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手抄報需要圖片和內(nèi)容來充實,那關于感恩節(jié)的內(nèi)容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中學生感恩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僅供參考,希望您喜歡!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注我們哦。
中學生感恩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中國的感恩節(jié)
國內(nèi)有人建議在中國也設立感恩節(jié)。西方的感恩節(jié)雖有其宗教內(nèi)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tǒng)美德中,并賦予新的涵義,設立有中國特色的“感恩節(jié)”。借鑒西方節(jié)日,設立中國感恩節(jié),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讓成年人互相體諒,人際關系更和諧。
每年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jié),感恩節(jié)是美國人獨創(chuàng)的一個節(jié)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jié)日,在這天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嘗感恩節(jié)火雞和南瓜餅等美食。有大學生倡議,在中國大學生中設立自己的感恩節(jié),在這天向自己的朋友、師長表達愛意和謝意,聯(lián)系周圍實際,讓他覺得這很有道理。
其實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樂于助人、知恩圖報,“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一度傳為名句。中國教育更多關注分數(shù)和升學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不少學生不懂得感謝、感激,只知道索??;甚至對太過關心自己的家人產(chǎn)生逆反、厭煩情緒。
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忘本的情況,一切只從利益出發(fā)。在一個文明的社會,知道感謝,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可促進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關系相處融洽、協(xié)調(diào),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信任、幫助。
因此不少人建議在中國也設立感恩節(jié),讓學生們學習換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讓成年人暫停麻木冷漠的心,真誠地去體貼關心別人。
中學生感恩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加拿大感恩節(jié)
加拿大的感恩節(jié)和美國的感恩節(jié)不在同一天,加拿大每年十月第二個周一,美國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舉國同慶的感恩節(jié),規(guī)定從這一天起休假三天。即使遠在異鄉(xiāng)的人也都要在節(jié)日前趕回去與家人團聚,共慶佳節(jié)。美國和加拿大人對感恩節(jié)重視的程度,堪與傳統(tǒng)的盛大節(jié)日-圣誕節(jié)相比。
為什么叫感恩節(jié)呢?追根溯源,感恩節(jié)是和美洲古代的印第安人,特別是和玉米的種植有十分密切的關系。1620年9月6日,一批英國清教徒難以忍受宗教的迫害,搭乘“五月花號”木船駛往美洲。他們在疲勞、饑餓、寒冷和疾病的襲擊下在大西洋上漂泊了65天,最后到達北美殖民地的普利茅斯。
當時正值冬季,氣候嚴寒,田野寂寥。當?shù)赜〉诎踩丝犊啬贸鲑A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獵獲的野鴨和火雞。春天來了,印第安人教他們種植玉米和南瓜,飼養(yǎng)火雞。白人移民和印第安人建立了親密的友誼。這年秋季玉米豐收,移民們舉行了豐盛的感恩會,用烤火雞和玉米糕點款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帶著各種玉米制品、烤火雞、南瓜餡餅、野葡萄以及玉米酒漿等參加晚會,人們歡唱歌舞,通宵達旦。以后在每年玉米收獲后的11月底,定居在這里的白人移民都要舉行感恩會,家家烤火雞,烹制玉米食品,款待印第安人。長此以往,這種感恩會就成為一種慣例。
食物在感恩節(jié)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感恩節(jié)特色食物有烤火雞,南瓜餡餅和土豆泥,當然還有很多食物,但是這三種食物最具代表性。
中學生感恩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美國感恩節(jié)
感恩節(jié)(英語: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jié)日,由美國人民獨創(chuàng),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在美國,自1941年起,感恩節(jié)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并從這一天起將休假兩天;而加拿大與美國的感恩節(jié)時間不同,10月第二個星期一。像中國的春節(jié)一樣,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們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加拿大的感恩節(jié)則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
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jié)。感恩節(jié)是美國人民獨創(chuàng)的一個古老節(jié)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jié)日,因此美國人提起感恩節(jié)總是備感親切。感恩節(jié)是美國國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國式的節(jié)日(holiday),它和早期美國歷史最為密切相關。
1620年,一些朝拜者乘坐“五月花”號船去美洲尋求宗教自由。他們在海上顛簸了兩個月之后,終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現(xiàn)在的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陸。
在第一個冬天,半數(shù)以上的移民都死于(die)饑餓和傳染病,活下來的人們在第一個春
季即1621年開始播種。整個夏天(summer)他們都熱切地盼望著豐收的到來,他們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都將取決于即將到來的收成。最后(finally),莊稼獲得了意外的豐收,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豐收,舉行了3天的狂歡活動。從此,這一習俗就沿續(xù)下來,并逐漸風行各地。1863年,美國總統(tǒng)林肯宣布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jié)。感恩節(jié)慶?;顒颖愣ㄔ谶@一天,直到如今。屆時,家家團聚,舉國同慶,其盛大、熱烈的情形,不亞于中國人過春節(jié)。
感恩節(jié)慶祝模式許多年來從未改變。豐盛的家宴早在幾個月之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人們在餐桌上可以吃到蘋果、桔子、栗子、胡桃和葡萄,還有葡萄干布丁、碎肉餡餅、各種其他食物以及紅莓苔汁和鮮果汁,其中最妙和最吸引人的大菜是烤火雞(roastturkey)和南瓜餡餅(pumpkinpie),這些菜一直是感恩節(jié)中最富于傳統(tǒng)和最受人喜愛的食品(food)。
人人都贊成感恩節(jié)大餐必需以烤火雞為主菜。火雞在烘烤時要以面包作填料以吸收從中流出來的美味汁液,但烹飪技術常因家庭和地區(qū)的不同而各異,應用什么填料也就很難求得一致。
另外,加拿大的感恩節(jié)是在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中學生感恩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感恩名言警句
1、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献?BR> 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对娊?jīng)》
3、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5、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6、做人就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以溫暖?!挸?BR> 7、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chuàng)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yǎng)?!醴?BR> 8、吃水不忘挖井人。
9、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10、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1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12、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師恩。
13、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14、一父養(yǎng)十子,十子養(yǎng)一父。
15、淡看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
16、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7、一飯之恩,當永世不忘。
18、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9、可憐天下父母心。
20、知遇之恩當永生不忘。
21、哀哀父母,生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
22、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
23、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斞?BR> 24、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25、人家?guī)臀?,永志不忘;我?guī)腿思?,莫記心上?——華羅庚
26、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yǎng)兒不知報母恩?!袊V語
27、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28、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 ——洛克
29、感恩即是靈魂上的健康。 ——尼采
30、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 ——盧梭
31、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景是出現(xiàn)在 當我們懷念到母親的時候。 ——莫泊桑
32、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它能使父母獲得情感。 ——羅素
33、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賀拉斯
34、全世界的母親是多么的相象!她們的心始終一樣,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35、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36、養(yǎng)兒方知娘艱辛,養(yǎng)女方知謝娘恩。
37、忘恩比之說謊、虛榮、飾舌、酗酒或其他脆弱的人心 的惡德還要厲害。 ——英國諺語
38、忘恩的人落在困難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臘諺語
39、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品行中最不好的。 ——英國諺語
40、卑鄙小人總是忘恩負義的, 忘恩負義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41、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泰戈爾
42、慈善的行為比金錢更能解除別人的痛苦。 ——盧梭
43、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日本諺語
44、不管一個人取得多么值得驕傲的成績,都應該飲水思源,應該記住是自己的老師為他們的成長播下 了最初的種子。 ——居里夫人
中學生感恩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感恩的詩歌
我們常常會是這樣:
懷著一顆童稚的心去追尋單純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膜拜光明
懷著一顆平靜的心去撫慰理智
懷著一顆悸動的心去撞擊激情
因為,世界是美好的
如果飛翔,天空就是美好的
如果憧憬,前程就是美好的
如果委屈,眼淚就是美好的
如果愛,給預就是美好的
還有許多美好的聲音、美好的顏色
還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過程
如果一些美好的詞匯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我們就不會吝嗇自己的語言和感情
學會贊美,學會寬容
學會付出,學會真誠
甚至面對挫折,面對缺憾
面對哪怕是心靈深處曾經(jīng)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