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類型的犯罪,你掌握了多少?小編為大家提供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刑法搶劫罪,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好好復習!
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刑法搶劫罪
在事業(yè)單位和三支一扶的考試當中,財產類型的犯罪,是我們刑法的重中之重,而這其中搶劫罪的考察頻率更是十分之高,那我們今天就通過幾道題來了解一下?lián)尳僮锏某?键c有哪些。
下列情形中成立搶劫罪的是( )
A、張某乘坐出租車后,司機要求其支付車費,張某遂對司機使用暴力,迫使司機放棄了車費。
B、15歲的小王將一瓶礦泉水藏在懷里,對銀行的工作人員說:“給錢,不然我就引爆手榴彈”,銀行工作人員遂將錢給了小王。
C、張三買了一把水果刀放入自己的背包內,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女士背的包十分昂貴,遂起歹意,趁其不備,一把將包搶下之后逃跑。
D、李四某晚潛入本市的富豪王五家中盜竊,過程中因動靜太大將王五吵醒,李四為了逃跑遂將王五打趴在地。
【答案】ABD。解析:選項A中,張某為拒付車費而當場使用暴力,迫使出租車司機放棄債權,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可知,搶劫罪的對象既可以是動產,也可以是不動產,還可以是財產性利益,此處出租車司機被迫放棄的就是自己的財產性利益,因此張某構成搶劫罪。選項A正確。選項B當中,根據(jù)《刑法》第263條之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構成搶劫罪。小王的行為實際上屬于脅迫的一種,足以壓制銀行工作人員的反抗,最終交出財物,構成搶劫罪。故B選項正確。選項C中,根據(jù)《刑法》第267條之規(guī)定,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搶劫罪定罪處罰,但有證據(jù)證明該器械確實不是為了實施犯罪準備的,不以搶劫罪定罪。張三不是為了犯罪準備的兇器,所以不構成搶劫罪。故C選項不選。選項D中,根據(jù)《刑法》第269條的規(guī)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的,轉化為搶劫罪。李四為盜竊后為逃跑使用暴力,構成轉化型搶劫。D選項正確。故本題答案是ABD。
下列情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某晚,小張與朋友小李喝酒,小李不勝酒力暈倒在地,小張趁機將小李新買的蘋果手機裝走,該行為構成搶劫罪。
B、甲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穿著華麗的女士,遂起歹意,正欲實施搶劫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警察路過,遂放棄搶劫,該情形成立搶劫罪的犯罪未遂。
C、乙在公園碰見一人,便從背后控制住該人實施搶劫,卻發(fā)現(xiàn)該人是自己的朋友,于是乙就說是在跟他開玩笑,該情形成立搶劫罪的犯罪中止。
D、某晚,丙在自家附近碰見一老大爺,便上前實施搶劫,共搶得現(xiàn)金200余元,第二天聽妻子說昨晚其父被搶,才知道搶得是自己的岳父,遂在妻子的陪同下將錢還給了岳父,小張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答案】ABCD。解析:選項A中,根據(jù)《刑法》第263條之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構成搶劫罪。小張先前并沒有非法占有他人財務的目的,不構成搶劫罪,構成盜竊罪,故A選項錯誤。選項B中,甲正欲實施搶劫說明尚未著手,仍在準備階段,此時因碰見警察這一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成立搶劫罪的犯罪預備,故B選項錯誤。選項C中,乙已經(jīng)著手實施搶劫,發(fā)現(xiàn)是自己的朋友,便放棄犯罪,屬于實施階段因意志以外原因停止犯罪,成立犯罪未遂,故C選項錯誤。D選項中,丙已經(jīng)實施搶劫,并且取得財物,達到搶劫罪的既遂標準,已成立搶劫罪,之后雖然將財物歸還,只能作為量刑的情節(jié),故D選項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
【注意】搶劫罪是刑法中的重點考查對象,尤其是搶劫罪的構成要件,搶劫罪既遂與未遂的界定,大家一定要牢牢掌握。
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民事訴訟法之特別程序
特別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或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確認調解協(xié)議案件和實現(xiàn)擔保物權案件所適用的程序。在公職類考試中也是比較常見的考點,接下來我們就特別程序中易考點進行歸納總結:
1、選民資格案件
公民不服選舉委員會對選民資格的申訴所作的處理決定,可以在選舉日的五日以前向選區(qū)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選民資格案件后,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2、宣告失蹤案件
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利害關系人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案件后,應當發(fā)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蹤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
3、宣告死亡案件
公民下落不明滿四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二年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且經(jīng)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關系人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后,應當發(fā)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jīng)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
4、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
申請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由其近親屬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向該公民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必要時應當對被請求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鑒定。
5、認定財產無主案件
申請認定財產無主,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財產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經(jīng)審查核實,應當發(fā)出財產認領公告。公告滿一年無人認領的,判決認定財產無主,收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
6、確認調解協(xié)議案件
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xié)議,由雙方當事人依照人民調解法等法律,自調解協(xié)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7、實現(xiàn)擔保物權案件
申請實現(xiàn)擔保物權,由擔保物權人以及其他有權請求實現(xiàn)擔保物權的人向擔保財產所在地或者擔保物權登記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經(jīng)審查,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裁定拍賣、變賣擔保財產,當事人依據(jù)該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選民資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難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審理;其他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人民法院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后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但審理選民資格的案件除外。
例題分析:
1.甲和乙為夫妻,甲下落不明滿八年,乙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甲死亡。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后,發(fā)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死亡的公告為()。
A.1年
B.3個月
C.2年
D.6個月
【答案】A。解析:《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五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后,應當發(fā)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蹤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jīng)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本題答案為A。
通過此題我們發(fā)現(xiàn),特別程序喜歡考其中的細節(jié)知識點,這方面大家準確記憶即可拿到相應的分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