:綠色圃中小學教育
    (1)繪制出自己房間的平面示意圖。
    (2)確定圖上的方向。
    (3)和同伴交流。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模板(三)
    教學內容
    解決問題:教材第8頁例4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熟悉的情景,能夠確定場所的位置,進而能進行行走路線的敘述。
    2、綜合運用所學方位知識解決問題。
    3、通過知識的運用,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八個方向詞語描述物體位置及簡單的行走路線。
    教學難點
    熟練運用八個方向詞語描述物體位置及簡單的行走路線。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坐過公交車嗎?有沒有獨自乘公交車去到動物園玩過?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再次到動物園游玩,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出發(fā),好嗎?
    揭示課題:認識路線。
    二、新課教學
    1、展示動物導游圖。
    我們乘坐公交車來到動物園,這里的動物有很多,請先認一認圖上有哪些動物館?出示動物園的導游圖(見教材第8頁例4)。
    2、請在圖中指出8個方向。
    3、解決問題。
    (1)熊貓館位置?從大門出發(fā)可以怎樣走?
    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在動物園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獅山,再向西北走。)
    (2)還可以怎樣走?也請你把行走路線描述出來。
    指名到黑板的掛圖前說說行走路線。同桌互相提問各個館的行走路線,比一比,誰說得準!
    4、每個動物館的行走路線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說出了幾條?你在說同一動物館而不同的幾條行走路線時,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5、小結:如果從不同的路線走,說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鞏固練習
    1、說一說,路經(jīng)我們學校的1路公共汽車的行車路線。
    2、完成教材第10頁練習二第5題。
    強調對角的特點記住四個方向兩兩相對。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模板(四)
    課題:認識簡單的路線
    自主預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別人向我們問路或我們向別人問路的問題,怎樣描述行走的路線,才不會讓人走錯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路線問題。
    自學教材第5頁例3。
    交流合作:
    1、出示第5頁例3的圖。
    (1)誰能在圖上指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說一說,體育場、電影院在少年宮的什么方向?
    (3)說一說,醫(yī)院在商店的什么方向?商店在醫(yī)院的什么方向?
    2、描述行走的路線:
    (1)小明的媽媽生病住院了,他想到商店為媽媽買些東西。從醫(yī)院出來后,向北走到第1個十字路口時,不知道該怎么走了,你能告訴他怎么走嗎?
    (2)描述行走路線:。
    (3)說一說小明從醫(yī)院旁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行走路線?
    3、體會同一路線有不同的走法
    (1)小明買完東西,準備回醫(yī)院,他可以怎樣走呢?……還有別的路線嗎?
    (2)如果你是小明,你會選擇哪一條路線?為什么?
    4、提出路線問題自己解決:
    (1)小明選擇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線,途中遇到一位叔叔向他問路,你們猜猜這位叔叔會怎么問?怎么回答?
    請問去電影院怎么走?
    請問去少年宮怎么走?
    請問去體育場怎么走?
    (2)同桌兩個人合作,一人扮演叔叔問路,一人扮演小明回答。
    各小組交流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其他小組注意認真傾聽,及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及時補充糾正。
    反饋測評:
    1、第5頁做一做。
    (1)獨立完成,在圖中畫出小紅從家到游泳館的路線。
    (2)說一說,小紅、小蘭、小明上學的路線。
    (3)說一說,小紅、小蘭、小明放學的路線。
    (4)先男生提出問題女生解決問題,再女生提出問題男生解決問題。
    2、練習一第3題。
    (1)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2)第(2)題,同桌互相提出問題互相解決問題。
    1、全課總結。
    今天學會了什么?描述路線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描述自己回家的路線。
    本節(jié)課教材所提供的練習只有練習二的第2題,因此我又增設了幾道補充練習,都是以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如“送小動物回家”,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語言描述把動物卡片貼到相應的位置。又如“我是小小繪圖師”等,學生在活動中,既鞏固了新知,有增進了友誼。雖然“位置與方向”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掌握,但如果教師課前仔細研讀教材、用心設計教學內容,課上認真組織實施,還是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