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站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19國考行測邏輯判斷應對技巧,供朋友們參考學習,更多資訊請關注本網(wǎng)站公務員欄目的更新。
2019國考行測邏輯判斷應對技巧
一、轉化思維,提升分析能力。(1)提升對問法的分析能力。提問方式靈活化,考生切勿思維固化,單從字面意思去辨析題型。(2)提升對題干的分析能力。削弱加強題目增多,這個更側重我們對題干的分析能力,所以各位考生在做題的時候切忌死套模型,如果能夠合理的分析題干的漏洞所在,應對此類題目就相對來說比較輕松。(3)提升對選項的分析能力。在我們做可能性推理的題目,其實沒有什么對錯之分,它更多的是強調的是對題干論證成立支持和反駁的力度的強弱比較,如若不能很好的去辨析,就會很糾結,一方面對自身情緒會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可能會造成失分。
二、樸素邏輯異軍突起,掌握突破口的核心思想,靈活應用各種方法解樸素邏輯。所謂的突破口思想也就是能找到題目的切入點從而實現(xiàn)順利解題,但是什么樣的信息可以作為突破口這是要講的核心問題,所以就突破口給大家展開講解。
可以作為突破口的信息有:
(一)關聯(lián)性信息。所謂關聯(lián)性信息,從字面意思可知是和別的條件或元素有關系的信息。也就是由多個條件得出結論的信息,一般來說提到的頻率比較高,反復涉及的信息。
【真題1】大學畢業(yè)的張、王、李、趙4人應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負責一項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銷售,一人做研發(fā),另一人做安保。
己知:
①張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發(fā):
③如果張沒有做研發(fā),那么趙也沒有做行政管理;
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⑤趙不做研發(fā),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 )
A.張做銷售,李做研發(fā) B.趙做研發(fā),李做銷售
C.李做銷售,張做研發(fā) D.李做研發(fā),趙做安保
在這個題目中安保提到了三次,行政管理也提到了三次,我們就可以以此為突破口解題:張、李、趙不做安保,則可知王做安保。張、王、李不做行政管理,則可知趙做行政管理。再結合③可知張做研發(fā),剩下李做銷售。
(二)確定性信息。也就是由題干的一個信息得到其他可能性的結果最少或者唯一,則此信息可作為突破口。比如說小張星期三上班,老張住在從西向東數(shù)的第四家,甲和乙要不同時參加會議要不都不參加等等。再通過一道例題進行展示:
【真題2】某次會議討論期間,甲、乙、丙、丁、戊被安排在一張圓桌前進行討論,圓桌邊放著標有1~5號的五張座椅(未必按序排列)。實際討論時,甲、乙、丙、丁、成5人的均未按順序坐在1~5號的座椅上,已知:
(1)甲坐在1號座椅右邊第二張座椅上;
(2)乙坐在5號座椅左邊第二張座椅上;
(3)丙坐在3號座椅左邊第一張座椅上;
(4)丁坐在2號座椅左邊第一張座椅上。
如果丙坐在1號座椅上,則可知甲坐的是哪個座椅?
A.2號 B.3號 C. 4號 D.5號
在這個題目里顯然可以看出來最確定的信息為丙在一號座椅上,就需要以此為突破口進行解題,把丙是一號的位置在圓桌上定下來,而后查找關聯(lián)性信息進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