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提供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一起來看看吧!請大家認真復習,有計劃地備考!
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
一、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知識點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強制措施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拘留和逮捕。
1.拘傳
拘傳,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未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案接受訊問的強制措施。
2.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取保候審只是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是一種強度較輕的強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繳納保證金。
二、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相關練習題
甲、乙(戶籍地均為M省A市)共同運營一條登記注冊于A市的遠洋漁船。某次在公海捕魚時,甲乙二人共謀殺害了與他們素有嫌隙的水手丙。該船回國后首泊于M省B市港口以作休整,然后再航行至A市。從B市起航后,在途經M省C市航行至A市過程中,甲因害怕乙投案自首一直將乙捆綁拘禁于船艙。該船于A市靠岸后案發(fā)。關于本案強制措施的適用,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拘留甲后,應在送看守所羈押后24小時以內通知甲的家屬
B.如有證據證明甲參與了故意殺害丙,應逮捕甲
C.拘留乙后,應在24小時內進行訊問
D.如乙因捆綁拘禁時間過長致身體極度虛弱而生活無法自理的,可在拘留后轉為監(jiān)視居住
【解析】BCD
公務員公共基礎刑事訴訟法:證據
一、刑事訴訟法-證據知識點
證據,指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
證據包括:①物證、書證;②證人證言;③被害人陳述;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⑤鑒定意見;⑥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⑦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二、刑事訴訟法-證據相關練習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在二審程序中,對當事人依法提供的新證據,法庭應當進行質證。這里新證據是指:
A.在一審程序中應當準予延期提供而未獲準許的證據
B.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依法申請調取而未獲準許,人民法院在二審程序中調取的證據
C.原告或者第三人提供的在舉證期限屆滿后發(fā)現的證據
D.原告或第三人在訴訟過程中提出的其在被告實施行政行為過程中所沒有反駁的證據
【解析】ABC
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刑法重點罪名
這次給大家介紹受賄罪、單位受賄罪、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行賄罪、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罪、對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這幾個罪名的區(qū)別點。
【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單位受賄罪】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是單位受賄罪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通過該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或者利用該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的行為,以及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利用該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原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實施前款行為。
【行賄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或者向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行賄的行為。
【對單位行賄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的,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的行為。
【單位行賄罪】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xù)費,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要把握這幾個罪名主要區(qū)分點就是該罪的犯罪主體:
受賄罪的犯罪主體要求有特定身份。主要指: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國有公司、企事業(yè)單位和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受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主要表現為兩種類型(1)索取(2)非法收受,為他人謀利益。
單位受賄罪的犯罪主體要求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犯罪主體要求是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以及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
行賄罪的主體是自然人,單位行賄罪的主體是單位。兩個罪都要求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行賄。
注意:
(1)“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有兩種情況:①利用本人主管的職權;②利用自己下屬、下級的職權。
(2)不正當利益包括兩種:①該利益本身不正當或違法,如協助走私。②不正當的幫助或便利,如在工程競標中,通過賄買評標人或通過收買探知標底,從而中標。
(3)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影響力受賄以受賄論處
(4)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之前或之后,約定在其離職后收受請托人財物,并在離職后收受的,以受賄論處。
【練習】行賄罪的主體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國有公司、私人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和任何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公民。( )
【答案】B。解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本法第三百八十七條關于單位受賄罪的規(guī)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jié)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而行賄罪的主體僅僅包含自然人,機關點位等的行賄屬于單位行賄罪。故本題說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