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就讀加州理工學院印度學生的經(jīng)歷分享

字號:


    印度學生Ramya Deshpande從9歲起就住在美國,但她剛到加州理工學院時仍被列為了國際學生。她接受了Times的采訪,出國留學網(wǎng)做出了如下整理,大家一起來看看她的美國留學經(jīng)歷分享吧。
    作為一名國際學生申請美國的本科課程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經(jīng)歷,因為我不知道是否會得到任何經(jīng)濟資助來幫助我支付學費。我出生在印度孟買,在塔那市長大,在那里我上了一所私立學校,直到三年級結(jié)束。
    我九歲那年,全家搬到了田納西州的諾克斯維爾(Knoxville),因為那里離我爸爸的工作地點更近,于是我上了一所美國公立學校。當我從田納西州的高中畢業(yè)時,我還不是美國的永久居民,所以我被歸類為國際學生。因此,我沒有資格獲得州內(nèi)學費資助、聯(lián)邦學生資助和大多數(shù)獎學金項目。
    然而,在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我也得到了一筆國際補助金來支付我的學費。我的經(jīng)濟援助計劃還包括加州理工學院提供的半工半讀支持,因為我沒有資格參加聯(lián)邦政府提供的半工半讀計劃。
    當我第一次來到校園時,我參加了一個為期三天的迎新活動,旨在幫助外國學生適應(yīng)美國大學的生活。第一個活動是資源展,主要向?qū)W生介紹校園內(nèi)外的服務(wù),包括從自行車和汽車租賃到健康和咨詢服務(wù)的一切相關(guān)事宜;我們一人獲得了一個大手提袋,能用來從各個信息站收集免費的食品。
    這次活動是我與其他同學展開互動的第一次機會。其中一個活動是由國際學生計劃辦公室(ISP)組織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地鐵追逐。我們被分為四人一組,然后找到位于地鐵線上的官方ISP辦公室。雖然我的團隊完全是隨機組建的,但我和我的一個隊友成了好朋友,最終我們成了室友。當天的最后一項活動是國際甜品之夜,特色就是世界各地的美食。
    我在這里的這段時間里,國際學生項目辦公室一直為我提供支持,包括回答有關(guān)旅行的問題、申請暑期實習的課程實踐培訓(xùn)(CPT)、填寫納稅申報單等等。加州理工學院的社區(qū)也非常多樣化,有各種各樣的國際組織、教師支持和活動組織等。
    例如,在我大一的時候,我參加了印度次大陸(綠洲)聯(lián)合學生組織,并參加了全年的一些活動,包括排燈節(jié)禮拜(宗教儀式)、共和國日和獨立日的升旗,以及胡里節(jié)慶?;顒印?BR>    參加胡里節(jié)慶?;顒拥娜撕芏唷P@里一個主要的戶外空間景象十分壯觀,大學生們跑來跑去,向彼此投擲彩色粉末,同時休息時享用薩摩薩餅。
    作為一名舞蹈演員,我還能與我們的寶萊塢男女混合舞蹈團隊Caltech Dhamaka一起縱情享受我對印地語歌曲的熱愛。我和達卡(Dhamaka)一起跳了兩年舞,并在排燈節(jié)(Diwali)進行了表演;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舞蹈表演,以及寶萊塢(Bollywood)的年度綠洲(OASIS)表演都很精彩。我最喜歡的一些記憶來自達卡。
    雖然我是作為一名國際學生在此學習,但我發(fā)現(xiàn)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社區(qū)是如此的緊密,所以國內(nèi)國際學生這樣的分類是沒有意義的;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意識到我忘記了我的哪些朋友是國際學生——在我的記憶中,我們都只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