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考試中有時候你不要小看標點符號的作用,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提供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答題技巧:小頓號大學問,一起來看看吧!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答題技巧:小頓號大學問
做過行測言語題的考生,相信大家對于頓號一點都不陌生,出現(xiàn)的頻率相對來說還比較高,考生對此不夠重視,只是一味求快從而造成失分,在考查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宏觀分析整個文段從而判斷空缺處想表達的意思,而并不是單純的看空缺處前后,尤其是頓號作為指示詞出現(xiàn)看似簡單,實則蘊藏著大智慧,今天小編就頓號進行講解,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
一、頓號前后詞語無明顯關系
【例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環(huán)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把不損害生態(tài)環(huán)境作為發(fā)展的_________?!薄霸谏鷳B(tài)環(huán)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寅吃卯糧、急功近利、________?!?BR>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基礎 一葉障目 B.根本 殺雞取卵
C.目標 沽名釣譽 D.底線 顧此失彼
【解析】D。這道題如果只看頓號前后,很容易選擇“殺雞取卵”,因為和“寅吃卯糧”、“急功近利”呈近義關系。實際上這道題是告訴我們在保護環(huán)境要怎么樣,不能怎么樣,也就是說后文選擇的應該是前文表達意思的相反情況。要算大賬,不能因小失大;要算長遠賬,不能寅吃卯糧;要算整體賬,不能急功近利;要算綜合賬,不能______,此時我們就知道選擇的是綜合賬的反義的情況,所謂綜合賬,也就是需要兼顧所有情況,不能顧得上這頭顧不上那頭,觀察選項,顧此失彼符合文意,故選擇D。
二、頓號前后詞語呈近義關系
【例題】一個邊緣的知識分子,如果在正常體制中________,可能就沒什么影響,但現(xiàn)在歷史提供了一種新的機遇,康有為通過棋子這一角色真正躍進到前臺。這種機遇就是時代潮流。徹底變革的呼聲早已有之,起初是個別的、________的,但甲午前后形勢大變,不再是某個人的聲音,而已成為社會洪流。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得過且過 孤立 B.循規(guī)蹈矩 微弱
C.按部就班 零星 D.循序漸進 渺小
【解析】C。通過分析會發(fā)現(xiàn)這道題第一個空要表達的和“躍進”意思相反,得過且過有胸無大志;無長遠打算;工作敷衍之意,和“躍進”沒有呈現(xiàn)相反的意思,故排除A。而文段說的是“怎么做可能也沒什么影響”,此時文段的感情色彩不可能是褒義的,故排除D循序漸進。后文說到改革呼聲早就有,起初是某個人的聲音,現(xiàn)在則已成為社會洪流,也就是現(xiàn)在是趨勢,是大多數(shù)人的聲音。故空缺處想要表達的是“某個人”的呼聲,空缺處和“個別”呈現(xiàn)近義的意思,故選擇“零星”更為合適。故正確答案為C。
三、頓號前后詞語呈順承關系
【例題】在當前這樣一個高速流動的社會,隨著人口的遷移,原有以地域為劃分標志的菜系,其判斷標準已經(jīng)越來越________。這并不是說,每個地方菜系所承載的文化________了,而恰恰相反,通過不斷的雜糅、________、借鑒,地方菜系獲得了更多延續(xù)的力量,以便更好地融入市場、引領市場,獲得新的生命力。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衰微 枯竭 改造 B.式微 削弱 納新
C.模糊 斷層 創(chuàng)造 D.退步 沒落 吸收
【解析】B。這道題降表的是隨著人口流動,原來以地域為標志的劃分標準就越來越不嚴格了。這并不是在說,地方菜系的文化不行了,而是通過雜糅、________、借鑒后獲取了新的生命力。觀察發(fā)現(xiàn)雜糅到借鑒具備順承的關系,而觀察選項改造和創(chuàng)造均應在借鑒之后,故排除A、C,第一個空想表達的是標準不再嚴格,“式微”合適,“退步”不能與“標準”進行搭配。故正確選項為B。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語句銜接之四大“一致”
在我們備考行測考試的過程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都是必須要進行學習的,今天小編帶大家對語句銜接題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幫助我們快速準確拿下分數(shù),做該類題目要做到四個“一致”,具體如下:
1.話題一致
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話題”的意思是“談話的中心”,“話”的含義是“說出來能夠表達思想的聲音,也指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所以“話題”除了指“談話的中心”外,也可以指一段文字論述的中心。做到話題統(tǒng)一,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①前后句子主語一致
例:居室的色彩在空間上很講究,在客廳色彩大多以中性色為主。
②前一個句子的主語是后一個句子主語的定語
例:如果辦公室的燈一直不關,燈的使用壽命就會大大縮短。
③前一個句子的賓語是后一個句子的主語
例:小麗喜歡小王,小王聰明能干。
④陳述對象一致
例:楊國華躺在床上,哼起了一首時下頗流行的電視劇主題曲。愉快的心情顯示剛發(fā)生的事對他并沒有產(chǎn)生多大的影響。不一會,就響起了輕輕地鼾聲。
2.色彩一致
前后描寫事物的色彩、聲音、氣勢、氛圍、情調(diào)、作者感情等都應該是一致的。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文段所體現(xiàn)出來的情感、意蘊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統(tǒng)一,從而給人帶來一種美的感受。尤其是在散文中,把握好音節(jié)和諧的特點,可以讓語句讀起來更通順、更有韻味。
例:遠眺群山環(huán)抱,層林疊翠,白云繚繞;近看小河流水,茶園蔥綠,松竹并茂。
3.思路一致
從敘事脈絡來看,記敘文的句序常常以時間、空間為順序,遵循時間先后,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由左到右。議論文的句序,常常把觀點放前面,材料句放中間,總結句放后面,結構形式或總分、或并列、或?qū)φ?、或?qū)舆M。說明文同議論文一樣,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為材料是用來說明事理的。材料的內(nèi)部又遵循一定的順序,使之合乎客觀事物本身的規(guī)律性或某種工藝過程的先后程序。
例: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
4.句式一致
指組成文段的句子、短語結構形式前后具有一致性。題干往往給出了一個結構比較嚴謹?shù)木渥?,在選項意思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句式一致就成了解題的關鍵。
例:有人以為所有的適應都是一種丑陋,都是世故圓滑;有人卻認為“適者生存”,執(zhí)著的生存不是茍且偷生,不是碌碌無為,不是閑拋歲月;也有人以為“適者生存”,生存下來為的是向前,為的是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