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怎樣擺脫中式英語的影響

字號:


    太過于中式化的英語會讓英語為母語的人們難以理解,有時候甚至還會造成誤會。那我們該怎么去避免Chinglish去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呢?和出國留學網(wǎng)來看看留學生怎樣擺脫中式英語的影響?
    擺脫中式英語
    一、訓練聽,跟讀,模仿
    “聽”是練習口語的第一步,聽對方如何表達,包括語音語調(diào);通過觀看一些英文原版電影,情景劇。
    對于出現(xiàn)的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句,可以進行跟讀模仿訓練,練習的多了口語發(fā)音也會越來越接近純正的local的語調(diào),在與人交流時會顯得更為地道。
    二、大量閱讀原版材料,積累常見的表達
    閱讀原版材料最大的好處在于,我們可以潛移默化的吸收英語世界里最常用,最地道自然的表達方式。閱讀能夠培養(yǎng)您的語感,在熟悉了英文常見的搭配和句型之后,很多表達就會在交流中迅速反應出來。
    您讀的越多,對事情,話題,主旨掌握的就越有自信,表達也會越流利順暢。
    更多的知識積累也是培養(yǎng)自身由內(nèi)而外的優(yōu)秀氣質(zhì),隨著長久的閱讀,時間的沉淀,養(yǎng)成自然、自信的表達習慣,Chinglish也就遠離啦。
    三、了解西方文化和風土人情
    中西方文化差異也會對英語的地道表達產(chǎn)生直接影響,例如漢語中對于兄弟姐妹的稱呼分為:表兄弟姐妹或者堂兄弟姐妹,這些在英語中只有"cousin"一個單詞包含了這所有的稱呼關系。
    而英語中的"brother"或者"sister"往往只是指親生兄弟姐妹;另外,由于漢語思維習慣說“有...”這導致在英語中常錯用成"There has/have...", 而英語中對此表達為“是...”的思維,所以應該為"There is/are....",由此可見,不同的思維方式也是造成Chinglish 的原因之一,所以大家在熟悉了解一定的中西文化的語言差異后,是可以避免在交流中產(chǎn)生類似的詞匯錯用誤用的情形,同時避免產(chǎn)生誤解。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關于表達中的語音,語調(diào),詞語,句式,內(nèi)容的提升建議外,交流中的禮儀,眼神,肢體語言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留學生在國外具備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條件,每天都能接觸到地道的口語,要善于利用便利的條件盡量多和外國人交朋友,在交流實踐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
    語言是一種交流能力,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xiàn),語言能力的提升對于將自己更好的融入當?shù)匚幕哂蟹e極的意義。
    留學八大綜合癥
    一、買東西先計算匯率
    出國后,猛然間被逼迫要對“經(jīng)濟學”有點關注,其實說經(jīng)濟學都是夸大,整個就是要對匯率敏感。出國前,從不知道美元兌人民幣,或者韓元兌人民幣是多少。
    出國后就簡直是如數(shù)家珍。買東西,先換算成人民幣,這一算不要緊,國外什么都貴,不過最近韓幣貶值,周圍人都蠢蠢欲動,趕快趁現(xiàn)在大購物,因為換成人民幣超便宜啊。
    但是,這習慣到后來都演變成了習慣性動作,放假回國買東西,扒著手指頭先換成韓元,后來一合計,自己這不是吃飽了撐的么!
    二、語言都學雜了
    出國前,其實對各個國家的語言了解,都算是初級。即便學了十幾年英文,去了英國以后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怎么跟文盲差不多。周圍人在講蝦米,完全聽不懂。其實各個國家都有不少的口音和方言。你如果去北愛爾蘭,你肯定覺得他們說的壓根兒不是英語。
    韓國也一樣,不少方言。這還都是其次,出國后來自全國各地的同胞也是五花八門,學幾句粵語或者山東話再正常不過。漢語,漢語各地方言,
    三、看到亞洲面孔就懷疑是中國人
    中國人遍布世界各地的腳步可謂是范圍之廣,數(shù)目之眾多。導致在歐美街頭看到亞洲面孔,就先合計,這人是中國人么?或者說是華人么?在日韓可能還好點,可是依然會比較敏銳。有時一眼望去,就能立馬拉出幾個懷疑對象。
    倒不是害怕什么,是被琳琳種種的遇到中國人的糗事,給搞得有點緊張。有去超市買東西,路過一個小亭子,里邊坐倆人,不停地聊天??吹轿易哌^來,一個對另一個說:看,這個長得像中國人!我當時腦袋上就三條線,心想:大哥,你這心里話能不能改成默念,搞得我都不知道怎么走路好了!
    四、講話超大膽
    剛出國的人都會有這個毛病,覺得反正周圍也沒人聽得懂漢語,于是講話都超不忌諱的。想到什么說什么!買東西,看到不好,就直接說,也不怕老板發(fā)火;出去吃飯,經(jīng)常抱怨這兒不好,那兒不好。其實都是發(fā)發(fā)牢騷,但越講就會越大膽,話題涉及范圍之廣,內(nèi)容之豐富,不可想象。坐飛機回國,飛機上后座的仨中國人聊著聊著,就聊開性話題了,雖然沒出現(xiàn)什么不雅的字眼,但是大庭廣眾之下的,還是不大好吧。導致后來我看到中國人,都繞著走,以免不小心就聽到人家隱私啥的。
    五、對“中國”倆字異常敏感
    出國的人,別的詞可能沒學會,中國這倆詞估計是少數(shù)先學會的外語。也難怪,出國的人大部分都對自己的祖國有著深厚的感情,甭管可能也有著這樣那樣的不滿,可是一遇到外人說咱國家的壞話,那奏是倆字:不行!每次看電視新聞,我都心不在焉,但是只要一報道中國的啥事,我就耳朵豎得老高!周圍一有人說中國怎么怎么,我也都要仔細聽一聽。愛國心啊,出國后才真正體會到祖國的好!
    六、買東西先看產(chǎn)地
    因為made in china的東西太多,除了煙酒(現(xiàn)在韓國超市連二鍋頭都有了),你能想到的任何東西,都可能是made in china。開始比較郁悶,怎么到處是made in china啊,所以買東西先看產(chǎn)地。后來反倒有點自豪了,一看是made in china,就有點安心的感覺,為啥?因為說明咱們國家目前的經(jīng)濟發(fā)展真心不錯唄。有時候也意淫一下:靠,中國人解決了世界多少人的溫飽啊,厚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