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教案《有趣的臉》

字號:


    鼓勵幼兒細致觀察,激發(fā)其對人物畫的繪畫興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有趣的臉》,歡迎大家閱讀,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通過多感官參與,幫助幼兒理解喜怒哀樂時,眉、眼、鼻嘴的特征變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變化規(guī)律。(教學重點)
    2.學習運用線條、色彩和形狀,初步繪畫出人物生動而豐富的表情。(教學難點)
    3.鼓勵幼兒細致觀察,激發(fā)其對人物畫的繪畫興趣。
    教學準備:
    1.幼兒用具準備:繪畫紙、彩筆、五官操作教具、小鏡子。
    2.教師教具準備:音樂、展臺。
    教學過程:
    1.師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戲情景中體驗高興、害怕、生氣等情緒。
    2.出示表情拼圖,請幼兒根據(jù)需求,自由選擇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臉型和五官造型來進行拼擺。
    3.交流小結:你拼擺出的"臉兒"是什么樣的表情,照著小鏡子學一下。
    4.提問:這樣的表情說明他心里怎么樣,到底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幼兒回答:皺眉的表情說明他不開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說明他非常開心……
    5.教師小結:我們的心里藏著一間小房子,當你不開心時,小房子里就會黑黑的,塞滿了東西,感覺悶悶的堵堵的。如果這樣下去時間一長,人就會生病。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像出去走一走、聽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讓小房子打開窗,投進陽光,真正讓自己快樂起來。
    6.提供繪畫材料,請幼兒自由繪畫有趣的臉。(教師提出繪畫要求:幼兒邊照鏡子邊做出各種表情,啟發(fā)其認真觀察眉、眼、鼻、嘴的特征變化,并主動嘗試繪畫創(chuàng)作。)
    7.幼兒間講述自己的美術作品,游戲:學一學(模仿好朋友畫紙上的面部表情)。
    8.自然下課。
    活動延伸:
    1.親子繪畫活動:微笑的媽媽,打呼嚕的老爸
    2.幼兒園季節(jié)課程:小樹葉的表情
    3.結合日常生活,啟發(fā)幼兒善于觀察,會簡單的自我排解煩惱和幫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緒。
    4.在區(qū)角游戲區(qū)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繼續(xù)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變化的規(guī)律。
    5.名畫欣賞:達芬奇《蒙娜麗莎》,畢加索《夢》,蒙克《吶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