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片段閱讀技巧:邏輯順序解語句排序問題

字號:


    公務員行測考試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數學推理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測片段閱讀技巧:邏輯順序解語句排序問題”,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行測片段閱讀技巧:邏輯順序解語句排序問題
    各位同學在備考過程中經常會在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題型中遇到語句排序的問題,在實際閱卷過程中發(fā)現,同學們在這個部分的得分率并不高,有很多同學對于這類問題也感覺不知從何入手,今天就介紹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
    這類問題主要考察我們對于文段的把握能力,所以大家在做這類題目時,需要先把幾句話都通讀一遍,明確這段話的話題,如果大家們能夠發(fā)現這段話中能夠找到我們基本的邏輯順序,我們就可以將文段中的句子合并同類句,這樣也能幫助我們快速解題。
    【例1】.①充電時,水被電解并產生質子儲存在電池的碳極;使用時,質子被釋放并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產生水
    ②最近,研究人員開發(fā)了首款可充電的質子燃燒電池,有望成為鋰電池的替代選擇
    ③隨著清潔能源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儲能電池的需求越來越大
    ④目前,鋰電池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蓄能電池
    ⑤實驗表明,在僅有 5.5 平方厘米有效反應面積的情況下,質子電池的單位質量儲能能力已與現有的商業(yè)鋰電池接近
    ⑥但鋰電池的使用也面臨著一些限制,比如電池的密度低,無法滿足大型的清潔能源電廠的儲能要求
    將以上 6 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②⑤④①⑥③ B.③④⑥②①⑤
    C.④②③⑤①⑥ D.⑤④①⑥③②
    【解析】答案:B。閱讀文段可知,這個文段關于一種新型的電池。應該先說關于鋰電池的句子④⑥,再說新型的質子電池①②⑤符合這一要求的只有B。驗證 B,文段首先指出人們對儲能電池的需求越來越大,接著介紹了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蓄能電池——鋰電池及它的使用限制,由此引出最近研究人員開發(fā)的質子燃燒電池,并對其原理進行解釋,最后指出質子電池的單位質量儲能能力已與現有的商業(yè)鋰電池接近,邏輯通順。故本題選 B。
    【例2】①第一本防水平裝書還將擁有強大的防偽功能
    ②澳大利亞的銀行現在已經使用該項技術來延長紙幣的使用壽命,同時減少偽造的風險
    ③英國出版商近日透露,世界上第一本防水平裝書有望明年夏天上架銷售
    ④書的外面還有一層防撕毀的堅韌的聚合物涂層,整本書的架上壽命可以由此增加兩倍
    ⑤據了解,防水平裝書將采用先進的防水技術,外面包裹透明的蠟封,這樣即便書潮濕了,字跡也不會模糊,書頁也不會損毀
    ⑥這將是此技術首次應用于普通平裝書。目前,只有專業(yè)的潛水用書可以做到完全防水
    將以上 6 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③⑤④⑥①② B.③①②⑤④⑥
    C.⑤①②④⑥③ D.⑤④⑥②①③
    【解析】答案A。先通讀六句話可以發(fā)現整個文段的話題是在書上應用的技術。先介紹主要的防水功能,然后再介紹次要的防偽功能。關于防水功能的語句是③⑤⑥,關于防偽功能的是①②,故本題答案為 A。
    行測言語理解備考:隱性主旨的“弦外之音”
    在公務員考試中,大家普遍認為片段閱讀題目較為簡單,但是有時也會感到有些文段的主旨比較模糊、難以判斷,這有可能是碰到了隱性主旨。隱性主旨是指材料中沒有直接出現表述作者的寫作意圖,而是暗含在材料內容之中。比如說:朋友對我說:最近手頭比較緊——借錢(隱性主旨),我們得學會聽“弦外之音”。那么面對這一種題型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入手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揭開“隱性主旨”的神秘面紗!
    重要性——缺陷(答案通常為針對缺陷提對策)
    【例1】炮制技術被認為是中醫(yī)藥的核心技術,也是中醫(yī)獨有的傳統(tǒng)技能,掌握它就等于掌握中醫(yī)藥市場。國外企業(yè)通常通過在我國開辦飲片加工廠、聘請國內炮制專家“偷學”炮制技術,目前這樣的外資企業(yè)達到幾十家。這是因為,一些地方政府對國家在特殊領域的規(guī)定并不了解,無從管起;還有一些地方政府雖明知這些規(guī)定,但為了經濟指標,對此不管不顧。調研表明,國內實際飲片廠數量比國家藥監(jiān)局公布的多幾百家。
    這段文字意在表明:
    A.國家應加強對炮制技術保密工作的管理
    B.政府應加強對設立中藥飲片廠的資格審查
    C.我國中醫(yī)藥行業(yè)的發(fā)展受到外資企業(yè)的威脅
    D.地方政府應加強對中醫(yī)藥行業(yè)相關規(guī)定的了解
    【答案】A。
    【解析】文段開頭第一句話指出炮制技術的重要性,第二、三句闡述被國外企業(yè)“偷學”現狀、原因,最后一句話再次強調問題的嚴重性,其意在針對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A項,對于“炮制技術的保密工作”的缺乏正是對應著作者兩點原因分析的高度概括,A項可有效解決問題,保留。
    B項,中藥飲片廠只是那些偷學我國炮制技術的國外企業(yè)用來掩人耳目的“外殼”,即便規(guī)范了其“外殼”的資質,但是偷學技術的問題依舊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排除。
    C項,不涉及作者想要表達的解決問題這一主旨,排除。
    D項,“知而不為”也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排除。
    相信通過上面的題目大家對隱性主旨的題目會有所理解。當然,隱性主旨的行文方式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總結、體悟、學習,這樣才能聽清“弦外之音”。
    行測數量關系:簡單計算之雞兔同籠
    2020省考即將來臨,把握機會也許這次上岸的就是你,今天在此選擇大家經常放棄的數量關系專項里非常簡單的知識點,講解一下計算問題里的雞兔同籠問題。
    據《孫子算經》記載:今有雉兔同籠,上有35頭,下有94足,問雉兔各有幾何?這就是最初的雞兔同籠問題。因此我們這樣歸納雞兔同籠的特征:已知某兩種事物兩個屬性的指標數和指標總數,分別求個數問題。在以后解題中,只要題干符合這個特征,我們就可以認定是雞兔同籠問題。針對此類問題我們可以選擇方程法去解題,但是方程時間耗費大,易出錯??梢圆扇×硪环N方法假設法來解題。
    1.有若干只雞和兔子,它們共有 35 個頭,94 只腳,問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A.10,25
    B.25,10
    C.12,23
    D.23,12
    【答案】D。解析:①設雞和兔子各有 x、y 只,由題意可知 x+y=35,2x+4y=94,解得 x=23,y=12。 ②設全是雞,則有 35×2=70 只腳,故實際有(94-70)÷(4-2)=12 只兔子,有 35-12=23只雞。
    2.某飲料廠生產的 A、B 兩種飲料均需加入某添加劑,A 飲料每瓶需加該添加劑 4 克,B 飲料每瓶需加 3 克。已知 370 克該添加劑恰好生產了這兩種飲料共計 100 瓶,則 A、B 兩種飲料各生產了多少瓶?
    A.30、70
    B.40、60
    C.50、50
    D.70、30
    【答案】D。解析:①設生產 A 飲料 x 瓶,B 飲料 y 瓶,由題意可知 x+y=100,
    4x+3y=370,解得 x=70,y=30。故本題選 D。 ②假設這 100 瓶飲料全是 A 飲料,則共需要加入的添加劑為 400 克,實際 消耗了 370 克,每多一瓶 B 飲料,就少添加 1 克的添加劑,則 B 飲料有(400-370)÷1=30 (瓶),A 飲料有 100-30=70(瓶)。故本題選 D。
    3.某村農民小周培育 30 畝新品種,每培育成功一畝獲利 800 元,如果失敗倒賠 200 元,年終小周共獲利 18000 元,問他培育成功多少畝新品種?
    A.25
    B.24
    C.23
    D.22
    【答案】C。解析:①設培育成功 x 畝,失敗 y 畝,由題意可得 x+y=30,800x-200y=18000,解得 x=24,y=6,選 B。 ②假設 30 畝新品種全部培育成功,可獲利 800×30=24000 元,實際獲利 18000 元,所以培育失敗了(24000-18000)÷(800+200)=6 畝,培育成功的有 30-6=24 畝。
    行測數量關系技巧:簡單計算之等差數列
    2020省考即將來臨,把握機會也許這次上岸的就是你,今天在此選擇大家經常放棄的數量關系專項里非常簡單的知識點,講解一下計算問題里的等差數列問題。
    等差數列大家都不陌生,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于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常用A、P表示。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例如:1,3,5,7,9……2n-1。常用到的公式有通項公式為:an=a1+(n-1)*d=am+(n-m)*d。在我們的例子中,首項a1=1,公差d=2。另外一個常用公式為前n項的求和公式用Sn表示:Sn=a1*n+[n*(n-1)*d]/2=Sn=[n*(a1+an)]/2。注意:以上n均屬于正整數。此外還有一些常用規(guī)律如:當n為偶數時,前n項和為中間兩項和乘以二分之n。當n為奇數時,前n項和為中間值乘以n。
    1. 某學校組織活動進行隊列訓練,學生們組成一個 25 排的隊列,后一排均比前一排 多 4 個學生,最后一排有 125 個學生。則這個隊列一共有( )個學生。
    A.1925 B.1875 C.2010 D.1765
    【答案】A。解析:方法一,這是一個首項 1 a 未知,公差 d=4,項數 n=25 的等 差數列,根據最后一排的人數是 125,以及等差數列通項公式 an = a1 +(n-1)d,可列 出下列式子:a25= a1 +(25-1)×4=125,解得a1 =29。根據等差數列前 n 項和公式可得S25=1925,共1925個學生。選A。
    方法二,直接求中位數 13 a =125-12×4=77,則等差數列和為 25 13 a =25×77=1925。
    2.老張 7 月份出差回來后,將辦公室的日歷連續(xù)翻了 10 張,這些日歷的日期之和為 265,老張幾號上班:
    A.20 B.4 C.2 D.1
    【答案】D。解析:265 是 10 個連續(xù)自然數的和,其中位數為 26.5,最中間的兩個數為 26、27。可知最后翻過的日期為 31,他在下月 1 號上班。
    3.某水庫每天的上游來水量是 10 萬立方米。5 月 1 日水庫向周邊供水 7 萬立方米, 在 5 月 15 日午夜降雨之前,每日的供水量都比上一日多 2 萬立方米。問該水庫 5 月 1 日零時的庫存至少要為多少萬立方米,才能保證在降雨之前對周邊充足的水供應?
    A.143 B.150 C.165 D.185
    【答案】 C。解析:從 5 月 1 日到 5 月 15 日每天的供水量構成了首項為 7,公差 為 2 的等差數列,則這 15 天的供水總量為 315 萬立方米,15天的來 水量為 15×10=150 萬立方米,則5月1日零時的庫存至少要為 315-150=165 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