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wǎng)為考生們整理了“中考心理輔導:父母的品行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希望能幫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考試資訊,請關注小編的及時更新哦。
中考心理輔導:父母的品行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關于父母怎樣與孩子一起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來聽聽一位小男孩牛牛的媽媽是怎么說的:
大家好,我是鄭旻,是國元證券的宏觀研究員。我還有一個身份是牛牛媽,我兒子陳飆牛在過去的13年里,已成長為樂觀好學健康樂群的陽光少年。
我認為,大部分孩子出生時智力差異并不大,到了高年級以后,成績的落差有90%以上來自家庭教育的不同。這次感謝中國福利會舉辦上海國際少兒生活方式展,給我一個機會分享我在兒童教育中的一些心得,來參加展會的爸爸媽媽們也一定會對兒童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我要分享的第一個觀點是:父母的品行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現(xiàn)在一談兒童教育,中產(chǎn)父母普遍很焦慮。為了將來孩子能上哈佛麻省、北大清華,幼兒園就開始到處上各種補習班,美其名曰這叫“不輸在起跑線上”。
就像我們研究宏觀經(jīng)濟,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重視每年GDP增速是6.8%還是5%,經(jīng)濟增長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國家的決策層高屋建瓴,對未來幾十年經(jīng)濟增長目標提出了轉型新方向。作為家長,也必須站得高看得遠,為孩子未來幾十年人生做好引導和鋪墊。
兒童教育最終的目標是什么?是把他們培養(yǎng)成人才。人才人才,首先是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人。一個擁有積極生活態(tài)度,健康向上,熱愛閱讀,對社會有更多關愛的人,才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人,而上述四項,就是我們少兒生活方式展的十項發(fā)展目標中的內容。
舉個例子,在我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一向把成績看得很淡。但是我一直都很鼓勵牛牛花時間對班級里成績不好的同學講解數(shù)學題目,并力求務必一定要讓他們聽得懂,哪怕擠占掉自己很多做作業(yè)的時間。
我告訴牛牛,不僅要自己成績好,還要幫助同班同學一起好。要想勝出只能靠自己足夠強大,而不是希望別人弱小。
給同學講解題目其實培養(yǎng)了牛牛的分享精神以及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牛牛心中有一個自我榜樣的意識,對他的人格形成產(chǎn)生正向強化作用。
同樣的,周末我們在別人上補習班的時候,就去參加黃浦公益慈善聯(lián)合會的活動,看望孤老。我要讓牛??吹?,世界上還有很多等著我們關愛的人,不僅要他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更要讓他立志將來為消滅貧窮和疾病做努力。
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也獲得了快樂,這就是父母帶給孩子一輩子人生快樂的財富。
父母的品行就是孩子的起跑線,在盯著成績之前,先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大寫的人,這樣既解決了父母的焦慮問題,也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要分享的第二個觀點是:孩子就是父母的刻錄機,會完全照搬你的脾氣性格和生活習性。作為榜樣,父母每天晚上是看書還是看電視,這一點對孩子未來發(fā)展至關重要。
親子陪伴現(xiàn)在很流行,但是陪伴并不是陪同。很多父母拿著手機一邊在刷朋友圈,一邊看著孩子做作業(yè),這個效果會怎樣呢?孩子心里又會怎么想呢?
對于學齡前或小學低年級兒童來說,父母的全身心陪伴是必要的。牛牛在那段時間,我基本上不出差,每次寫報告都等他睡覺以后再寫,我怕他看到我使用電腦無法分辨這是在玩還是在工作。
小學高年級之后,牛牛已經(jīng)養(yǎng)成自覺做作業(yè)的習慣,我就在他面前使用電腦寫報告,而他也很清楚,媽媽在工作,不是在玩。 在我們家里,除了看下載的BBC等原版片之外,牛牛和我都從來不看電視。
有怎樣的父母,就會有怎樣的孩子。如果是正直善良樂觀有責任心的父母,絕對不會培養(yǎng)出自私自利的孩子。相對學校教育,孩子跟父母相處的時間最長,父母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斷改善自我,才能從正面影響到孩子的發(fā)展。
我要分享的第三個觀點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每次看到孩子們樂此不疲地打電腦游戲,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想法:要是能把這勁頭用在學習上該多好啊。
這就是我們父母的功課——怎樣找到孩子的興趣點,怎樣讓孩子像玩游戲一樣愛上學習,這一點是學校教育彌補不了的,只能靠父母平時點點滴滴去挖掘,去引導。
舉例來說,對學齡前兒童的引導,要從閱讀開始。
我一直認為,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他對任何東西都沒有概念。如果此時你不給他玩具,不給他看電視,不斷給他念書,那么他一定認為書,就是全世界最好的玩具,他會愛上書這個朋友。
譬如有些男孩子愛飛機愛汽車,有些女孩子愛王子公主的童話故事,你就要對癥下藥。牛牛小時候不愛汽車飛機之類的東西,經(jīng)過耐心觀察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吃。于是買了做蛋糕做棉花糖的橋梁書給他看,英語原版片也下意識地去下載一些做面包做西餐的BBC片子。
一個孩子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向不會抗拒,用這個作突破口,把書這個朋友引入生活,最終培養(yǎng)他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學習無處不在,關鍵在于興趣。父母的職責就是要把孩子的興趣點挖掘出來,不斷加以引導深化和支持,這樣孩子在學習上才能學得既快樂又好。記住,快樂是排在好的前面的,好只是快樂的副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