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行測題,就需要掌握邏輯思維。小編為大家提供行測備考輔導:如何有正確的邏輯思維?大家在平時要多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思維能力。
行測備考輔導:如何有正確的邏輯思維?
如何建立一種邏輯思維,去分析這些知識的特點以及命題人如何利用邏輯知識構造試題。這需要我們考生對判斷推理部分有一個新的認知,判斷推理:類比、定義、圖推、邏輯判斷四個部分構成,每個部分我們又如何有一個正確的思維呢?
類比推理:根據兩個或多個概念(最多三個)存在的關聯(lián)性,確定最優(yōu)選項,我們應該有怎么樣的思維呢,我們都知道類比推理概念多源于生活,那么之間的關系,就從我們生活的認知開始構建,例如:蘋果:水果 ,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包含關系,這就最簡單的思維不用太過復雜,直接找到選項中具備包含的關系的,如果選項中真的出現兩個具有包含關系的問題這時也不用擔心,再去細挖一下他們更多的屬性,例如植物的角度,吃的角度,那么我們也會準確的排除一個確定另一個,類比的思維就是常識結合不猶豫快速選擇。
定義判斷:給出一個定義,根據定義內容進行選擇,那么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第一正確的閱讀理解能力,可以準確的理解定義內容。第二 注意題干要求的能力,題干問的是屬于還是不屬于定義的選項,很多同學在這方面由于馬虎讀懂了但是看錯了要求而最終出錯不在少數。第三 就是借助一些技巧快速排除一些選項,技巧由核心成分分析法、主特征分析法很多人在說老師這些是是什么方法,沒有聽過怎么辦,中公教育的網課以及網絡平臺有專門知識的講解大家也可以百度進行搜索方法很簡單,一看即懂。掌握這三個要求建立一個正確的思維,定義判斷便迎刃而解了。
圖形推理:根據所給圖形的規(guī)律選出最合適的選項,這種題型需要學員對??嫉奶攸c要熟記于心例如點線面角的數量關系問題,再或者對稱、疊加、移動等??贾R要熟悉多加練習,這里老師并不希望大家使用題海戰(zhàn)術,原因很簡單,這種題的隨機性很大,有時候一眼看出來規(guī)律可以很快解題,但有時候就是想不到但是一看答案卻豁然開朗,那做這類題就需要大家平時建立一個圖形的敏感思維,每天做上三十道,十道題三到五分鐘的時間,時間到還是有想不出來的就快速的蒙一個,不要糾結,我們主要練習的是思維和圖形的敏感。
邏輯判斷:熟悉邏輯判斷的整體構造特點,必然性:利用公式解決真假話、推理規(guī)則準確找到正確的推理形式??赡苄裕簩W會分析題干特點,找到題干之間的漏洞,根據題干問法是削弱還是加強,最終選出最優(yōu)答案。
綜上就是我們行測判斷推理四大部分的思維理念,考生在熟悉每個知識點后再結合上述的思維理念就會對我們這部分思維有一個更加清晰的思維,如何做好準確,高效完成考試,不僅僅是解題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思維理念的轉換,希望對我們的考生有所幫助。
方法概述
直言命題最常見的六種句式;
句式間的關系;
1、 六種句式:所有是、所有非、有些是、有些非、某個是、某個非
2、 句式間的關系: 矛盾、反對、推出
我們在審題的過程中需要做的就是快速理清題干中,每句話所表示的具體句式,利用句式之間存在的關系以及題干最后要求快速定位答案。
例如一個常見的真假話問題:教室出現盜竊刑事案件,警方抓獲了甲、乙、丙、丁四個犯罪嫌疑人,對他們進行質問,他們是這樣說的:
甲:是乙作的案。
乙:我沒作案,甲冤枉我。
丙:我什么都不知道。
?。翰皇俏易鞯陌?。
四句話只有一句是真的,則作案者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根據句式間關系,我們會快速發(fā)現題干中甲乙所述內容是矛盾的,題干中只有一句為真,則丙丁都為假話,丁說的不是自己作案,則得到此話為假,故作案為 丁。正確答案為D。
3、 多角度思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上述例題僅僅是一個矛盾關系的最簡題型,如果還是關于真假話但是不在是一個真話,而題干最后問法問的是兩真兩假時,希望同學們能夠利用基礎知識,多角度結合最終解決問題。
例題:一件盜竊刑事案件中,警方抓獲了甲、乙、丙、丁四個犯罪嫌疑人,對他們進行質問,他們是這樣說的:
甲:是乙作的案。
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
丙:丁是案犯。
丁:不是我作的案。
四句話只有一句是謊言。如果以上為真,則:
A.說假話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說假話的是丙,作案的是乙
C.說假話的是丁,作案的是乙和丁
D.說假話的是乙,作案的是乙
解析:首先尋找矛盾關系:找到題干中丙和丁的話“是丁”“不是丁”即對應直言命題中“某個是”“某個非”的矛盾關系,則其中必有一真一假。二繞:跳出矛盾關系,判定甲乙所說為真話,可知乙、丁作案。最后將確定信息帶回之前的矛盾關系確定矛盾中的真假:根據前面得出的信息,回到矛盾關系,判定丁說的話為假話。故答案為C。
行測資料分析技巧:小小指數有這么多作用
【例題】

例1.200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與去年相比上升還是下降?
【答案】上升。將基期值看作100,按照現期值與基期值的比例關系計算出現期值相當于多少,此數值即為指數。2003年的指數為110,可得出將2002年看作100時,2003年為110,大于100,所以200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大于2002年的,與去年相比上升。
【考點點撥】將基期值看作100,按照現期值與基期值的比例關系計算出現期值相當于多少,此數值即為指數。根據指數與100的大小關系可以判斷統(tǒng)計項目的增減情況。指數>100,統(tǒng)計項目具體數值上升;指數<100,數值下降;指數=100,數值不變。
例2.2003年至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逐年上升,是否正確?
【答案】正確。
【考點點撥】根據例1可知,指數>100,則統(tǒng)計指標上升。2004年至2009年的指數均大于100,說明從2003年到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是逐年上升的。其中2008年的指數小于2007年的指數只是指數變小了,但只要指數大于100,統(tǒng)計指標都是上升的狀態(tài)。
例3.200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是2002年的幾倍?
【答案】1.1倍。若2002年為100,則2003年為110,110÷100=1.1,可得2003年是2002年的1.1倍。
【考點點撥】現期值÷基期值=指數÷100,表示現期值是基期值的幾倍。
例4.200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百分之幾?
【答案】10%。若2003年為100,則2004年為110,根據增長率=現期值÷基期值-1,按照指數計算,可得110÷100-1=10%,2004年比2003年增長了10%。
【考點點撥】將基期值看作100,計算增長率的話,增長率=指數÷100-1=(指數-100)%。
例5.2005年的同比增幅比2004年多/少幾個百分點?
【答案】多1.3個百分點。根據2004年指數為110,2005年指數為111.3,可得2004年增長率為(110-100)%=10%,2005年指數為(111.3-100)%=11.3%。2005同比增幅比2004年多1.3個百分點。

以上是專家總結的指數常考的考點,包括利用指數判斷統(tǒng)計項目的增減情況、利用指數求倍數、增長率以及增長率變化的百分點等等。
來源:中公教育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2019國考行測真題
通過《甄嬛傳》看行測高頻成語考察和用法
國考行測理科題考情分析
國考通關技巧:打破行測“數學陰影”
| 行測真題 | 行測答案 | 行測答題技巧 | 行測題庫 | 模擬試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