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考法律常識測試題16

字號:


    國考越來越近了,大家有準備好嗎?考前本網帶來了2019年國考法律常識測試題16,供大家練習,希望大家及早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盡快彌補。更多試題本網會繼續(xù)更新。
    2019年國考法律常識測試題16
    1.
    張某新購一輛汽車,在開車回家途中因剎車失靈而翻車受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張某可要求商家承擔賠償責任
    B.張某可要求廠家承擔賠償責任
    C.商家在向張某賠付后,可向廠家追償
    D.張某在要求廠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同時,可要求商家承擔賠償責任
    2.
    下列行為中屬于單方民事法律行為的有(  )。
    A.立遺囑
    B.贈與
    C.無權代理的追認
    D.放棄繼承
    3.
    張某,17歲,農民,15歲時父母雙亡,因與哥嫂不和,即分家另過,獨自居住在父母給自己的兩間平房里,靠種承包田和外出打工度日。張某(    )。
    A.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B.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C.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D.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4.國家頒布的新的《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從法律上表明醫(yī)患雙方是實實在在的民事平等關系,這體現(xiàn)了(    )。①政府具有立法權力②國家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③國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④平等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特征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5.
    關于知識產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知識產權為權利人所專有,不能隨意轉讓。
    B.知識產權只在特定國家領域內發(fā)生法定效力。
    C.知識產權如無設定期限,則永久有效。
    D.企業(yè)的注冊商標不屬于其知識產權。
    答案與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產品質量法》第43條規(guī)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選擇向產品銷售者或者產品生產者要求賠償,二者可以選擇一個,但不能同時要求二者賠償。若屬于生產者責任而受害人要求銷售者賠償?shù)?,銷售者在賠償后可以向生產者追償;若屬于銷售者責任而受害人要求生產者賠償?shù)?,生產者在賠償后可以向銷售者追償。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AD
    解析:
    單方民事行為,又稱一方行為、單獨行為,是指根據(jù)一項意思表示就可成立的民事行為。這種行為僅憑一方的意思表示,無需他人同意,只要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即可產生法律效力。追認代理權、立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等都屬于單方民事行為。贈與行為屬于雙方行為,同時也屬于單務民事法律行為,即贈與行為中的贈與人負有交付贈與物的義務,而受贈人則享有請求贈與人給付贈與物的權利。無權代理的追認是指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fā)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無權代理的追認涉及行為人和被代理人,屬于雙方民事行為。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D。
    3.答案: D
    解析:
    《民法通則》第11條第2款規(guī)定:“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張某17歲,自己靠承包田和外出打工度日,應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C
    解析: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享有立法權,政府并不具有立法權,①不選。頒布《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并非社會保障行為,③不選。所以選擇C
    5.答案: B
    解析:
    各種智力創(chuàng)造比如發(fā)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yè)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chuàng)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C、D選項錯誤。
    知識產權在雙方>誠信的基礎上可以轉讓。A選項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