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高中留學需要具備的條件

字號:


    想讓孩子出國去奧地利留學讀高中的家長,有對奧地利高中有過了解了嗎?接下來,出國留學網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奧地利高中吧,希望可以幫到各位家長。
    奧地利高中留學申請條件
    一、留學條件
    1.招生對象:初一到高一在讀學生,年齡17周歲以下。
    2.平均成績:70分以上。
    3.英語要求:80分以上(100制)。
    4.良好的獨立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
    5.德語A2證書。
    二、申請流程
    1.奧地利中學了解和咨詢,學生可以選擇留學的城市、學校性質(公立、教會或者私立),不能選擇具體哪一所學校(奧地利每所學校都有名額限制,最多只招收1-2名中國學生,有空余名額才能申請)。
    2.填寫報名表。
    3.準備奧地利中學申請材料。
    4.德語留學輔導班,對接奧地利中學課程為主,注重學生交流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5.奧地利中學申請工作,獲得奧地利中學錄取通知書,辦理留學簽證手續(xù)。
    6.辦理奧地利接機、境外居住手續(xù)、入學手續(xù)以及其它手續(xù)。
    奧地利留學高中優(yōu)勢
    1.全球唯一公立免學費高中項目
    奧地利是全球唯一允許公立中學接收中國學生的國家,相比申請德國私立高中,每年的節(jié)約學費3-4萬歐元。
    2.升學率100%
    奧地利公立學校從幼兒園到博士全部實行免費教育,每個人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的發(fā)展來確定專業(yè)方向。因此,中學教育實行個性化教育方針,注重學生的個性和潛能的開發(fā),學生高中畢業(yè)即可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選擇相應的大學專業(yè)學習。
    3.無需預科直升高中
    中國學生申請奧地利高中,不需要進行預科階段學習,直接融入奧地利高中學校學習。相對德國需要德語達到B2成績才能升入高中學習,節(jié)約差不多2年時間。
    4.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奧地利政府嚴格控制外國學生數(shù)量,為外國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避免中學學生扎堆的現(xiàn)象。
    5.多元的升學途徑
    奧地利屬于歐盟國家之一,獲得奧地利高中畢業(yè)證書的學生可以選擇奧地利、德國、瑞士、盧森堡、比利時、列支敦士登等德語區(qū)或者歐盟其它國家和地區(qū)的大學繼續(xù)深造。
    目前德國奧地利大學對中國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絕大部分希望就讀兩國公立學校的學生被拒之門外,德國私立中學高昂的學費把大部分中國家庭排斥在外,奧地利高中就成為中學學生進入德國和奧地利大學最優(yōu)途徑。
    奧地利留學高中須知
    1.在奧地利,綠色較令人喜愛,包括許多服飾品也都使用綠色。比如,有灰色的法蘭絨西裝,特意用綠色邊兒。狩獵裝多半使用綠色。奧地利人熱情、和藹可親。在公共場所,奧地利人即使是和陌生人相見,也打招呼。和主人交談時,不要主動議論錢、宗教或政治之類的話題(除非主人先談起)。奧地利人喜歡別國人知道自己民族的特性和談論自己的成就。奧地利的商務禮俗,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奧地利商人相當正規(guī)、嚴肅,尤其是首都維也納,令人覺到一種莫扎特、貝多芬、斯特勞斯等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在此活動過的、王朝風格的氣氛。
    2.奧地利人的姓名一般由兩個詞組成,第一個是名,第二個是姓。姓名另有三個詞組成,一般為雙名或雙姓。平輩之間稱呼時,一般相互稱姓,只有在家庭內部和好朋友之間才稱呼名字。有學識和地位的人一般喜歡人們稱呼他們的學銜和官銜,如部長、博士等。如果奧地利人的名片上印著好幾個頭銜,則務必問清楚那一個是較重要的,因為一旦稱呼有誤會洋相出。與奧地利人通信更是要小心,必須正確無誤地冠上他們的真正頭銜,有的人的姓名中夾有“VON”,表明他的家庭歷史上曾經有貴族。奧地利婦女結婚后改姓夫姓,即使是離婚或改嫁后也保持著原來丈夫的姓氏,因而切莫以姓氏來推斷婦女的夫姓,枉加稱呼。
    3.在奧地利,綠色較令人喜愛,包括許多服飾品也都使用綠色。比如,有灰色的法蘭絨西裝,特意用綠色邊兒。狩獵裝多半使用綠色。
    4.奧地利人熱情、和藹可親。在公共場所,奧地利人即使是和陌生人相見,也打招呼。和主人交談時,不要主動議論錢、宗教或政治之類的話題(除非主人先談起)。奧地利人喜歡別國人知道自己民族的特性和談論自己的成就。
    5.奧地利的商務禮俗,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奧地利商人相當正規(guī)、嚴肅,尤其是首都維也納,令人覺到一種莫扎特、貝多芬、斯特勞斯等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在此活動過的、王朝風格的氣氛。
    6.奧地利人的姓名一般由兩個詞組成,第一個是名,第二個是姓。姓名另有三個詞組成,一般為雙名或雙姓。平輩之間稱呼時,一般相互稱姓,只有在家庭內部和好朋友之間才稱呼名字。
    7.有學識和地位的人一般喜歡人們稱呼他們的學銜和官銜,如部長、博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