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許多行測模擬題還是沒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數?那是你沒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點,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務員行測言語理解指導:片段閱讀之帶有轉折詞的文段”,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公務員行測言語理解指導:片段閱讀之帶有轉折詞的文段
片段閱讀作為省考行測考試中的必考題,題量雖大,但片段閱讀題得分率較高,所以大家在做片段閱讀題時一定要仔細認真,讀清題干信息,把握提問要點。主旨觀點題作為片段閱讀中題量最大,難度較高的題目,在做題過程中我們要分析行文脈絡,也就是對作者的謀篇布局的思路進行分析,從而找到文段主旨。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其中最常考的一種文段類型-帶有轉折詞的文段。
一、帶有轉折詞的文段-特征
文段標志-轉折詞:但是、然而、卻、可是、其實、實際上、事實上等。
二、帶有轉折詞的文段-分類
(一)轉折后話題轉換,轉折后是重點
話題轉換是指,轉折前后講述的不同的話題,比如“雖然這道菜外形很好看,但是味道卻不怎么樣”轉折前后講述的不同的話題,轉折前談論的是菜的外形,轉折后談論的是菜的味道,前后話題不同,那么這時候文段強調的是轉折之后的內容。
(二)轉折后話題對比,主旨需概括轉折前后
話題對比是指文段前后講述的是相同的話題,但是轉折前后話題趨勢不一致。比如“吃南瓜可以養(yǎng)胃,但是也會導致皮膚變黃”轉折前后都在談南瓜的作用,一個是好的,一個是不好的,屬于話題的對比。這種情況下,話題前后內容都是重點,需要考生進行概括。
三、典型例題解析
【例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依靠外向型的制造業(yè)拉動經濟增長,雖然現在正努力轉型,但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走生產大國的道路,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還必須依賴于貿易出口。目前中國的出口企業(yè)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出口路徑主要依賴于海上運輸和空中運輸。海上運輸的缺陷在于耗時過長,空中運輸的缺陷在于運載量過小。而向西向南兩個方向出境的高鐵網絡,直接陸路聯(lián)通中亞、南亞、西亞一直到人口密集的歐洲,甚至北非,將極大激活中國內陸的貿易潛力。
這段文字旨在強調:
A.中國經濟已到必須轉型升級的歷史關頭
B.高鐵網絡對中國有著重要的經濟意義
C.陸上運輸將成為貿易出口的主流路徑
D.出口路徑的改變將刺激經濟發(fā)展
解析:文段第一句講述了中國現在經濟現狀依賴出口,第二句第三局講述了海運和空運的缺點,后由轉折詞“而”指出現在高鐵網絡的優(yōu)勢,前后話題不相同,屬于話題轉換,重點為轉折后內容--高鐵網絡,故答案選擇B。
【例2】去年年底以來,專車服務迅速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借助互聯(lián)網平臺的“專車”,選擇更加多樣化、體驗明顯改善:預約時間、上門接送、乘坐舒適、多種車型和價位……方便、舒適的專車服務,成為緩解城市居民出行難的“及時雨”。但是,也有消費者提出擔憂,最多集中在安全方面。專車上并未安裝GPS定位系統(tǒng),也沒有強制的保險和車輛安全性能檢測,出現糾紛后會出現“求助無門”的現象。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 專車市場的機遇與挑戰(zhàn) B. 專車市場的發(fā)展瓶頸
C. 專車服務模式的創(chuàng)新 D. 相關部門監(jiān)管的缺失
解析:①②指出專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但是”進行了轉折,③④指出專車帶來的問題,轉折前后的話題并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層次劃分為①②/③④。行文脈絡:話題對比——概括轉折前后,即專車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故選擇A。
教育相信通過以上題目的解析,雖然兩個題目都有轉折詞“但是”、“然而”,但兩道題目的重點卻不同,所以各位考生要學會分析行文脈絡來找到文段主旨,注意帶有轉折詞文段中不同類型的側重點。
行測詞語積累有妙招,“望詞生義”迷惑我們的可不少
公務員考試行測中邏輯填空一直是考試中的難點,難點之一是語境分析,找設空處的提示點;難點之二是詞語的辨析,其主要原因對詞語的含義和用法掌握不夠。因此邏輯填空想要拿高分,詞語積累還是不容忽視。
詞語積累也要有方法,第一,高頻及意思相近的詞語積累。比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繪聲繪色”、“活靈活現”、“躍然紙上”,考試出現頻率較高,意思很相近,把他們意思和用法進行歸納,日積月累也會有很多。第二,“望詞生義”卻容易錯的詞語積累。這一類詞語容易在字面上去牽強附會,但與真正意思相差甚遠。所以也需要做一個有心人,做題過程中遇到的如果自己不了解,就多動筆記錄和整理。
下面我們看看題目中會出現的一些容易望詞生義的詞語:
1.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后,其作品也瞬間______。記者從本地書店了解到,此前鮮有人問津的莫言的書已被搶購一空。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聲名鵲起 B.洛陽紙貴 C.炙手可熱 D.甚囂塵上
【解析】答案B。由后文“書被搶購一空”,可知是莫言的書銷量上升。A“聲名鵲起”名聲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從“搶購”一次得知并非其作品知名度上升,而是銷量上升,故排除A。B“洛陽紙貴”洛陽之紙,一時供不應求,貨缺而貴,后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流傳甚廣。C“炙手可熱”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D“甚囂塵上”人聲喧嚷,塵土飛揚。原形容軍中正忙于準備的狀態(tài),后來形容消息普遍,議論紛紛?,F多指反動言論十分囂張。結合本題語境,故正確答案為B。
此題當中的“炙手可熱”就是容易根據詞的表面意思去理解為“某樣事物很紅或是很搶手”,那這樣就很容易選錯。
2.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依靠著追求事業(yè)的執(zhí)著,履行著對職業(yè)的忠誠,每一個民警心中都燃燒著不熄的火焰,這理想和精神之火,引領他們______、砥礪前行,將他們______成一塊塊純潔、堅韌的精鋼。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尸位素餐 磨煉 B.焚膏繼晷 鍛煉
C.櫛風沐雨 淬煉 D.火中取栗 錘煉
【解析】答案C。第一空由頓號與“砥礪前行”并列,“砥礪前行”意指在磨難中勇敢前行,故空格需填入相近含義的成語。
A項“尸位素餐”意為空占著職位,白吃飯不做事,顯然與文意不符;
B項“焚膏繼晷”意為點燃燈燭接替日光照明(膏:油脂,借指燈燭;晷:日光),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可用來形容民警們認真工作,但并無歷經磨難之意;
C項“櫛風沐雨”意為用風梳頭,以雨洗發(fā),形容奔波勞碌,歷盡艱辛,可與后文并列;
D項“火中取栗”比喻冒險替人出力,吃盡苦頭,自己卻一無所獲,與文意亦不符。
故基本可確定正確答案為C項。
再用第二空驗證??崭翊钆洹熬摗?,“淬煉”意為淬火和冶煉。比喻經受嚴酷考驗。恰好與文意對應。故正確答案為C。
此題中“火中取栗”就是容易根據字面意思理解為“在火中取栗子,不怕危險”。
像這一類的詞語還有很多,在這里也給大家總結一些出來:
如數家珍:對列舉的事物或敘述的故事十分熟悉,但熟悉的對象不能是自己收藏的寶貝。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無所不為:什么壞事都干。常有人用于贊揚,如錯說成“以無所不為的勇氣……”
噤若寒蟬:形容不敢做聲,與寒冷無關。
長袖善舞:袖子長,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于鉆營,會走門路。不能用來形容善于表演,或者善于交際、公關。
對簿公堂:指原告被告雙方在法庭上受審問、被質訊之義。在這里“對簿”的意思是受審訊?,F在多誤用為當事雙方在法庭打官司和對質。誤用:夫妻為爭奪孩子撫養(yǎng)權對簿公堂。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不能理解為首要的。
身無長物:除自身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貧窮。不形容沒有什么特長。
不一而足:同類的事物或現象很多,反復出現,不能一一列舉。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藝由淺入深,達到一定的造詣。
文不加點: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侃侃而談: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說話理直氣壯的樣子
空穴來風:指有了洞穴才進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不足為訓:訓:準則。不足為訓,是指不能當作典范或準則。錯誤理解成“不足以成為教訓”。
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真正的事”。錯解為“危險的語言和行為”。
慘淡經營:本來是說作畫之前的苦心構思,后來形容苦費心思于謀劃并從事某項事情或事業(yè)。
間不容發(fā):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不是“形容距離小”。
不絕如縷:絕:斷;縷:細線。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兒就要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不能誤認為“連續(xù)不斷”。
細大不捐:細:微,小;捐:舍棄。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不能理解為“一點東西也不捐出”。
行測備考:資料分析之如何確定前提快速解題
資料分析是行測中一種非常重要的題型,大家要高度重視。一方面,資料分析題目比較簡單,很容易學會;另一方面,題量還是比較多的,考查15道題目。因此,這部分是考試中的重要部分。那么,可能出現的題目類型也有很多,我們逐個擊破,其中一類題目叫做確定前提,這類型題目應該怎樣快速解決呢,下面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學習。
其實,確定前提,指的是題目中會出現前提條件,需要我們確定所指的內容是什么,再進行求解。一般題目的題干有點長,前半句是前提條件,后半句是真正的問題。接下來,通過下面幾道題目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確定前提這個類型的題目。

問題:表中2011年從事該行業(yè)的農民工占所有農民工比重與上年相比變化最小的行業(yè),其在東部地區(qū)的從業(yè)農民工占該地區(qū)所有農民工的比重與西部地區(qū)相差幾個百分點?
【解析】本題中求解的問題時東部比重與西部比重相差幾個百分點,即兩個比重的差值,但是在之前我們需要確定前提條件,“2011年從事該行業(yè)的農民工占所有農民工比重與上年相比變化最小的行業(yè)”,需要確定是哪一個行業(yè)的2011年占比與2010年占比相差最小,所以定位數據到表1中,最后兩列的差值最小的是批發(fā)零售業(yè),所以,確定所求解的內容為批發(fā)零售業(yè)在東部地區(qū)的占比與西部地區(qū)的差值為:12.5%-8.7%=3.8個百分點。

問題:2013年就業(yè)人員平均工資與城鎮(zhèn)私營單位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最接近的行業(yè),其2012年的年平均工資比城鎮(zhèn)私營單位高/低多少元?
【解析】通過題干的閱讀和分析,本題最終求解的是2012年某行業(yè)的平均工資比2012年的城鎮(zhèn)私營單位高或者低了多少元,但是仍然需要我們先確定所指是哪個行業(yè),所以定位到表1和表3,進行查找2013年哪個行業(yè)的平均工資與2013年整體的城鎮(zhèn)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最接近,我們發(fā)現是采礦業(yè)的33081與整體的年平均工資32706最接近。因此,確定前提條件,最后來求解2012年采礦業(yè)的平均工資29684,比2012年的城鎮(zhèn)私營單位的年平均工資28752多了29684-28752=932元。
行測備考:資料分析常考概念匯總
在行測備考的后期階段,資料分析中對于公式的理解需要再分類總結,即從更加宏觀角度梳理清楚資料分析的核心,具體而言,資料分析實際上分為單一數據和兩數之比,單一數據包含現期值、基期值、增長量和增長率,而兩數之比包含倍數、比重、平均數,同樣也是研究其現期值、基期值、增長量和增長率,下面小編把公式做了匯總,便于大家更好的總結理解。
一、單一數據

二、兩數之比
兩數之比同樣也是研究其現期值、基期值、增長量和增長率

4、判斷兩數之比變化:
(1)比重變化的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