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學生,有很多的東西是要我們自己去學習的。這一次閱讀,你會有一些什么樣的感受呢?記錄下來吧!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蘇菲的世界讀后感2020”,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生蘇菲的世界讀后感2020(一)
這些天我一直在看《蘇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時空中閃現(xiàn)的哲人們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義的。“蘇菲”這個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蘇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學,便是能夠讓人變得更加智慧的學說。
在我13歲的時候我買下了這本書,沒有想到,一看就是四年,看了三遍。說它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在我心中時時縈繞,排解不開。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剛剛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頭,準備端詳宇宙中這位“魔術師”——“生命最初的意義”——的臉。我并不確定我會知道什么,我也不確定我會發(fā)現(xiàn)什么,可是我知道,過程有時候比結果更重要。于是我開始追隨艾伯特和蘇菲的腳步,展開了這場在哲學世界里的游歷。
十四歲的少女蘇菲看見鏡子里的自己瘋狂地眨眼,于是她走進了哲學的世界。笛卡爾說:“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边@個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帶領下開始在哲學這個世界中徜徉著,思索著。世界起源的紗幕一層層被掀開,但是新的疑團卻又接踵而來。席德,蘇菲,艾伯特;席德佳,蘇菲亞,大艾伯特;樹林中無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從吉普賽婦人那里買來的一面“魔鏡”……每件事物都是線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謎團。
蘇菲邊走邊想,一個個新的哲學天地展現(xiàn)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來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弗洛伊德……一千年,兩千年,一個世紀,兩個世紀,一種思想,另一種思想都在這本書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處。
像另一個愛麗絲漫游仙境一樣,如夢如幻,卻又無比真實。在這個缺乏夢境缺乏哲學的時代,我在這本書里找到了他們兩者之間最完美的統(tǒng)一。
有時候我會想起自己走過的路,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經(jīng)“習慣”這樣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偉大。有位哲學家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我想,那是因為孩子都沒有失去對這個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為何會存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感到驚奇,這將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
其實我沒有什么把握能夠真正透徹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義和起源,可是我想,身為一個活著的人,就應該對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負責。如何負責呢?最起碼,我們要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們不能如此無所謂地生活著,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墒?,生命的意義和世界的起源是一個太大的課題了,我只是一個剛剛開始打量哲學這個金色殿堂的小孩。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沒有辦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斷定這么浩瀚這么偉大的世界??墒俏抑?,終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頂端,仔細審視與我平等的“魔術師”。
學生蘇菲的世界讀后感2020(二)
是否曾經(jīng)想過,我是誰?我為什么會在這兒?
我只知道,看這本書之前,我從沒思考過。可能不只是我,幾乎每個人都把這個世界想得太過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早已熟悉這個世界。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與我們無關。就如作者用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術師從帽子中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們?nèi)祟悇t是兔子毛皮深處的寄生蟲。我們都在兔子的毛皮深處舒服的躺著,對魔術師的秘密毫無興趣。只有哲學家,不停的順著兔子的細毛向上攀爬,想探究魔術師的秘密。
這本《蘇菲的世界》,帶著主人公蘇菲爬回兔毛尖端的同時,引領讀者進入了哲學殿堂。讓我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哲學是什么?我想,可能,哲學就是認識自己,不一樣的自己。
合上這本書,回憶起帶給我感觸最深的“我思故我在”?;蛟S,我們活著的世界也只是造物主寫的一本小說罷了,連我們是否真正存在都需要證明。笛卡爾說過:“我思考,所以我存在。作文/如果我不存在,那么我不思考。如果我思考,那么人生就意味著虛無縹緲?!彼J為,我們應該要懷疑一切,但不能懷疑“懷疑”這件事本身。這種觀點,讓我覺得與“莊周夢蝶”相類似。到底是周公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周公?在處于“毛皮深處”的人看來,一個人在醒時的所見所感是真實的;夢境是幻覺,是不真實的。雖然,“醒”是一種境界,“夢”是另一種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莊周是莊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墒?,這樣的一個思考,卻讓我犯迷糊,讓我感到了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tài)度。
類似的種種,這不禁讓我用最初的目光重新打量起這個世界。馬為什么叫“馬”?鳥兒為什么會擁有翅膀?難道只有人才會有思想嗎?……
《蘇菲的世界》——夢的世界,智慧的世界,亦是哲學的世界。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未知、探索的世界讓讀者恍然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已經(jīng)在兔毛深處躺了那么多年……
學生蘇菲的世界讀后感2020(三)
剛打開這本書,看到那么多哲學的知識,我便失去了興趣。但讀到蘇菲收到一張奇怪的明信片時,我又好奇的想知道席德是誰。帶著這份好奇,我把書讀完了。
表面看來,這是一本講述哲學知識的書,但實際上,它也算的上是一本歷史書,甚至是一本懸疑小說。
書中介紹哲學家時,也同時介紹了許多歐洲古代的歷史文明。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內(nèi)容,似乎與哲學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書中也做了一定的介紹。而席德是誰,還有席德的父親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這兩個疑慮又將此書變得帶有一點懸疑色彩。當我看到狗開口說人話,香蕉皮內(nèi)寫著字,蘇菲的哲學老師把他叫成席德時,我不禁打了個冷顫。
而這本書最令我欣賞的就是作者把許多看似毫無關系的用哲學課程聯(lián)系在了一起。書中的蘇菲學習哲學是為了擺脫席德父親的控制,這似乎有點奇怪,但當你知道席德的父親也是一位哲學家,這一切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在書的結尾,席德與她父親和蘇菲與她的老師的位置關系完全顛倒了。原來蘇菲對于席德的疑惑變?yōu)榱讼聦τ谔K菲是否存在的猜想。似乎將他們換一個角度,故事又會產(chǎn)生新的趣味。
就像這本書一樣,其實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甚至我們自己都有兩個或多個面。許多的事情就像一把雙刃劍,在你得到它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會受到一些無形或有形的傷害。正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如果你想要得到其中之一,你就必須放棄另一個。而關于我們自己,你是否會發(fā)現(xiàn),有時自己在朋友面前活潑開朗,但一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面前卻會一語不發(fā)?或是有些人在家總是面無表情,但在學校,單位對人卻是滿臉笑容。正是因為我們對待不同的人的不同方式,才造就了這個多彩的社會。
我們無法改變事物的多面性,但我們可以正確的分析,并作出正確的選擇,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亮麗的色彩。
學生蘇菲的世界讀后感2020(四)
看過《蘇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會這樣認為:它是一本簡單而又深奧的小說。它曾經(jīng)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會使我興趣十足,一會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這矛盾中斷斷續(xù)續(xù)地讀完了整本書。
14歲少女蘇菲收到的陌生來信帶她走進了一個她幾乎從未接觸過的世界,引導她的思維走進了人類更深、更本質(zhì)的思考。
這本書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fā)展,告訴人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本來我認為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chǎn)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文中的蘇菲她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開世界謎團和哲學的大門。并且,蘇菲她還具有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這一點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我們才有機會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書中的一段話令我記憶深刻:世界就像魔術師變出的白兔,人類生活在白兔皮毛的最深處,把所有一切都當作理所當然,而哲學家們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他們不斷攀登白兔的毛發(fā),目的是為了看清魔術師的真面目,也就是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意義。
《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nèi)ヌ剿?,大自然的秘密使永遠也揭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為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后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不也應該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秘,也為我們后人做一點事嗎?
《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nèi)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贊嘆、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為每一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
學生蘇菲的世界讀后感2020(五)
本來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的語言來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chǎn)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書中刻畫了一個勇敢,聰穎的少女——蘇菲。因為追求哲學,就一定要有好奇心,這正是蘇菲最大的特點,所以我覺得作者刻畫這個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為了向人們解開世界歷史之謎,書中涉及的內(nèi)容很多。從遠古羅馬到現(xiàn)代,在每一個不同時期,有哪些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他們主要討論的題目是什么,一些哲學家的經(jīng)歷和遭遇,這本書都詳細地為人們做了講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學史在你面前演變了一遍。它內(nèi)容廣,但并不紊亂,書中內(nèi)容分成許多章節(jié),每節(jié)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jié)內(nèi)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jié)內(nèi)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jié)使人讀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書中講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獲益良多。而它所講述的有關哲學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其實當中的道理很多問題我也曾想過,但這些問題都在頭腦中一閃而過,因為我覺得它對我來說實在太陌生。當我讀完此書后,我覺得一個生存在世界上的人,連世界從何而來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關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大約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現(xiàn)了一位對歐洲思想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蘇格拉底。他的高明之處在于人談話能夠不斷揭露人們思想上的弱點,令人可以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樣的談話無疑是當眾出丑,并成為眾人的笑柄,對于那些有頭有臉的人,這就難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它本可以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重視良心與真理,到生命結束也是為了真理。他那種為了真理而戰(zhàn),為真理而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使我更深切的體會到死有“輕于鴻毛,重于泰山”這句話的含義。
《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nèi)ヌ剿鳎笞匀坏拿孛苁褂肋h也揭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為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后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不也應該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秘,也為我們后人做一點事嗎?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