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工程》考點預習匯總【十一】

字號:


    在一建模擬考試中成績總是忽高忽低,是重點沒抓住還是在考試中發(fā)揮失誤?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0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工程》考點預習匯總【十一】”,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2020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工程》考點預習匯總【十一】
    考點:帷幕灌漿
    防滲帷幕的鉆孔灌漿應具備的條件:
    (1)上部結構混凝土澆筑厚度達到設計規(guī)定的蓋重厚度要求。厚度較小的部位,須待混凝土澆筑達到其完建高程和設計強度。
    (2)相應部位的基巖固結灌漿、混凝土壩底層灌區(qū)接縫灌漿、岸坡接觸灌漿完成并檢查合格。
    (3)相應部位灌漿平洞的開挖、混凝土襯砌(或噴錨支護)、回填灌漿、圍巖固結灌漿完成并檢查合格。
    (4)灌漿區(qū)鄰近30m范圍內(nèi)的勘探平洞、大口徑鉆孔、斷(夾)層等地質(zhì)缺陷的開挖、清理、混凝土回填、灌漿等作業(yè)完成,影響灌漿作業(yè)的臨空邊坡錨固、支護完成并檢查合格。
    帷幕灌漿施工工藝:鉆孔、裂隙沖洗、壓水試驗、灌漿和灌漿的質(zhì)量檢查等。
    1.鉆孔
    鉆孔方法應根據(jù)地質(zhì)條件、灌漿方法與鉆孔要求確定。
    

    鉆機與鉆頭
    

    采用自上而下灌漿法、孔口封閉灌漿法時,宜采用回轉(zhuǎn)式鉆機和金剛石或硬質(zhì)合金鉆頭鉆進;當采用自下而上灌漿法時,可采用回轉(zhuǎn)式鉆機或沖擊回轉(zhuǎn)式鉆機鉆進。
    

    孔位的偏差
    

    不應大于10cm。
    

    孔深
    

    不應小于設計孔深,實際孔位、孔深應有記錄。
    

    孔徑
    

    應根據(jù)地質(zhì)條件、鉆孔深度、鉆孔方法、鉆孔要求和灌漿方法確定。灌漿孔以較小直徑為宜,但終孔孔徑不宜小于φ56mm。先導孔、質(zhì)量檢查孔孔徑應滿足獲取巖芯和進行測試的要求。
    

    孔斜
    

    各類鉆孔均應分段進行孔斜測量。
    

    2.裂隙沖洗和壓水試驗
    裂隙沖洗
    

    沖洗方法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和孔口封閉法進行帷幕灌漿時,各灌漿段在灌漿前應進行裂隙沖洗。
    當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可在灌漿前對全孔進行一次裂隙沖洗。
    

    沖洗壓力
    

    宜采用壓力水沖洗,沖洗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并不大于lMPa。
    

    沖洗時間
    

    沖洗時間至回水澄清時止,并不大于20min。
    

    壓水試驗
    

    單點法
    

    帷幕灌漿先導孔、質(zhì)量檢查孔應自上而下分段進行壓水試驗,壓水試驗宜采用單點法。
    

    簡易壓水試驗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孔口封閉灌漿法進行帷幕灌漿時,各灌漿段在灌漿前應進行簡易壓水試驗。簡易壓水試驗可與裂隙沖洗結合進行。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灌漿前可進行全孔一段簡易壓水試驗和孔底段簡易壓水試驗。
    

    3.灌漿方式和灌漿方法
    帷幕灌漿應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
    4.灌漿壓力和漿液變換
    1)灌漿壓力
    

    壓力確定
    

    宜通過灌漿試驗確定,也可通過公式計算或根據(jù)經(jīng)驗先行擬定,而后在灌漿施工過程中調(diào)整確定。
    

    壓力表位置
    

    采用循環(huán)式灌漿時,應安裝在灌漿孔孔口處回漿管路上;采用純壓式灌漿時,壓力表應安裝在孔口處進漿管路上。
    

    升壓方法
    

    根據(jù)工程情況和地質(zhì)條件,灌漿壓力的提升可采用分級升壓法或一次升壓法。升壓過程中應保持灌漿壓力與注入率相適應,防止發(fā)生抬動變形破壞。
    

    2)灌漿漿液變換
    灌注時由稀至濃逐級變換。
    

    水膠比
    

    普通水泥漿液可采用水膠比5、3、2、1、0.7、0.5六級,細水泥漿液水膠比可采用3、2、1、0.5四級。
    

    漿液變換原則
    

    (1)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xù)減少時,或注入率不變而壓力持續(xù)升高時,不應改變水膠比。
    (2)當某級漿液注入量已達300L以上時,或灌漿時間已達30min時,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應改濃一級水膠比。
    (3)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越級變濃。
    

    灌漿過程中,灌漿壓力或注入率突然改變較大時,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處理。
    5.灌漿結束標準和封孔方法
    各灌漿段灌漿的結束條件應根據(jù)地層和地下水條件、漿液性能、灌漿壓力、漿液注入量和灌漿段長度等綜合確定。應符合下列原則:
    (1)當灌漿段在最大設計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lL/min后,繼續(xù)灌注30min,可結束灌漿。
    (2)當?shù)刭|(zhì)條件復雜、地下水流速大、注入量較大:灌漿壓力較低時,持續(xù)灌注的時間應適當延長。
    全孔灌漿結束后,應以水膠比為0.5的新鮮普通水泥漿液置換孔內(nèi)稀漿或積水,采用全孔灌漿封孔法封孔。
    6.特殊情況處理
    灌漿過程中,發(fā)現(xiàn)冒漿漏漿,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嵌縫、表面封堵、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待凝、復灌等方法進行處理。
    灌漿過程中發(fā)生串漿時,應阻塞串漿孔,待灌漿孔灌漿結束后,再對串漿孔進行掃孔、沖洗、灌漿。如注入率不大,且串漿孔具備灌漿條件,也可一泵一孔同時灌漿。
    灌漿必須連續(xù)進行,若因故中斷,應按下列原則處理:
    (1)應盡快恢復灌漿。 (2)恢復灌漿時,應使用開灌比級的水泥漿進行灌注。
    灌漿段注入量大而難以結束時,應首先結合地勘或先導孔資料查明原因,根據(jù)具體情況,可選用下列措施處理:
    (1)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
    (2)灌注速凝漿液。
    (3)灌注混合漿液或膏狀漿液。
    7.工程質(zhì)量檢查
    帷幕灌漿工程質(zhì)量的評價應以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為主要依據(jù),結合施工成果資料和其他檢驗測試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確定。
    帷幕灌漿檢查孔應在分析施工資料基礎上在下列位置布置:
    (1)帷幕中心線上。
    (2)基巖破碎、斷層與裂隙發(fā)育、強巖溶等地質(zhì)條件復雜的部位。
    (3)末序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4)鉆孔偏斜過大、灌漿過程不正常等經(jīng)分析資料認為可能對帷幕質(zhì)量有影響的部位。
    (5)防滲要求高的重點部位。
    帷幕灌漿檢查孔數(shù)量可按灌漿孔數(shù)的一定比例確定。單排孔帷幕時,檢查孔數(shù)量可為灌漿孔總數(shù)的10%左右,多排孔帷幕時,檢查孔的數(shù)量可按主排孔數(shù)10%左右。一個壩段或一個單元工程內(nèi),至少應布置一個檢查孔。
    帷幕灌漿檢查孔應采取巖芯,繪制鉆孔柱狀圖,巖芯應全部拍照,重要巖芯應長期保留。
    帷幕灌漿的檢查孔壓水試驗應在該部位灌漿結束14d后進行,檢查孔應自上而下分段鉆進,分段阻塞,分段壓水試驗,宜采用單點法。
    帷幕灌漿工程質(zhì)量的評定標準為:壩體混凝土與基巖接觸段的透水率的合格率為100%,其余各段的合格率不小于96%,不合格試段的透水率不超過設計規(guī)定的150%,且不合格試段的分布不集中;其他施工或測試資料基本合理,灌漿質(zhì)量可評為合格。
    2020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工程》考點預習【二】
    考點:固結灌漿
    1.一般規(guī)定
    固結灌漿宜在有蓋重混凝土的條件下進行。對于混凝土壩,蓋重混凝土厚度可為1.5m以上,蓋重混凝土應達到50%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鉆灌。對于土石壩防滲體基礎混凝土蓋板或噴混凝土護面、堆石壩混凝土趾板下的基巖進行固結灌漿時,應待其蓋板或護面結構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
    固結灌漿應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同一區(qū)段或同一壩塊內(nèi),周邊孔應先行施工。其余部位灌漿孔排與排之間和同一排孔孔與孔之間,可分為二序施工,也可只分排序不分孔序或只分孔序不分排序。
    進行有蓋重灌漿時,應安設抬動監(jiān)測裝置,在灌漿過程中連續(xù)進行觀測并記錄,抬動變形值應在設計允許范圍內(nèi)。
    2.鉆孔、裂隙沖洗和壓水試驗
    灌漿孔孔徑不宜小于φ56mm。物探測試孔、質(zhì)量檢查孔、抬動監(jiān)測孔孔徑不宜小于φ76mm。
    灌漿孔位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宜大于10cm,孔向、孔深應滿足設計要求。
    灌漿孔或灌漿段鉆進完成后,應使用大水流或壓縮空氣沖洗鉆孔,清除孔內(nèi)巖粉、渣屑,沖洗后孔底殘留物厚度不應大于20cm。
    灌漿孔或灌漿段在灌漿前應采用壓力水進行裂隙沖洗,沖洗壓力采用灌漿壓力的80%并不大于lMPa,沖洗時間為20min或至回水清凈時止??稍诟餍蚩字羞x取不少于5%的灌漿孔(段)在灌漿前進行簡易壓水試驗。
    3.灌漿和封孔
    根據(jù)不同的地質(zhì)條件和工程要求,固結灌漿可選用全孔一次灌漿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也可采用孔口封閉灌漿法或綜合灌漿法。
    灌漿孔的基巖灌漿段長不大于6m時,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漿法;大于6m時,宜分段灌注,各灌漿段長度可采用5~6m,特殊情況下可適當縮短或加長,但不應大于10m。
    固結灌漿可采用純壓式或循環(huán)式。當采用循環(huán)式灌漿時,射漿管出口與孔底距離不應大于50cm。
    灌漿孔宜單孔灌注。對相互串通的灌漿孔可并聯(lián)灌注。并聯(lián)孔數(shù)不應多于3個,軟弱地質(zhì)結構面和結構敏感部位,不宜進行多孔并聯(lián)灌漿。
    固結灌漿的漿液水膠比可采用3、2、1、0.5四級,開灌漿液水膠比選用3,經(jīng)試驗論證也可采用單一比級的穩(wěn)定性漿液。
    各灌漿段灌漿的結束條件應根據(jù)地質(zhì)條件和工程要求確定。當灌漿段在最大設計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時,繼續(xù)灌注30min后,可結束灌漿。
    固結灌漿孔各灌漿段灌漿結束后可不待凝,但在灌漿前涌水、灌后返漿或遇其他地質(zhì)條件復雜情況,則應待凝,待凝時間可為12~24h。
    灌漿孔灌漿結束后,可采用導管注漿法封孔,孔口涌水的灌漿孔應采用全孔灌漿法封孔。
    4.質(zhì)量檢查
    固結灌漿工程的質(zhì)量檢查宜采用檢測巖體彈性波波速的方法,檢測可在灌漿結束14d后進行。檢查孔的數(shù)量和布置、巖體波速提高的程度應按設計規(guī)定執(zhí)行。
    固結灌漿工程的質(zhì)量檢查也可采用鉆孔壓水試驗的方法,檢測時間可在灌漿結束7d或3d后進行。檢查孔的數(shù)量不宜少于灌漿孔總數(shù)的5%,壓水試驗應采用單點法。
    質(zhì)量合格標準為:單元工程內(nèi)檢查孔各段的合格率應達85%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過設計規(guī)定值的150%,且不集中。
    2020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工程》考點預習【三】
    考點:高壓噴射灌漿
    定義:是采用鉆孔,將裝有特制合金噴嘴的注漿管下到預定位置,然后用高壓水泵或高壓泥漿 (20~40MPa)將水或漿液通過噴嘴噴射出來,沖擊破壞土體,使士粒在噴射流束的沖擊力、離心力和重力等綜合作用下,沖擊、切割、破碎地層土體,并以水泥基質(zhì)漿液充填、摻混其中,形成樁柱或板墻狀的凝結體,用以提高地基防滲或承載能力的施工技術。
    1.高壓噴射灌漿的適用范圍
    適用于:淤泥質(zhì)土、粉質(zhì)黏土、粉土、砂土、礫石、卵(碎)石等松散透水地基或填筑體內(nèi)的防滲,工程。
    對含有較多漂石或塊石的地層,應進行現(xiàn)場高壓噴射灌漿試驗,以確定其適用性。
    2.高壓噴射灌漿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
    

     
    

    單管法
    

    直徑達0.5~0.9m(14年考點)
    

    二管法
    

    直徑達0.8~1.5m
    

    三管法
    

    直徑達1.0~2.0m
    

    新三管法
    

    二次噴射增大了噴射半徑,提高了凝結體的結實率和強度。適用于含較多密實性充填物的大粒徑地層。
    

    3.漿液材料
    高噴灌漿漿液宜使用水泥漿。所使用的水泥品種和強度等級,應根據(jù)工程需要確定。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可為32.5級或以上。
    在含黏粒較少的地層中進行高噴灌漿,孔口回漿應經(jīng)處理后方可利用;在軟塑至流塑狀的黏性土或淤泥質(zhì)士層中,其孔口回漿不宜回收利用。
    4.高壓噴射灌漿的噴射形式(必會)
    旋噴、擺噴、定噴三種。(09、13、15年考點)
    形成凝結體的形狀與噴嘴移動方向和持續(xù)時間有密切關系。
    5.高壓噴射灌漿的施工程序【重要】
    應分排分序進行。先施工下游排孔,后施工上游排孔,最后施工中間排孔。先導孔應最先施工。
    施工程序:鉆孔、地面試噴、下噴射管、噴射提升(先進行原位噴射)、成樁成板或成墻等。
    1F413021-7 高壓噴射灌漿施工
    流程示意圖
    6.高壓噴射灌漿的質(zhì)量檢驗
    (1)高噴墻的防滲性能
    

    防滲性能檢查方法
    

    適用
    

    檢查時間
    

    圍井
    

    所有結構形式的高噴墻
    

    高噴灌漿結束7d后進行,如需開挖或取樣,宜在14d后進行
    

    鉆孔
    

    厚度較大的和深度較小的高噴墻
    

    高噴灌漿結束28d后進行
    

    (2)高噴墻質(zhì)量檢查重點部位:①地層復雜的部位;②漏漿嚴重的部位;③可能存在質(zhì)量缺陷的部位。
    (3)高噴墻整體效果的檢查可采用以下方法:
    1)壩(堤)基高噴墻,可在其下游側布設測壓管,觀測和對比該測壓管與上游水位差;亦可在壩(堤)下游安設量水堰,觀測和對比施工前、后滲水量,據(jù)此分析整體防滲效果。
    2)圍堰堰體和堰基中的高噴墻,可在基坑開挖時測定其滲水量,并檢查有無集中滲水點,據(jù)以分析整體防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