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會懸空的紙盒娃娃》

字號:


    “大班科學教案《會懸空的紙盒娃娃》”的核心目標是讓幼兒感知紙盒懸空現象與重心的位置、輔助材料的輕重有關。下面快隨出國留學網的小編來看看吧。
    大班科學教案《會懸空的紙盒娃娃》
    設計意圖
    有一天中午看電視我給小朋友找了一些魔術,孩子們看得認真了,當看到一個關于懸空的魔術時,就有小朋友問:"老師,什么是懸空?他為什么會懸空呢?"還有的小朋友說:"老師,除了魔術里的人能懸空,還有什么也能懸空呢?"看到孩子們對懸空現象這么感興趣,針對孩子們提出來的一系列問題,我也上網查了一下這方面的資料,最后組織了開展了《會懸空的紙盒》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發(fā)現紙盒懸空的現象,體驗探究的樂趣。
    2.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自制紙盒娃娃、音樂。
    2.輔助材料:螺絲帽 、木塊、塑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1.出示紙盒娃娃,引題:有一個很特別的雜技團要在我們班作精彩演出。他要給我們表演雜技--懸空,你們猜他能成功嗎?
    2.教師演示成功的"紙盒娃娃的雜技",提示:他能用這么少的部分把身體懸空,你們的紙盒娃娃會不會懸空呢?
    二、基本部分
    (一)、發(fā)現紙盒的懸空現象
    1.設問:你們的紙盒娃娃能懸空嗎?
    2.幼兒探索(教師提供"木塊"讓幼兒自發(fā)嘗試懸空的方法:紙盒一頭放在桌子的邊沿,一頭懸空)
    3.交流:你是怎么讓他懸空的?
    (二)、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
    1.設問:用什么方法能讓紙盒懸空最多?
    2.幼兒探索(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運用現有材料,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體驗到懸空現象與重心的位置有關。)
    3.幼兒交流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
    4.小結:木塊在紙盒頂端能讓紙盒懸空最多。
    (三)、比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懸空現象。
    1.設問:每種材料都去試一試,你能發(fā)現什么?
    2.幼兒探索。(引導幼兒比較借助不同材料讓紙盒懸空最多現象,發(fā)現懸空現象與輔助材料的輕重有關。)
    3.交流:你用三種材料比較以后,發(fā)現了什么?
    4.小結:紙盒里的東西越重,紙盒懸空越多。
    三、結束部分感受身體重心
    1.導入:紙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現在輪到我們小朋友來表演雜技《椅子上的單腳舞蹈》
    2.要求:只用一只腳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腳懸在椅子外,肢體表演各種動作。
    3.幼兒表演并體驗單腳懸空的感覺。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