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判斷推理:掌握二難推理 搞定行測邏輯判斷

字號:


    有時候在做邏輯判斷時無論怎么選擇都進退兩難,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提供行測判斷推理:掌握二難推理 搞定行測邏輯判斷,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行測判斷推理:掌握二難推理 搞定行測邏輯判斷
    邏輯判斷是行測考試判斷推理部分的必考題型,主要考察形式以必然性和可能性為主。在邏輯判斷中,二難推理又是一個比較關鍵的考點。這種題型因其理論知識點相對簡單,技巧性比較強,所以是需要各位考生重點關注的,要保證解題的正確率。小編在此進行詳解。
    一、“你要問什么問題才能難倒我?”
    二難推理是由假言命題和選言命題構成的命題,它之所以被稱之為“二難”,就是因為不論怎么選擇,都會讓人進退兩難的境地。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千百年來傳為一段佳話。相傳在他們身上還有這樣一段跟二難推理有關的故事。文成公主在嫁人之前,曾說了這樣一個條件,“想要娶我的那位白馬王子,他必須要出一個能夠難倒我的問題,只有你問出了一個難倒我的問題,我才嫁給你”。很多男子慕名而來,但是都敗興而歸,最后只有松贊干布獲得勝利。各位考生可以思考一下,松贊干布要問什么問題,才能夠難倒文成公主,最后抱得美人歸呢?
    其實他只是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美麗的文成公主,我想娶你,請問我應該問什么問題才能將你難倒呢?”我們不妨化身為文成公主,來深入思考一下。如果文成公主根據(jù)這個問題,回答說“那你問A,A可以將我難倒”,那么松贊干布問了A,必然會達到難倒的目的,文成公主要嫁;反之,如果文成公主連這個問題都沒有回答上來,那么必然也是難倒了,文成公主也要嫁。這個故事說明,不論文成公主回答還是不回答這個問題,都會陷入兩難的情況,以此這就是二難推理的魅力。
    那么本文也將通過三種最為常見的考察形式入手,幫助各位理解二難推理。
    二、二難推理的??夹问?/strong>
    1.形式一:題干已知A→B;非A→B;A或非A
    顯然這種形式中,前兩句是以假言命題的形式展開的,而第三句是以一個相容選言命題的形式展開的,由此構成了二難推理的基本結構。前兩句假言命題的后件是相同的,而前件中的A與非A,恰好構成了矛盾關系,也就是說,互為矛盾的兩個命題必然存在一真一假,A與非A一定有其中之一會發(fā)生。
    這個結構就可以形象的理解成:當我活著時候,我男神不愛我;當我死了的時候,我男神不愛我;我無非就是活著或者死了,至少發(fā)生一個,由此我們得到結論,男神不愛我恒成立。
    由此,形式一的結論即:B恒成立。
    2.形式二:題干已知A→B;A→非B;B或非B
    這個形式與上一個形式非常類似,只不過前兩句假言命題的前件相同,后件構成了B和非B,互為矛盾、必然存在一真一假的關系,構成了二難推理。
    我們可以將這個結構形象地理解成:如果我花錢了會讓我開心,花錢又讓我不開心,無非就是開心或者不開心,這兩種狀態(tài)還要至少發(fā)生一個,那么為了避免我花錢了就會造成開心、不開心兩難的情況,由此,不花錢恒成立,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由此,形式二的結論是:非A恒成立。
    3.形式三:題干已知A→B;C→D;A或C
    在這個形式中,不再具有前件后件構成矛盾的關系,我們要靈活理解前兩句假言命題的前件,既然構成充分條件,那么充分條件體現(xiàn)在有它足夠,由此充分條件發(fā)生這樣的關系,必要條件也要由此發(fā)生同樣的關系。
    這個形式我們可以理解成,如果我發(fā)工資了,我就給我男朋友買手機;如果我發(fā)年終獎了,我就給我男朋友買單反;已知我發(fā)年終獎和發(fā)工資至少會發(fā)放一個,那么我男朋友可能得到什么禮物?也就是手機和單反至少獲得一個。
    由此,形式三的結論是:B或D。
    三、沙場點將
    【例題精煉】某市要建花園或者修池塘,有下列四種假設:修了池塘就要架橋;架橋就不能建花園;建花園必須植樹,植樹必須架橋。據(jù)此不能推出的是:
    A.最后有池塘
    B.最后一定有橋
    C.最后可能有花園
    D.池塘和花園不能同時存在
    【解析】C。
    首先寫出題干的邏輯表述如下:
    ①修池塘→架橋→不花園
    ②花園→植樹→架橋
    ③建花園或修池塘
    由①可知D選項正確;由三句可知,不論是建花園還是修池塘,都會推出架橋,由此B正確;由第一句和第二句進行整合發(fā)現(xiàn):花園→植樹→架橋→不花園,由此建花園會導致兩難情況,由此只需要不建花園,修池塘就可以避免兩難情況;由此A正確。綜上C不能推出。
    總體來說,二難推理的常考形式就是以上這么三種,希望同學們靈活掌握,認真分析,做到熟能生巧、靈活自如!
    行測模擬題及答案:衣食住行
    一、“衣”
    【例題】某網(wǎng)店以高于進價10%的定價銷售T恤,在售出2/3后,以定價的8折將余下的T恤售出,該網(wǎng)店的預計盈利為成本的( )。
    A.1.6% B.2.7% C.3.2% D.不賺也不虧
    【解析】通讀題干發(fā)現(xiàn)并無給出實際量,不妨設進價為100,高于進價10%則定價為110。在售出2/3后,不妨設一共3件T恤,則現(xiàn)在賣了2件,賺了20元。剩下1件打8折出售,則售價為88,賣1件虧了12元。則3件衣服一共賺了8元,為成本300的2.7%。故答案為B項。
    二、“食”
    除了購置新衣之外,和朋友吃個自助也不錯。我們再來看下‘食’:
    【例題】一家餐廳推出工作日套餐,包括一份主食,一份小菜和一杯飲料。已知共有5種主食、3種小菜和4種飲料,問一共有多少種選擇?
    A.12 B.36 C.60 D.84
    【解析】在選擇時主食5種中選1種,共有5種選擇;3種小菜中選1種,共有3種選擇;4種飲料中選1種,共有4種選擇;則一共有5*3*4=60種選擇。故答案為C項。
    三、“住”
    有了新衣,吃了自助,和朋友相約出去旅游,肯定離不開‘住’:
    【例題】某賓館有6個空房間,3間在一樓,3間在二樓?,F(xiàn)有4名客人要入住,每人都住單間,都優(yōu)先選擇一樓房間。問賓館共有多少種安排?
    A.24 B.36 C.48 D.72
    【解析】先從4名客人中選擇3人并安排在一樓3間房間,共有A =4*3*2=24種選擇,剩下1人可在二樓3間房間任選1間入住,共有3種選擇。則賓館共有24*3=72種安排。故答案為D項。
    四、“行”
    在外旅游,出行離不開打的。我們最后來看‘行’:
    【例題】某人乘坐公交車,公交車的速度是60km/h,下車10分鐘后發(fā)現(xiàn)遺漏了物品,馬上改乘出租車追趕,出租車的速度是85km/h,出租車起步是8元(含4km),之后1.5元/km,問出租車的車費是多少元?
    A.40 B.46 C.48 D.53
    【解析】下車10分鐘發(fā)現(xiàn)遺漏了物品,此時公交車已經(jīng)開走了60*1/6=10km。接下來改乘出租車追趕,出租車速度85km/h,每小時能追趕25km,故需要追趕10/25=0.4h。則出租車走了85*0.4=34km。需要付的出租車的車費起步價8元(含4km),剩下30km需付車費1.5*30=45元。共8+45=53元。故答案為D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