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于漪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字號:


    于漪老師的精神,值得所有教師去學習,相比她的教學模式和敬業(yè)精神,我們的確是自愧不如……以下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于漪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于漪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一】
    提到于漪,特別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無人不知曉,今天有幸觀看了于漪老師的先進事跡的錄像,我懷著崇敬心情從頭看到尾,幾次讓我熱淚盈眶,于漪大師一生不朽的傳奇深深地感動了我,這將永遠鞭策著我教育第一線向更高的要求進步。
    說于漪老師一生的經(jīng)歷是個不朽的傳奇,一點都不為過:于漪老師22歲從事教育事業(yè),到今天整整半個多世紀了,如今81歲高齡的她還堅持在教育的第一線,一生中開的公開課就達一萬多節(jié),這不是哪個老師能夠隨便做到的。曾有一度,于漪老師的每天的每一節(jié)課都有媒體、同行的專家老師來聽課,甚至聽課的老師比學生還要多,每天暴露在同行們和媒體的閃光燈下,其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正是因為這樣,于漪老師的課精益求精,有時對自己的要求達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她說:“每一節(jié)課都會影響學生的生命質(zhì)量!”懷有這樣的一種沉重的責任感豈敢懈怠絲毫?我作為一名黨員教師,被于漪老師這樣一種崇高的黨性深深地震撼了,真正的把黨的教育事業(yè)當做生命一樣,讓我們的學生踏著我們肩膀,一步一步地攀登知識的高峰。
    于漪老師說語文老師要有自信力,我說,我們數(shù)學老師更要有自信力。在課堂上牽動學生的思緒,叩擊學生的心靈。所以平時更要虛心好學,不斷地提高專業(yè)知識,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長流水就是這個道理。并且要學會思考善于總結(jié),在反思中總結(jié),在總結(jié)中進步。不斷地積累點點滴滴,例如平時的教學后記,課堂上的小插曲,小意外,都可能對下一次的教學帶來新的啟發(fā)和想法。有時學生的精彩發(fā)言也會給我們以深思,這種教學相長的良態(tài)對師生的共同成長是非常有益的。
    于漪老師是一名老黨員,她以自己的身體力行實踐了對祖國赤誠,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我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教師,仰視著于漪老師的先進事跡,學習她堅忍不拔的對事業(yè)的追求,學習她深刻豐厚的教育思想,學習她對待學生潤物無聲的細膩溫婉,學習她那高風亮節(jié)的風骨…但是她身上總有人無法學到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于老師的學生桃李天下,就連她帶教的徒弟也數(shù)不勝數(shù),每每提起來于老師都有說不盡的感恩,聊不完的話題。有些學生在教師節(jié)之際,即使身在異地他鄉(xiāng)甚至國外,也要千里迢迢趕來給恩師祝賀,感謝恩師多年的教誨,不單單是只是上的,更重要的是于老師給予每個學生的一輩子都受用的做人的道理。
    于老師的給予我的很多很多,我將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認真踏實的完成黨和國家交給我的崇高的教育任務,教好書,更重要的是育好人。真正體現(xiàn)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對待學生充滿愛心和耐心,關(guān)愛他們的每一步的成長,給予他們來自老師的溫暖,呵護學生幼小的心靈健康成長,是我終生的奮斗目標。
    學習于漪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二】
    學校組織學習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于漪的先進事跡,于漪老師,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語文特級教師,在教育的田野里耕耘了整整60年。81歲的她,從教近60年,退休近20年,絲毫沒有停止過追求理想教育的步伐,仍在以各種方式,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影響教育、影響教師、影響學生。于漪老師有一句名言“如果只是教書,那么你就是教書匠、知識的二傳手。不能忘記教書的目的是育人,這是大目標”。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是我學習的楷模。我將在這些先進教師先進事跡啟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
    我們應當學習于漪老師以學生為動力,以育人為首的精神。對工作必須有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老師必須具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不僅要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對每一個學生都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時時處處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指導解決。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努力做到。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guān)心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責任,教育學生是我們的神圣事業(yè)。對學生我們既要愛又要嚴,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為一名老師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通過學習于教師的事跡,我進一步體會到,教師必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勵學生。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是我們老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激勵和贊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覺到在學校里比在家里的還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yè)的最大特點是培養(yǎng)、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fā)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她不僅關(guān)注學生的成長,還憂心教師、關(guān)注教師、傾心教師。她認為教師應該站在“樹魂立根”的高度去思考和培養(yǎng)我們的未來接班人和建設者。有魂、有根、有脊梁,才是一個真正的人。教師應該代表最先進的文化,應該不懈追求真善美,抵御假惡丑。的確,當今世界強勢文化的入侵太厲害了,思想淺薄、金錢至上、個人主義、垃圾文化等,對沒有生活經(jīng)驗的未成年人是極大的威脅,所以作為教師的就要堅守思想的陣地,堅守育人的陣地。不論大環(huán)境怎樣,學校一定要有好的小氣候,因為它代表了社會主流的、健康的、向上的、先進的文化。
    學習于漪老師的事跡使我更加認識到,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是我對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理解,做像于老師那樣的合格的人民教師,是我對自己的基本定位。教師崗位——特定的育人理念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兩者是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教書是育人的載體,育人是教書的目的。
    學習于漪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三】
    九月十八日下午,我們一起學習了于漪老師的先進事跡,我被她的故事深深地震撼,特別是這樣的描述讓我肅然起敬:“她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的100名改革先鋒稱號中唯一的基礎(chǔ)教育界代表,她寫下了400多萬字的論文專著,上了近2000節(jié)的公開課?!?“唯一”、“400多萬”、“近2000節(jié)”這三個數(shù)字是對她敬業(yè)精神的真實寫照。
    下面與大家分享我的幾點收獲:
    一、堅守三尺講臺
    于漪老師說“師愛超越親子之愛”。她的“愛”是教育篇章的主旋律,她將自己的美好歲月全部奉獻給了三尺講臺,她告訴我們年輕一代如何“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的道理,讓我從心靈深處得出這樣一個感悟---“三尺人生”,不寬廣但偉大!我雖然可能做不到于老師如此的奉獻精神,但是我一樣會“堅守三尺講臺”,熱愛我的工作,愛護我的學生,用愛鋪就快樂的教學路!教育是一份需要好好經(jīng)營的事業(yè),要把學生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和愛護,這樣不僅工作會取得好的效果,自己在工作中也會獲得幸福感。
    二、做老師,要走到學生的心里
    愛迪生說“教育之于心靈,猶如雕刻之于大理石。”一件發(fā)生在課堂上的事,至今難忘。班里有一個男生,課上經(jīng)常走神,課下不完成作業(yè),偶爾完成也是胡亂蒙上,成績很不理想。我多次與他談心,也與家長商量過對策,但效果甚微。有一天上課,他給了我一個小小的驚喜。一次我提問了一個作家寫作背景的問題,全班只有他一個人舉起了手,叫起他來,回答得很好,我試著走近他,發(fā)現(xiàn)他不是上課一點不聽講,只是比別人接受慢一些,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吸引而走神。我試著鼓勵他,不論是作業(yè)還是聽課狀態(tài)都進步很大!所以我覺得教育有時候需要耐心、需要關(guān)注和等待,每一朵花都會開放,只是花開有早晚,我們都要靜待花開。另外,多了解學生,多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這樣師生關(guān)系也會更加的融洽。這次于漪老師的事跡更近一步加深了我對學生溝通方面的認識,獲益良多。
    三、必須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不斷地去學習,在教學上不斷地去反思、鉆研,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要做到“胸中有書”,就要自己不斷地去研究教材和課程標準,對每一節(jié)課的要求做到爛熟于心,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做到詳略得當、游刃有余;要做到“胸中有書”,就要求我們不僅局限于課本知識,還要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多讀一些其它的書,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為長流水”,所以我們不僅研究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學習其他的知識,這樣才能與時俱進!
    于漪說:“我覺得一個人的幸福感和他所擁有的財富不是絕對掛鉤的,關(guān)鍵取決于你對自己工作價值的理解和熱愛”,是的,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自愧不如,經(jīng)常抱怨批作業(yè)占用了大部分的時間,耽誤了教學上的進步;抱怨學生過于調(diào)皮,占用了自己大量的精力。其實這都是給不專注與懶惰在找借口。“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我將以于漪老師為榜樣,始終保持著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和情懷,兢兢業(yè)業(yè),上下求索,努力做到“做一輩子教師,用一輩子學做教師”。
    小編精心推薦
    心得體會范文 | 心得體會怎么寫 | 心得體會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