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的教育體系中,最有特色的莫過于英國的私立高中了,英國的私立高中本土人申請也非易事,何況外國人。接下來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英國私立高中留學申請難嗎。
一、哪些名人在英國公學就讀?
據統(tǒng)計,英國社會超過80%的重要社會職位是由公學畢業(yè)生擔任的。英國皇室大家都知道畢業(yè)于伊頓和哈羅等,不少明星也是貴族公學畢業(yè)的,比如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森,畢業(yè)于Headington School,抖森和”小雀斑“都畢業(yè)于伊頓公學,福爾摩斯Benedict Cumberbatch 本尼迪克特畢業(yè)于哈羅。
國內最有名的畢業(yè)于英國公學的當屬王思聰,曾就讀于Winchester College溫徹斯特公學。
二、貴族公學是什么?
公學(Public School)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紀,當時只招收傳統(tǒng)意義上的貴族等上流階層的孩子。隨著新興貴族階層的教育需求日益高漲,相較于原本私立學校(Private School)的公學(Public School)應運而生。
三、英國學校結構
如上圖所示,英國目前共有三類學校,其中公立學校大部分不招國際生。私立學校共有2500多所,其中貴族公學不到500所。進入不了頂尖公學的會考慮私立學校,私立學校良莠不齊,得擦亮眼睛。
公學以培育“精英”為教育方向。公學倡導的“精英”主要有三大特征:學術精進、身心強健和道德高尚。這一理念延續(xù)六百多年。
公學學制為5年,自13周歲開始,絕大部分的公學申請者在13周歲前會進入公學預備學校(Preparatory School)學習,預備學校接受7-13周歲的學生寄宿學習。申請報名一般需要提前2-3年進行。
同時, 所有的課程都是英語授課,不過部分學校有EFL或EAL(English as a Foreign / Additional Language)老師,不用擔心跟不上課。
四、英高VS美高的差別
英高和美高的差距其實也就是英國和美國文化的差異。英高和美高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1、英高的教育更注重傳統(tǒng),英國學校大多比美高成立早,傳統(tǒng)積淀更深厚,強調培養(yǎng)強調培養(yǎng)“紳士”和“淑女”:讓學生與同齡人或者和成人的交往當中都大方得體,而美國的學校強調學生個人自由和自我空間,更重視個性。
2、 英高更強調精英教育,對社會的責任,美高強調平等,精英教育也越發(fā)平民化。
3、英高的課程設置的后兩年大多是IB或A-level,學習的很深入,強調學生在某個專業(yè)的專業(yè)性,在高中即完成了對未來發(fā)展專業(yè)的探索,也就是說英國頂尖學校的學生在十多歲的時候,已經完成了探索的過程。
4、申請難度相對較低,頂尖美高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托福110分都沒用,但英高申請有自己的考核標準,考試相對簡單。
在申請大學方面,英高學生在申請美高時候的優(yōu)勢也是很明顯的,因為從英高申請去美本的學生人數少,沒有美高競爭激烈,相對容易成為“優(yōu)等生”。此外,沒外國籍的學生都在同一個池子競爭,在英高就讀的學生可能更具有國際化背景優(yōu)勢。
五、貴族公學申請
英國名校申請的“黃金時間點”各校各不相同。通常,中國學生申請就讀英國中學主要是9年級,不過建議是越早越好進入預備學校占坑為佳。
國際生需要遵守提前報名的規(guī)則,在報名后接受學術、智力等方面的測試,并在報名后的幾年內接受學校的隨訪。
如果想申請一流傳統(tǒng)名校,比如伊頓公學,溫徹斯特公學,哈羅公學等,在6年級時候就會有考試考核,比如伊頓公學的申請截至時間為十歲半,溫徹斯特公學則要求申請者13歲時通過學校自命題的考試才會進入考慮名單。
英高的申請需要經過公學自主考試,除了Common Entrance以外內,還有CAT和UKISET兩類考試,考試科目中英語和數學是必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