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考行測歷史常識:兩漢魏晉人文考點

字號:


    國考行測判斷題涉及面廣,在眾多知識點中,出國留學(xué)網(wǎng)整理了2019國考行測歷史常識:兩漢魏晉人文考點,希望能給你一些幫助。
    2019國考行測歷史常識:兩漢魏晉人文考點
    國考行測常識判斷題中的必考點人文知識,其涉及面之廣,種類之繁雜,是提到就讓很多考生頭疼的部分,但是只要考生們能夠切入到國考常識判斷題的考試點,就能夠較輕松地備戰(zhàn)國考行測考試。
    國考常識判斷人文知識部分考察的都是非?;A(chǔ)的內(nèi)容,考生只需要把基本的文學(xué)脈絡(luò)理清楚,例如: 我國古代文學(xué)部分,大體可以分成這樣幾個時期:先秦諸子散文思想——秦漢文——魏晉南北朝小說、文學(xué)批評——隋唐詩歌——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抓住脈絡(luò)上面的階段性特征與重點知識,并將這些文學(xué)知識與一定程度上的法律、政治、地理、科技、經(jīng)濟等知識結(jié)合,融會貫通,考生定會在國考行測常識判斷的復(fù)習(xí)中受益匪淺。
    國考行測人文知識的考察角度,通常來講有這么幾個方面:
    1. 考察基本的文化認知。像古代的四書五經(jīng)、成語知識、傳統(tǒng)節(jié)日與詩詞等文化現(xiàn)象。
    2.考察作家、朝代、作品、思想等對應(yīng)關(guān)系。
    在本文中,我們將主要為大家介紹兩漢魏晉人文考點。
    一、指鹿為馬
    秦末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愿,把鹿說成是馬,后來把反對他的人都害死了。“指鹿為馬”現(xiàn)比喻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二、背水一戰(zhàn)
    楚漢之爭時,劉邦命韓信領(lǐng)兵攻打趙國。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打敗了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 “背水一戰(zhàn)”現(xiàn)指最后決一死戰(zhàn)。
    三、楚河漢界
    楚漢之爭時,劉邦與項羽雙方講和,以鴻溝為界劃分土地,以西歸漢,以東歸楚,這就是象棋棋盤上楚河漢界的來源。
    四、四面楚歌、霸王別姬
    楚漢之爭中,劉邦圍困項羽于垓下,項羽夜不能寐,忽聽四面楚歌,軍心動搖,項羽大慟,自知將敗,慷慨悲歌,虞姬和歌而舞。
    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本為項羽下屬,后因不被重用投奔劉邦,豈料仍默默無聞,便連夜奔走,蕭何月下追韓信,并把他推薦給劉邦,使其得以重用,成為劉邦重臣;后韓信封王列侯遭劉邦忌憚,蕭何又把韓信騙至宮中導(dǎo)致韓信被殺。此典故現(xiàn)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國考行測歷史常識備考:兩漢魏晉人文考點
    六、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西漢名將李廣英勇善戰(zhàn),歷經(jīng)漢文帝、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使匈奴聞風(fēng)喪膽,人稱飛將軍。但西漢政府并沒重用李廣,他60多歲被迫自殺,許多部下及不相識的人都自動為他痛哭。司馬遷稱贊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現(xiàn)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七、投筆從戎
    班超是東漢人,少時家貧,為了謀生替官家抄書。有一天,他抄寫文件時,萬分苦悶,忍不住投筆說道:大丈夫應(yīng)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zhàn)場上立下功勞,怎么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后棄文從武,出使西域,封候拜將?,F(xiàn)指文人從軍。
    八、三顧茅廬
    官渡大戰(zhàn)后,劉備處于劣勢,后聞聽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后劉備親自三次前去隆中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感于劉備知遇之恩,最終幫助他奪得了天下。“三顧茅廬”現(xiàn)形容人禮賢下士。
    國考行測歷史常識備考:兩漢魏晉人文考點
    九、七步成詩
    曹丕稱帝后欲殺曹植,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為題即興吟詩一首,但詩中卻不能出現(xiàn)“兄弟”二字,不成便要痛下殺手。曹植七步成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辈茇犃艘院箐粶I下,只是把曹植貶為安鄉(xiāng)侯。現(xiàn)比喻有才氣、文思敏捷。
    十、洛陽紙貴
    西晉左思出身于儒學(xué)世家。他以魏蜀吳三國都城的風(fēng)土人情為主要內(nèi)容,經(jīng)過整整十年的嘔心瀝血,完成了《三都賦》的創(chuàng)作。名人紛紛為其作序,一時間《三都賦》風(fēng)靡京城。因為抄寫本書的人太多了,洛陽的紙張很快供不應(yīng)求,造成全城紙價猛漲?!奥尻柤堎F”后形容杰出的作品廣泛流傳,風(fēng)靡一時。 十一、聞雞起舞 東晉祖逖與好友劉琨胸懷坦蕩、抱負遠大。二人一起擔任司州主簿時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后成為文武全才。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實現(xiàn)了他們報效國家的愿望?!奥勲u起舞”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十一、東山再起
    東晉名相謝安,少有奇才,入仕為官,后感嘆于政治黑暗,隱居于浙江會稽的東山。在其四十歲時,桓溫力邀他出任司馬一職,謝安辭謝不過,重新入仕,時年已四十余歲。“東山再起”后比喻一個人退隱后再度出任要職或失勢后重新恢復(fù)興起。
    國考行測歷史常識備考:兩漢魏晉人文考點
    十二、詠絮才高
    東晉謝安在雪天與子侄們討論文義。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謝安興致勃發(fā),問到:“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敝杜x道韞道:“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敝x安聽后大加贊賞。后世人贊譽女性富有詩才為“詠絮之才”。
    十三、東床快婿
    東晉時,郗鑒寫信給王導(dǎo)欲結(jié)親,王導(dǎo)讓他在子侄中挑選。使者回去以后,對郗鑒報告說:“王家的兒郎們都不錯,聽到來挑選女婿,個個都很矜持,只有一個在東面的床上露著肚皮躺著,好像啥也沒聽到?!臂b說:“那就是這個了?!痹儐栔?,此人正是王羲之,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兒郗璇嫁給了王羲之。坦腹東床由此而來,舊用東床快婿作女婿的美稱。
    十四、不為五斗米折腰
    東晉陶淵明時任彭澤縣縣令。 因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人折腰!”,掛印辭官?!安粸槲宥访渍垩焙髮V赣泄菤?,不趨炎附勢的性格。
    十五、才高八斗
    南朝宋的謝靈運,開創(chuàng)了文學(xué)史上的山水詩一派,很受當時宋文帝及文人雅士的喜愛。謝靈運曾自譽:“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xué)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其他人共分一斗?!薄安鸥甙硕贰焙笥靡孕稳菸牟鸥叱?BR>    國考行測人文知識部分有關(guān)魏晉的考點已經(jīng)為大家介紹完了,據(jù)了解,就人文知識考察的比重來看,我國古代人文部分考察比重日益增大,近幾年尤其如此。所以,準備參加國考公務(wù)員的朋友們務(wù)必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