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許多行測模擬題還是沒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數(shù)?那是你沒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點,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測資料分析題備考:行測資料分析題想拿高分?解題技巧不可少”,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行測資料分析題備考:行測資料分析題想拿高分?解題技巧不可少
資料分析作為行測中分值、題量都相對較高的部分,整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對于那些數(shù)學基礎相對較差的同學來說,這也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攻城略地也要講究排兵布陣,那解決資料分析部分的題目自然也是需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的,下面就帶大家就主要圍繞資料分析的解題技巧進行說明。

拿到一篇資料分析,首先要去做的不是看問題,而是先到材料,這樣能避免我們反復閱讀材料而浪費時間。那該如何閱讀材料呢?其實就是在提取有效信息,包括時間、特殊名詞、數(shù)據(jù)的變化以及涉及比重和平均數(shù)的關鍵字眼等等。這么說會顯得很寬泛,我們拿一篇資料分析舉例。
這篇材料是2019國考副省試題,我們拿到這篇材料的時候,就要用不同的符號把相關的有用信息提取出來,比如時間2017年,如果后面問到2016年,那基本上就是求基期值,2015年基本上就是隔年基期值,再如果說問到保持今年的增速,到2018年或者2019年會是多少的問題,就是以2017年作為初期值或者現(xiàn)期值進行計算了。這就是我們首先明確時間的重要性。
再比如那些特定名詞,用直線畫出來,當我們讀完問題,返回到材料中找數(shù)據(jù)時,只需要根據(jù)我們的記憶去找劃線的部分就可以了。
再比如說問題當中如果考察到了比重或者平均數(shù),就需要那些特定的詞匯來引導我們,像“其中”、“占”和“每”等等,如果材料中出現(xiàn)了這些詞匯,在問題中都會大概率的考察這些的相關考點。
最后就是數(shù)據(jù)的變化,一般就是量或者率的變化,比如說,比上年增長或下降了幾個百分點,比上年多多少或少多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