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社會習俗一覽 如何快速融入留學生活

字號:


    加拿大和國內有著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社會習俗也大不相同,這就要求留學生在出國之前,對加拿大的社會習俗進行了解。快和出國留學網一起看看加拿大社會習俗一覽 如何快速融入留學生活?
    首先來看看生活習慣。
    1.學會誠摯地對家里人說Thank You。
    對外人,朋友同事老鄉(xiāng)同學之類說謝謝,我相信大家都做得到。但是對親人,我們往往保持著“大恩不言謝”的固有觀念。父母生你養(yǎng)你為你做那么多事情都是應該的,謝啥?孩子對你尊重愛戴也是應該的,謝啥?兄弟姐妹幫你忙是應該的,血濃于水嘛,謝啥?都已經是老公老婆了,為你做什么不是份內的,謝啥?這些年來我也是慢慢地學會了對身邊的人說謝謝,也習慣了接受身邊的人對我說謝謝。不要認為親人的愛護照顧都是理所當然不需要認可感謝的。
    2.學會對提供服務的人說Thank You。
    這包括餐廳里的侍應生,商店里的收銀員,修車的,打掃衛(wèi)生的,看孩子的,送貨的,銀行柜臺的,酒店服務的,客服聽電話的等等。不錯,他們?yōu)槟惴帐悄昧斯べY在做份內的事情,你是顧客但不是上帝。大家都是人,互相保持一種平等和尊重,是文明的表現。
    3.尊重別人的隱私。
    年齡,家庭狀況,個人關系,收入,私有物品的價格,都是屬于隱私。若非對方主動和盤托出,避免直接詢問。如果真要問,可以在前面加一句 “ If you don’t mind, could you tell me….”
    4.學會靠右走。
    這是一個右行線的國家,各種流動通道里人們大都是依照靠右前行的習慣。除非有特別原因,人行道上你應該靠右走,自行車道,機動車道,扶手電梯,走廊,展館,都是一個道理。
    5.進進出出學會為后面的人把門,對為你把門的人說謝謝。
    讓女士,小孩,老人和殘疾人士先走,是有風度的表現。
    6.除非是注明不需回復的,收到活動邀請應該回應是否參加,不要讓主人措手不及。
    許多活動都是按照人數需要進行座位,食物安排的。去還是不去,去幾個人,回個話。說好了的事情萬一有改變,盡快通知對方。
    7.不要對陌生人熟視無睹。
    我們在社交時,經常會碰到陌生人出現或者在場。如果旁人不作介紹引薦,我們也應該用點頭,微笑,正視的動作,表示知會了對方的存在。自顧自說話完全當不認識的人不存在,是許多人的通病。
    8.若非公共場所,拍照最好先征求主人或者拍攝對象同意,特別是拍攝別人家里的擺設,物品,孩子,寵物。商店,辦公地點也是私人領地,人家有權不讓你拍照。
    9.聯系他人時注意作息時間,尊重別人的時間和資源。
    有些同胞認為,任何人只要出來賺錢,特別是搞銷售,代理,AGENT等專業(yè)服務的,就七天二十四小時全天要隨時候命。只要是給了對方一點生意,就把自己當Boss,不管任何時間場合,一想要什么就讓對方滿足,貪求自己得到最大的便利。這些年地產市場火爆,地產經紀競爭也大。有人就利用這點,讓三五個經驗好的經紀分別帶自己看房無數,最后決定了卻找自己剛考到牌一點經驗知識也沒有的老鄉(xiāng)去完成交易。雖然這種做法不違法,但是也不厚道。
    10.打電話無人接聽,若非急事,請留口信,也傾聽對方的留言。
    這里大多數的辦公和私人電話都有留言功能,是在不能接聽的情況下保持聯系的一種方式。對方的留言里會告訴你他是否度假,開會,出差等等。很多同胞既不聽對方語音提示,也不喜歡留言,反復狂打座機,手機,微信,QQ所有能用上的手段都全面出擊,直到有人接聽為止,非常沒有禮貌。
    接著來看看生活的禁忌。
    1.不要隨便稱呼老師
    學校稱呼老師最安全的方法是用“教授”(professor)。若知道老師的姓,亦可稱呼為某某教授,但不要稱老師為先生(Sir),尤其是對女老師,因為她們可能會在意。也不要隨便直呼老師的名字,除非老師告訴學生可以這么做。
    2.不要隨便在書上做記號
    在加拿大念書有許多作業(yè)(assignment),幾乎每堂課都有,有的老師也許一開始就告訴你這學期每堂課的進度和作業(yè),有的則可能隨堂才講。
    如果選課時便知道要用那些課本,可先去書店買,但要保留收據并詢問店員是否可退書,因為老師上課后可能會改變教材,而學生聽課后若覺得太簡單、太難、或太枯燥,也可能會退選,這時便需要退書,用過的書(usedbook)是不能退的,所以剛開始不要隨便在書上寫名字,劃線,及做任何記號。
    3.不要稱呼黑人為“Negro”
    Negro是英語“黑人”的意思。尤指從非洲販賣到美國為奴的黑人;所以在北美千萬不要把黑人稱作“Negro”,跟白人交談如此,跟黑人交談更如此。否則,黑人會感到對他的蔑視;說到黑人,最好用“Black”一詞,黑人對這個稱呼會坦然接受。
    4.同性不能一起跳舞
    同性不能雙雙起舞,這是美國公認的社交禮儀之一,同性一起跳舞,旁人必定投以責備的目光,或者認為他們是同性戀者;因此,即使找不到異性舞伴,也絕不能與同性跳舞。
    5.別在別人面前脫鞋
    在北美,若是在別人面前脫鞋或赤腳,會被視為不知禮節(jié)的野蠻人。只有在臥室里,或是熱戀的男女之間,才能脫下鞋子;女性若在男性面前脫鞋子,那就表示“你愛怎樣就怎樣”;男性脫下鞋子;就會被人當作叢林中赤足的土人一樣受到蔑視。無論男女在別人面前拉下襪子、拉扯襪帶都是不禮貌的;鞋帶松了,也應走到沒人的地方系好。
    6.不要隨便搭便車
    在北美旅行切不可隨意搭便車,這是由于美國社會治安情況造成的,搭便車而被搶去錢財之類的案件在美國屢見不鮮,有些歹徒看到路邊步行的女性,就主動停車,殷勤要求送上一程。如果誤以為他是好意,無異于羊送虎口,碰到這種情況,最好還是冷言拒絕,不要多加搭岔。不僅如此,遇到要求搭便車的人也不要輕易答應,因為有些歹徒、包括年輕姑娘專門等侯搭乘便車,上車后靠威脅等手段詐取錢財。
    7.謙虛并非美德
    中國人視謙虛為美德,但是外國人卻把過謙視為虛偽的代名詞。如果一個能操流利英語的人自謙說英語講得不好,接著又說出一口流暢的英語,外國人便會認為他撒了謊,是個口是心非、裝腔作勢的人;所以,同外國入交往,應該大膽說出自己的能力,有一是一,有十是十,不必謙虛客氣,否則反而事與愿違。
    一個人有了堅實的自我,他在這個世界上便有了精神坐標,無論走多遠都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8.同陌生人打招呼
    我們在路上、電梯內或走廊里,常常與迎面走來的人打照面,目光相遇,這時美國人的習慣是用目光致意,不可立刻把視線移開,或把臉扭向一邊,佯裝不見。只有對不順眼和不屑一顧的人才這樣做。美國入清晨漫步街道時,若碰到擦身而過的人,會習慣地說一“早上好”;當然,在行人較多的街道上,不必對所有擦肩而過的人都以目光致意或打招呼。
    9.不可在別人面前伸舌頭
    外國人認為在別人面前伸出舌頭是一件既不雅觀又不禮貌的行為,給人以庸俗、下流的感覺,甚至可以解釋為瞧不起人,小孩子犯了錯,可以吐吐舌頭,顯得天真可愛,成年人千萬不可這樣做。
    10.不為別人付帳
    中國人的習慣是,幾個好友一道出門時,總是搶著付錢買車票、門票等;但如果對外國人這樣做,卻不會得到他們的感謝。這種作法會使外國人覺得欠了人情帳。心理上很難受;外國人一起外出,總是各付各的費用,車費、飯費、小費無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