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傳、取保候?qū)彙⒈O(jiān)視居住、拘留和逮捕是《刑事訴訟法》的五種強制措施。小編為大家提供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刑事強制措施之拘傳,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刑事強制措施之拘傳
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或者剝奪其人身自由的方法。
《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強制措施有拘傳、取保候?qū)彙⒈O(jiān)視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種。
一、拘傳的概念
拘傳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強制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訊問的一種方法。
二、拘傳的適用對象
拘傳作為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只能適用于未被逮捕和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三、決定機關
有權決定拘傳的機關包括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
四、執(zhí)行機關
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都有執(zhí)行拘傳的權力。
五、適用程序
1、辦案人員根據(jù)辦案情況,認為需要采用拘傳措施的,應首先填寫《拘傳證》,然后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的負責人審批。
2、執(zhí)行拘傳的時候,執(zhí)行人員不得少于2人,要向被拘傳人出示《拘傳證》。
3、拘傳持續(xù)的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拘傳持續(xù)的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兩次拘傳間隔的時間一般不得少于12小時,不得以連續(xù)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4、拘傳的地點,應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的市、縣以內(nèi)。如果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單位、戶籍地與居住地不在同一市、縣的,拘傳應當在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單位所在地的市、縣進行。
六、易錯考點注意
1、傳喚是司法機關通知訴訟當事人于指定的時間、地點到案所采取的一種措施,不屬于強制措施。
2、拘傳的對象適用的是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是,對于已經(jīng)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有關機關直接進行訊問即可,無需經(jīng)過拘傳程序。
3、拘傳的目的是強制到案進行訊問,而不是羈押,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拘傳沒喲像羈押一樣的的效力,在訊問后,被拘傳人應當被立即放回。
【考題】(單選) 拘傳只適用于()。
A. 自訴人
B.犯罪嫌疑人
C.證人
D.辯護人
【答案】B。解析:拘傳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強制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訊問的一種方法。
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憲法知識點之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
選舉制度是一國統(tǒng)治階級通過法律規(guī)定的關于選舉國家代議機關代表的原則、程序與方法等各項制度的總稱。我國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包括:
一、選舉權的普遍性原則
根據(jù)我國《憲法》和《選舉法》的規(guī)定,凡年滿18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以外,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chǎn)狀況和居住期限,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選舉權的平等性原則
選舉權的平等性原則的要求主要表現(xiàn)在
①除法律規(guī)定當選人應具有的條件外,選民平等地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②在一次選舉中選民平等地擁有相同的投票權;
③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選民人數(shù)相同;
④一切代表在代表機關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⑤對在選舉中處于弱者地位的選民給予特殊的保護性規(guī)定,也是選舉權平等性的表現(xiàn)。
三、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并用的原則
我國《選舉法》規(guī)定,不設區(qū)的市、市轄區(qū)、縣、自治縣、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民直接選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設區(qū)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由此可見,我國在選舉中采取的是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并用的原則。
四、秘密投票原則
秘密投票亦稱無記名投票,它與記名投票或以起立、舉手、鼓掌等公開表示自己意愿的方法相對立,是指選民不署自己的姓名、親自書寫選票并投入密封票箱的一種投票方法。
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設區(qū)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A.由選民直接選出
B.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
C.由同級人民政府選出
D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選出
【答案】B。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公務員公共基礎科技知識: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
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的一些重要關口
公務員公共基礎:歷史當中的以訛傳訛火燒阿房宮
| 公務員報考指南 | 公務員報考條件 | 公務員報名入口 | 行測專題 | 申論專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