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數(shù)量關系技巧:分類搞不清,分步做不對

字號:


    公務員行測考試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數(shù)學推理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測數(shù)量關系技巧:分類搞不清,分步做不對”,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行測數(shù)量關系技巧:分類搞不清,分步做不對
    在行測考試中,數(shù)量關系是都會考察的內(nèi)容。而且這一部分涉及到的內(nèi)容、題型和知識點都非常繁多,屬于綜合性最強的部分。一直都是所有考生比較頭痛的部分。其中,排列組合的相關題目,更是難點中的難點。今天為各位考生介紹一下排列組合中的基本計數(shù)原理。
    排列組合的基本計數(shù)原理有兩個,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下面對于這兩點進行一一解釋:
    加法原理即分類時采用的計數(shù)方法。也就是說,當完成一件事情,分成幾類情況時,把每類方法數(shù)相加得到的就是總方法數(shù)。
    乘法原理即分步時采用的計數(shù)方法。也就是說,當完成一件事情,分成先后幾步時,把每步方法數(shù)加乘得到的就是總方法數(shù)。
    那么什么是分類和分步?很多同學在這里很多都會搞不清楚。在這里由小編帶著各位舉例說明清楚。
    如果從南京到上海,那么可以坐飛機,可以坐高鐵,可以坐汽車,也可以自駕,此時稱為分類;如果坐飛機有3個航班合適,坐高鐵有4趟高鐵合適,坐汽車有2趟都行,自駕游也有1種路線,那么從南京到上海,所有的方法數(shù)就是3+4+2+1=10種方法。
    如果從南京到上海,上海到廣州,廣州再回南京,整個的行程按順序分成了3個步驟,此時即為分步;如果從南京到上海有3種方法,上海到廣州到4條路線,廣州再回南京也有2種方案,那么整個行程,所有的方法數(shù)就是3×4×2=24種方法。
    我們發(fā)現(xiàn)分類與分步,一定是不同的、有區(qū)別的,它們的區(qū)別就在于:能否獨立完成此事。
    第一個例子中,想從南京到上海,飛機、高鐵、汽車、自駕,這4類方案,都可以完成這個行程,即分類當中的每一類,都可以獨立完成整個事情。
    第二個例子中,南京到上海,上海到廣州,廣州再回南京,這是完成整個行程的3步,單獨拿出任何一步來,比如上海到廣州,這1步,并不意味著整個行程就完成了,即分步當中的任何一步,都不能獨立完成此事。
    下面來看一個例題,加深對于分類分步的理解:
    某人乘車從家到學校有3條路線可選;從家到體育館有4條路線可選,從體育館到學校有2條路線可選,則他從家到學校共有幾種不同的路線?
    通過閱讀題目,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題目所求的從家到學校,可以分成兩類情況:要么直接去;要么從體育館中轉(zhuǎn)換乘。第一類直接到,有3條路線可選;第二類換乘,需要分成2步,第一步從家到體育館,第二步從體育館到學校,根據(jù)分步相乘,第二類一共有4×2=8條路線。故一共的路線數(shù)為3+8=1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