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留學生,也得擔心期末考試,畢竟過不了是會影響自己的畢業(yè)。想要在一個學期中得到優(yōu)異的成績,就得了解韓國這里的學校是怎樣評定成績的。出國留學網(wǎng)今天就來解析韓國這里的大學如何來評定學生的成績。
國內在考試上都是“絕對評價”的體系,也就是一門科目有100分,學生要是能過60分那就是及格而且也有學分。但是在韓國這邊對于學生成績則是用的“相對評價”方法。學生在考試中所得的分數(shù)并不是說這就是學生最終的成績。除了考試中的考試,學生們平時的出勤率、作業(yè),還有一些小的測試對于學生最終的成績也有影響。所以大家在這里就讀平常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出勤,把老師所要求的作業(yè)去做完。
一.學分的概念
學分其實可以理解成是每一個學科有怎樣的“價值”,比如學生們常說的某一門課程是三分的課,那么學生在順利修完這個課程之后就能得到你應該得到這三分學分,也有二分或一分的課程,當然了一門課程的學分越高,這門課程的課時就越長。
韓國這里的高校都是學分制,同學們需要在每個學期去上各種課程來積累自己的學分,如果自己的學分已經(jīng)修滿了學校的規(guī)定那么就能畢業(yè)了。學校會在每個學期規(guī)定了學生學分最低都要多少,比如一個學期的總學分是120個學分,那學校就會要求學生一個學期的學分不能少于12個,也不能超過24個學分。所以學生們一個學期一般都會讓自己的學分保持在15-18個,這樣每一個學期的課程都能安排得比較合理,也能保證自己可以按時畢業(yè)。
二.學分的誤區(qū)
讀某一個課程,只要通過了考試沒有不掛科,就都能得到這課程的學分,而不會看自己在考試中得到了多少分數(shù),然后自己就能得到多少學分。要是自己的某刻課程掛科了,沒有得到學分,如果這門課程不是必修課,那么之后可以不用再讀這個課程,或者是換了一個老師來的或這門課程來修習,但是畢業(yè)之前必須要把這門課程給修完。
三.插班生和學分
申請到韓國這里的本科做插班生,必須要達到一個條件,那就是學生的學費要有總學分的四分之一或者是一半。不過因為國內很多的學校都不會標出學分是怎么算或者怎樣換算學分,要是要求比較嚴格的學校就會有這樣的學分換算標準。作為插班生開始就讀后,這邊的學校會給學生免去一些學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