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這一門科目,小伙伴們對此應該有很大的壓力,那要如何去復習呢?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1考研數學:概論統計題的解題思路”,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2021考研數學:概論統計題的解題思路
一、概論統計解題的九種思維定勢
第一句話:如果要求的是若干事件中“至少”有一個發(fā)生的概率,則馬上聯想到概率加法公式;當事件組相互獨立時,用對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第二句話:若給出的試驗可分解成(0-1)的n重獨立重復試驗,則馬上聯想到Bernoulli試驗,及其概率計算公式
第三句話:若某事件是伴隨著一個完備事件組的發(fā)生而發(fā)生,則馬上聯想到該事件的發(fā)生概率是用全概率公式計算。關鍵:尋找完備事件組
第四句話:若題設中給出隨機變量X~N則馬上聯想到標準化~N(0,1)來處理有關問題。
第五句話:求二維隨機變量(X,Y)的邊緣分布密度的問題,應該馬上聯想到先畫出使聯合分布密度的區(qū)域,然后定出X的變化區(qū)間,再在該區(qū)間內畫一條//y軸的直線,先與區(qū)域邊界相交的為y的下限,后者為上限,而的求法類似。
第六句話:欲求二維隨機變量(X,Y)滿足條件Y≥g(X)或(Y≤g(X))的概率,應該馬上聯想到二重積分的計算,其積分域D是由聯合密度的平面區(qū)域及滿足Y≥g(X)或(Y≤g(X))的區(qū)域的公共部分。
第七句話:涉及n次試驗某事件發(fā)生的次數X的數字特征的問題,馬上要聯想到對X作(0-1)分解。即令
第八句話:凡求解各概率分布已知的若干個獨立隨機變量組成的系統滿足某種關系的概率(或已知概率求隨機變量個數)的問題,馬上聯想到用中心極限定理處理。
第九句話:若為總體X的一組簡單隨機樣本,則凡是涉及到統計量的分布問題,一般聯想到用卡方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定義進行討論。
2021考研數學:高數實用解答技巧
1.在題設條件中給出一個函數f(x)二階和二階以上可導,“不管三七二十一”,把f(x)在指定點展成泰勒公式再說。
2.在題設條件或欲證結論中有定積分表達式時,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積分中值定理對該積分式處理一下再說。
3.在題設條件中函數f(x)在[a,b]上連續(xù),在(a,b)內可導,且f(a)=0或f(b)=0或f(a)=f(b)=0,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處理一下再說。
4.對定限或變限積分,若被積函數或其主要部分為復合函數,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變量替換使之成為簡單形式f(u)再說。
2021考研數學復習:求證六種證明題的技巧
一、題目篇
考試難題一般出現在高等數學,對高等數學一定要抓住重難點進行復習。高等數學題目中比較困難的是證明題,在整個高等數學,容易出證明題的地方如下:
?數列極限的證明
數列極限的證明是數一、二的重點,特別是數二最近幾年考的非常頻繁,已經考過好幾次大的證明題,一般大題中涉及到數列極限的證明,用到的方法是單調有界準則。
?微分中值定理的相關證明
微分中值定理的證明題歷來是考研的重難點,其考試特點是綜合性強,涉及到知識面廣,涉及到中值的等式主要是三類定理:
1.零點定理和介質定理;
2.微分中值定理;
包括羅爾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勒定理,其中泰勒定理是用來處理高階導數的相關問題,考查頻率底,所以以前兩個定理為主。
3.微分中值定理
積分中值定理的作用是為了去掉積分符號。
在考查的時候,一般會把三類定理兩兩結合起來進行考查,所以要總結到現在為止,所考查的題型。
?方程根的問題
包括方程根唯一和方程根的個數的討論。
?不等式的證明
?定積分等式和不等式的證明
主要涉及的方法有微分學的方法:常數變異法;積分學的方法:換元法和分布積分法。
?積分與路徑無關的五個等價條件
這一部分是數一的考試重點,最近幾年沒設計到,所以要重點關注。
二、方法篇
以上是容易出證明題的地方,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重點歸納這類題目的解法。那么,遇到這類的證明題,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解題呢?
?結合幾何意義記住基本原理
重要的定理主要包括零點存在定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極限存在的兩個準則等基本原理,包括條件及結論。
知道基本原理是證明的基礎,知道的程度(即就是對定理理解的深入程度)不同會導致不同的推理能力。如2006年數學一第16題(1)是證明極限的存在性并求極限。只要證明了極限存在,求值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沒有證明第一步,即使求出了極限值也是不能得分的。
因為數學推理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如果第一步未得到結論,那么第二步就是空中樓閣。這個題目非常簡單,只用了極限存在的兩個準則之一:單調有界數列有極限。只要知道這個準則,該問題就能輕松解決,因為對于該題中的數列來說,“單調性”與“有界性”都是很好驗證的。像這樣直接可以利用基本原理的證明題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要用到第二步。
?借助幾何意義尋求證明思路
一個證明題,大多時候是能用其幾何意義來正確解釋的,當然最為基礎的是要正確理解題目文字的含義。如2007年數學一第19題是一個關于中值定理的證明題,可以在直角坐標系中畫出滿足題設條件的函數草圖,再聯系結論能夠發(fā)現:兩個函數除兩個端點外還有一個函數值相等的點,那就是兩個函數分別取最大值的點(正確審題:兩個函數取得最大值的點不一定是同一個點)之間的一個點。這樣很容易想到輔助函數F(x)=f(x)-g(x)有三個零點,兩次應用羅爾中值定理就能得到所證結論。
再如2005年數學一第18題(1)是關于零點存在定理的證明題,只要在直角坐標系中結合所給條件作出函數y=f(x)及y=1-x在[0,1]上的圖形就立刻能看到兩個函數圖形有交點,這就是所證結論,重要的是寫出推理過程。從圖形也應該看到兩函數在兩個端點處大小關系恰好相反,也就是差函數在兩個端點的值是異號的,零點存在定理保證了區(qū)間內有零點,這就證得所需結果。如果第二步實在無法完滿解決問題的話,轉第三步。
?逆推法
從結論出發(fā)尋求證明方法。如2004年第15題是不等式證明題,該題只要應用不等式證明的一般步驟就能解決問題:即從結論出發(fā)構造函數,利用函數的單調性推出結論。
在判定函數的單調性時需借助導數符號與單調性之間的關系,正常情況只需一階導的符號就可判斷函數的單調性,非正常情況卻出現的更多(這里所舉出的例子就屬非正常情況),這時需先用二階導數的符號判定一階導數的單調性,再用一階導的符號判定原來函數的單調性,從而得所要證的結果。該題中可設F(x)=ln*x-ln*a-4(x-a)/e*,其中eF(a)就是所要證的不等式。
對于那些經常使用如上方法的考生來說,利用三步走就能輕松收獲數學證明的12分,但對于從心理上就不自信能解決證明題的考生來說,卻常常輕易丟失12分,后一部分同學請按“證明三步走”來建立自信心,以阻止考試分數的白白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