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四大名著,當你讀完后,心中又有怎樣的感想呢?以下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寒假三國演義讀后感700字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寒假三國演義讀后感700字范文(一)
放下沉甸甸的《三國演義》,那淋漓盡致的情節(jié)、拍案叫絕地計謀,還是余音繞梁,豐富的句子、富有表達性的好詞佳句,都深深在我腦子里扎了根。
回想起關(guān)羽、張飛、劉備桃園三結(jié)義,劉備參軍時,遇到一位威風凜凜、個子一尺七左右,于是便擺酒設宴,酒興發(fā)了一半,一名個子一尺八長的好漢推著車過來了,三鳳眼,于是,他們便坐下談天說地。那“把酒問青天”地豪邁氣質(zhì)、爽快的性格,真可謂是英雄啊。他們?nèi)齻€原本都是些粗魯?shù)剞r(nóng)民,但是倉促的招兵起義,志同道合的三位好漢在此相遇。
三人論年長來定,劉備年長,為大哥;關(guān)羽句第二;張飛位第三。想起三人戰(zhàn)呂布,那才喝為精彩,關(guān)羽甩了甩青龍偃,拍馬迎戰(zhàn),刀光劍影,雁氣長吼的蒼穹下,兩道閃電在殊死搏斗,呂布來了個橫劈,關(guān)羽往后一躺,說時遲,那時快,立刻向呂布腋下刺去,好個呂布,來了個半腰擋,把刀彈了回去。張飛見久戰(zhàn)不宜,也拽著長槍,拍馬飛去。又斗了幾十回,劉備也出馬,三人揮起手中的兵器,向呂布砍去,呂布見不妙,虛刺一槍,逃離戰(zhàn)場,那精彩刺激的情節(jié)、豐富的語句,讓我越看越入迷,陶醉其中。回到應內(nèi),便舉杯慶祝,也讓我有了勝利感。后來,兄弟三人經(jīng)過南征北戰(zhàn),建立起了兵力厚實的軍隊。
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終于請出了山,開始輔助大業(yè)。絕世奇才諸葛亮略出計謀,讓久經(jīng)沙場的軍隊百戰(zhàn)百勝。從中,我也學到了許多計謀,課外知識也進步了許多,性格開始從孤僻走向開朗,從心胸狹窄變成體面大方。
《三國演義》中的英雄豪邁、出神入化的計謀感染了我,唯有它激越起來,我才有真進步。
寒假三國演義讀后感700字范文(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首詞寫的是就是三國時期的事情。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五個時段:黃巾起義、董卓掌權(quán)、群雄爭割、三分天下、三國歸晉。黃巾起義始于巨鹿人張角,因為看不慣朝政的作為,因此發(fā)動黃巾起義。而劉、關(guān)、張就此桃園結(jié)義,為朝廷效力。不久就滅了黃巾軍。劉備的力也一天天強起來?;屎蟮母绺绾芜M因為誤信他人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進京。結(jié)果何進被十常侍殺后,董卓就掌權(quán)了。曹操曾想殺害董卓,但不成功。董卓為拉攏人心,封袁紹為勃海太守,出讓了赤兔駒給呂布。逼得諸侯聯(lián)軍抗董,雖敗軍了,但最后也給呂布所殺。張飛、關(guān)羽、劉備三顧茅廬后,請出隱居山林諸葛孔明。諸葛亮提出了聯(lián)吳抗曹等計劃,使劉備的大業(yè)扎下了結(jié)實的基礎(chǔ)。經(jīng)過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曹操滅了袁紹、呂布,吳、蜀也打退了曹操。曹操、劉備、孫權(quán)各據(jù)一方,曹操占據(jù)強大的北方,劉備占據(jù)西蜀、荊州等,孫權(quán)占據(jù)江東。從而崛起吳、魏、蜀,三分天下。最后,曹操、劉備、孫權(quán)、諸葛亮等逐漸去世。蜀、吳都歸降魏主司馬炎,三國一統(tǒng)歸西晉。這本書刻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威風凜凜的關(guān)羽,沖動魯莽的張飛,昏庸無能的劉禪,謹慎多疑的曹操。
其中我最喜歡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為劉備出謀劃策,建功立業(yè),使他獨據(jù)一方,不愧為臥龍??上c諸葛亮平等的鳳雛龐統(tǒng)不幸遇難落鳳坡。
《三國演義》里的《三顧茅廬》最令我記憶深刻。在這個故事中,我學會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要想學做一件事,就不要怕遇到挫折,要三顧茅廬,只要用你的真誠打動對方,就一定能行。還有一個故事:在劉備起兵七十萬水陸并進攻吳為關(guān)羽報仇時,張飛沖動鞭打兩個部將,在晚上兩個懷恨在心的部將因一怒之下殺死了酒醉未醒的張飛,一代虎將死于非命。也告誡了我不要魯莽行事,意氣用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這是我讀三國演義后的感想。
寒假三國演義讀后感700字范文(三)
滾滾長江東流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阿蒙至今傳誦中。在三國這個金戈鐵馬的時代,群雄爭霸,眾星閃爍。有觀天象、知地理、獨守空城的諸葛孔明;有羽扇綸巾,談笑間使檣櫓灰飛煙滅的大都督周公瑾……而我卻獨崇創(chuàng)造白衣渡江奇跡的吳下阿蒙。
年幼時的阿蒙,出生于一個襲武的家庭,趕上黃巾起義,漢室飄搖,父親又戰(zhàn)死沙場,家境貧寒。阿蒙清楚的知道,自己唯有從軍,方能揚名立萬,光宗耀祖。因此,自己雖然頑劣,但仍然從尚習武,還沒有到年限時,就開始想方設法從軍,好事多磨,終于早早地踏上了建功立業(yè)的起跑線。他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韌勁,堪比劉備三顧茅廬。瞄準了目標,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就掌握了成功的鑰匙。當下,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使我們不輸在起跑線上,盲目跟風隨從,讓孩子學奧數(shù),上托福,彈鋼琴……一心只求名校,但跑道在哪,是否適合自己,是否適合自身,應當警醒。
建安五年時的阿蒙,在孫權(quán)下令精兵簡政,取消習武制時,為了站穩(wěn)在軍隊中的腳跟,標新立異地統(tǒng)一軍士的制服、綁腿,整頓軍風,厲兵秣馬,一舉獲得了孫權(quán)的賞識,脫穎而出,被授予別部司馬,他把握的時機的能力不亞于孔明的借東風。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而今,舉國教育正在不斷地改革,分數(shù)不在是老師的法寶,學生的命根。綜合素質(zhì)才是競爭的制高點。
戰(zhàn)功卓著時的阿蒙,受孫權(quán)點撥,戰(zhàn)事之余,專攻《周易》,一舉突破瓶頸,從勇冠三軍的武夫,演變成連魯子敬都刮目相看的風雅儒將。他的人生風采,勝于抱怨天公“既生瑜,何生亮”的周公瑾。與其說孫權(quán)勸學,不如說阿蒙選師選學?,F(xiàn)如今,常聞“七月狀元潮,九月驕子憐”,高分低能,被人詬病。我們應當像阿蒙一樣學以致用,才能讓人刮目相看。
前世之事,后事之師,大凡成功者,都有相似之道。我們?nèi)缬袌远ǖ哪繕?,頑強的毅力,且不斷的進取,并學以致用,即使不能成為領(lǐng)跑者,但必將是成功者;我們也必將是當今的“阿蒙”。
寒假三國演義讀后感700字范文(四)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所寫的歷史小說。劇中向我們展們示了許多英雄,也向我們描繪出了許多奸臣。
寫出了劉備的仁義善良、禮賢下士、有君子之風,不過婦人之仁,感情用事。曹操的陰險、多疑、奸詐,不過有大志大略,軍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創(chuàng)造自己的事業(yè),在《三國演義》中是奸雄,但在歷史上是英雄。關(guān)羽可以說是忠義勇的化生,武力不是最高但被稱為“武圣”,他自視甚高,他的結(jié)局告訴了我們,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張飛勇猛但是非常的魯莽、莽撞、粗暴,但是偶爾的細心就會讓人刮目相看,對義兄向來都是一條心。諸葛亮可以說是智慧的化生,魯迅的評價是“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諸葛亮卻是擁有非人的智慧,幾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后期他為了回報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趙云是三國中一流的武將,長坂婆一戰(zhàn)成名,漢水一戰(zhàn)獲得了“一身是膽”的美譽。至于品德,自從追隨劉備后,一直肝腦涂地,出死入生,而且為人耿直,劉備有這種人的追隨真是三生有幸呀。孫權(quán)是一位明主,在他治下的江東,人才濟濟,最后更是越來越強盛。曹操對他的評價是“生子當如孫仲謀”,我認為曹操對他的評價非常對。周瑜在《三國演義》中心胸狹窄,嫉恨賢能,其實歷史上的周瑜雄姿英發(fā),是不亞于諸葛亮的人才。
在三國中讓我的記憶非常深刻的故事是火燒赤壁和草船借箭。
火燒赤壁講的是,公元2xx年,曹操率領(lǐng)大軍攻打吳國,吳蜀聯(lián)合抗曹軍。因魏軍不善水戰(zhàn),孫明、周瑜決定火攻。龐統(tǒng)假意投奔曹操,建議魏軍船只用鐵索連在一起抵御風浪;周瑜假裝打黃蓋,后者假裝投降于魏;孫明推測出東風將至。黃蓋假帶了數(shù)十條船向魏投降船里裝滿了柴草??斓轿很姇r,黃蓋點燃了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shù)。
在《三國演義》中我了解了許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做什么事都要多方面考慮,要將成功率提高。
寒假三國演義讀后感700字范文(五)
《三國演義》人物眾多,頭號反派人物要數(shù)曹操。曹操人稱“奸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多疑”。
曹操到底怎么個多疑法?看幾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第一個例子。赤壁大戰(zhàn)前,曹操令荊州降將蔡瑁、張允訓練水軍,又派蔣干以老同學身份過江勸東吳大將周瑜投降。周瑜見蔣干到來,一面命人假造蔡瑁、張允連結(jié)東吳、大罵曹操的來信,一面在營寨大擺宴席,宴請蔣干,吃完飯又裝作大醉,拉蔣干同床休息,使他有機會偷看機密文件,還叫人半夜來“悄悄”報告說江北蔡、張要動手了。等蔣干溜回曹營一報告,曹操疑心大起,立即斬了蔡、張二將。曹操這次疑心病發(fā)作為他種下了赤壁之戰(zhàn)失敗的禍根。
第二個例子。曹操率大軍與劉備軍隊隔漢水對峙,諸葛亮命令將士夜夜擊鼓鳴炮,搞得曹軍心驚不已。曹操懷疑諸葛亮可能有詭計,就后撤三十里,劉備軍隊順利渡過了漢水。劉備過江扎下營寨,曹操見劉備背水扎寨,又懷疑起來,不敢主動進攻,使劉備從容站穩(wěn)了腳跟。等到兩軍交戰(zhàn),劉備率部沿江逃跑,丟下許多軍器在路上,曹兵紛紛去拾,曹操懷疑諸葛亮有詐,反而命令退兵,被敵人趁機反攻,大敗而逃。真是應了諸葛亮那句話:多疑多敗。
第三個例子。關(guān)羽兵敗麥城被孫權(quán)殺害,孫權(quán)把關(guān)羽首級獻給曹操。曹操自從見了關(guān)羽首級后大受驚嚇,頭痛得要命。曾為關(guān)羽刮骨療毒的名醫(yī)華佗被請來替他看病,華佗說曹操的病要打開腦殼才能根治。一貫多疑的曹操大怒,以為華佗是想替關(guān)羽報仇,把華佗關(guān)進監(jiān)牢。一代名醫(yī)很快不明不白死在獄中,不久,曹操也病死了。他的這一次疑心病發(fā)作,把自己的性命也給斷送了。
曹操生在一個群雄并起的亂世。戰(zhàn)爭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謹慎。但是多疑卻不能明斷,還一意孤行,那就是害人害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