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西晉經學

字號:


    魏晉經學有什么特點?小編為大家提供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西晉經學,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大家多多學習文化歷史知識,有備無患!
    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西晉經學
    自西漢末今古文經學發(fā)生斗爭,至東漢末,鄭玄混合今古文陶俑西晉時期,今文失去統(tǒng)治地位而告一結束。魏晉時期,王肅(純古文)鄭玄兩學派發(fā)生斗爭,以新注行世(王弼注《周易》、何晏注《論語》、杜預注《左傳》),王肅學派失敗而告一結束。西漢以來博士所傳今文章句之學,和漢儒賈(逵)馬(融)等人的古文經學,都在晉懷帝永嘉之亂中歸于消滅。以前的兩次結束正為全部消滅作了必要的準備。原始儒學(秦以前)變?yōu)閮蓾h經學(今文古文兩派),兩漢經學變?yōu)槲簳x經學,至此,經學本身也就無可再變,只等唐人替它作《正義》,保存漢魏各學派的一些殘余。
    老子《道德經》本來也屬于唯物論方面,魏晉士人把它解釋為唯心論,結合莊子的詭辯論,創(chuàng)立玄學。玄學盛行,經學衰退到次等位置上去了。不過,玄學也不是宗教,而統(tǒng)治階級迫切需要的卻是宗教,玄學必然要繼經學而衰退。在經學玄學相繼衰退中,佛教逐步興盛起來,自魏晉起至隋唐止,經學在思想領域的統(tǒng)治地位,逐漸被佛教奪去,玄學和道教也奪得一部分,經學僅能保持傳統(tǒng)的崇高名義。
    古文經學只講訓詁名物,并無思想性,但唯物論傾向一般是存在著的。曹操禁內學(讖緯),晉武帝禁星氣讖緯之學。這種禁令多少受古文經學的影響,當然,主要的還是政治上原因。
    兩漢今文經師,一般是抱殘守缺,穿鑿附會的陋儒。古文經師比今文經師學問廣博得多,但仍不能解脫傳統(tǒng)的束縛。最顯著的是《易》學,古文經師拘泥于象數卜筮,支離瑣碎,可厭之處不比今文《易》學少些。王弼開始以玄理說《易》,推翻兩漢今古文《易》學,標志著經學從兩漢家法師法的束縛下解脫出來,思想活動比較自由一些了。魏晉經學以博采眾說,不守一家之法一師之說為特征,就是思想比較自由一些的表現。
    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西晉史學
    譙周以為司馬遷《史記》采百家雜說,記周秦以上事,往往與正經不合,特作《古史考》二十五篇,糾《史記》的謬誤。這自然是腐儒的見解。司馬彪據《竹書紀年》駁《古史考》,凡一百二十二條。司馬彪所駁未必全對,但敢于駁正經,比譙周的墨守正經,在史學上應是一個進步。
    司馬彪撰《續(xù)漢書》八十篇,其中八志敘述東漢制度,甚有條理,梁劉昭分八志為三十卷,并為作注,附宋范曄《后漢書》中?!逗鬂h書》有志,才能和《史記》、《漢書》相配,因為正史沒有志是很大的缺陷。
    陳壽本是蜀漢人,蜀漢亡后仕晉,撰魏蜀(漢)吳《三國志》六十五篇?!度龂尽窋⑹潞藢?,但不免過于簡略。宋裴松之為作注和補,征引漢魏以至六朝著述一百數十種,引文首尾完具,并考訂異同,足以補陳壽書的不足?!度龂尽酚辛伺嶙?,在正史類中,得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為最好的正史。
    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西晉文學
    文學主要是五言詩在建安時期形成一個高峰以后,為老莊玄風所沖淡了?!段男牡颀垺っ髟娖氛f“正始(魏廢帝曹芳年號)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就是魏國文學的一般情形。不過,其中如嵇康、阮籍所作詩篇,特別是阮籍的《詠懷詩》,實是特出的作品?!对娖贰氛f它“言在耳目之內(通常語),情寄八荒之表(意旨深遠)”,是確切的?!对亼言姟泛茈y求得它的真意所在,但如體會阮籍憂疑無告、處境險惡的心情來讀這些詩篇,就似乎懂得他要說的是什么,而自然引起對他的同情。《詠懷詩》達到微(隱晦)而顯的最高境界,按其風格,純屬魏詩,所以漢魏舊音到嵇阮而告結束,西晉則向形式方面發(fā)展。
    《文心雕龍》評西晉詩:“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這就是說,西晉詩人在用事、練句、對偶、音節(jié)方面追求形式上的美觀,不再象建安時詩那樣文質并茂。
    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西晉哲學
    魏晉玄學雖然自稱學老子,但只強調“有生于無”,這樣,道生于無,不生于自然,也就是道先于自然而存在了。因而玄學屬于唯心論范疇,是變質的道家學說。王戎王衍是西晉玄學清談家的首領。二人立論以無為本,整個士族在無的影響下過著腐朽的生活。裴頠(音偉wěi)著《崇有論》,主張儒學禮法,反對虛無放蕩,王衍等人群起攻擊,《崇有論》不起任何作用,但有無之辯卻反映了當時儒玄兩家思想的斗爭。顯然,儒家思想處在絕對的劣勢。
    郭象是著名清談家,王衍稱他“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絕”,想見他有很高的辯才。向秀曾注《莊子》,郭象據向秀注再加修訂,成為《莊子注》的定本。《莊子》書得郭象注,對玄學說來是一個大發(fā)展。
    《漢書·藝文志》道家有《列子》八篇。魏晉之際清談家從不談及《列子》,足見《列子》實已亡佚。東晉張湛注《列子》書中《周穆王篇》,敘述周穆王西游事,與《穆天子傳》完全符合,造書顯然是在汲冢發(fā)掘以后。東晉士族經過喪亂逃竄的苦難,放蕩的行為多少有些改變,《楊朱篇》所表現的極度腐朽思想,顯然是西晉士族思想的特產。西晉佛學開始發(fā)展,佛家說空無,清談家說虛無,旨趣相投,玄學自然要吸收佛學?!读凶印窌c佛經相參,也是造于西晉的一證?;蛞伞读凶印肥菑堈克宰?,按張湛《列子序》詳述得書來歷,似非虛妄,注中疑《列子》書載列子以后事,似不需要詐偽到自造又故意自疑。《列子》八篇當是西晉人偽造,因張湛作注而流傳。
    東漢和魏初,傳佛教的都是胡僧,漢人拜佛無非是想求福禳災,并不重視它的教義。魏晉間東來胡僧更眾,洛陽佛寺多至十數,中國士族中也開始有人出家學佛,朱士行就是最早出家的一人(二六○年,魏甘露五年,出家,宗教活動則在西晉時)。朱士行到于闐國求梵書及胡本佛經,在外國二十余年,歸國后譯出《放光般若經》,宣揚大乘教義。世居敦煌的月支人竺法護游學西域諸國,通三十六種語言,求得大量佛經,歸國后專心譯經,佛學大行于世。西晉時有不少漢胡人譯經,但法護譯經最多,聲名最大,為西晉佛教的代表人物。僧徒不僅以空無宗旨與清談家相呼應,而且還模仿清談家放蕩生活。東晉孫綽《道賢論》,以佛教七道人比竹林七賢,陶潛《群輔錄》以沙門于法龍(即支孝龍)為八達之一,清談家取佛學來擴充自己的玄學,胡僧依附玄學來推行自己的宗教,老莊與佛教結合起來了。
    胡僧在漢魏時守戒律而被輕視為乞胡,至晉時依附玄學而上升為賢達,佛教的流傳因此前進了一步。
    當佛教開始盛行的時候,道佛二教的斗爭也開始萌芽。晉惠帝時,道士王浮與沙門帛遠爭邪正,王浮作《老子化胡經》,捏造故事,侮辱佛教,到南朝發(fā)展成一個大論爭,在北朝,甚至發(fā)生宗教沖突。
    玄學崇尚老莊,是戰(zhàn)國道家學派的支流。它不是宗教,因為清談家一般是無神論者,《楊朱篇》表現得很清楚,阮瞻并以主張無鬼而著名。它吸取一些佛教思想,并不是信奉佛教,因為佛教戒律與士族生活有很大的距離。道教托名老子為教主,實是戰(zhàn)國陰陽五行學派和方士妖術的支流。它是思想貧乏的一種宗教,但與儒家學派卻有若干聯系。東晉和南北朝,表現儒佛道玄四家分離結合,斗爭調和諸現象,在思想發(fā)展史上是戰(zhàn)國諸子大爭鳴以后的又一次大爭鳴。如果說,戰(zhàn)國是原始的唯物論思想還占優(yōu)勢的話,那末,魏晉南北朝卻是唯心論思想取得絕對優(yōu)勢,并且為唐宋以來的唯心論建立起牢固的基礎。佛教的輸入,對唯心論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裴頠作《崇有論》、王浮造《老子化胡經》正是這一次大爭鳴的先聲。
    儒佛道玄四家各在準備戰(zhàn)斗,久被廢棄的墨學也想乘機再起。隱士魯勝注《墨辯》,又作刑名兩篇,闡發(fā)《墨辯》的要旨。魯勝其他著述都在喪亂中遺失,只有《墨辯注》得保存,可是墨學所講的同異是非,不適合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因之不象魯勝所希望的那樣有人來興微繼絕。【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西晉概述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趣談春秋五霸
      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西漢知識點盤點
      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三大國粹知識點匯總
      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隋唐五代文學之詩歌
      公務員公共基礎文化歷史知識:魏晉南北朝文學知識點匯總
    
公務員報考指南 公務員報考條件 公務員報名入口 行測專題 申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