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作為公務員的考試科目之一,有些題型需要你充分發(fā)揮想象能力,這讓許多考生很是摸不著頭腦,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測言語理解技巧:如何牽線搭橋解決排序題”,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行測言語理解技巧:如何牽線搭橋解決排序題
在行測言語理解中,對于語句表達題的考察逐漸增多。同學們總是會遇到一些容易讓人糾結(jié)的題目,這些題目總是會把若干句話打亂并且標上序號,讓同學們?nèi)ブ匦屡判?,導致同學們無法一眼勾選出較好的那個選項,在不斷的嘗試中,浪費了時間的同時,也無法保證做對。今天進行進一步分析。
一、 排序題的基本思路
(一)抓好邏輯起點
作者寫作是按照一定的行文脈絡,某種寫作邏輯來寫作的,所以說這幾句話之間一定有內(nèi)在的邏輯關系。那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可以排除掉一些不能作為文段邏輯起點的句子。我們通常可以通過這幾種方式去排除,不能當邏輯起點的句子有:
①含有指示代詞、人稱代詞且指代不明的句子。例如:這、那、他、她等。
②成對出現(xiàn)的關聯(lián)詞,后者不能當邏輯起點。例如:雖然…但是、不但…而且等。
③含有總結(jié)性的句子不能當邏輯起點。例如:總之、因此等。
④具體分析、描述性的句子不能當邏輯起點。例如:多用于幾句內(nèi)容相關的句子進行比較,一般從某方面進行描述且較為具體的句子一般不當做邏輯起點。
可以當邏輯起點的句子有:
①段尾:總結(jié)句、結(jié)論句、對策句。
②段首:總括句、觀點句、引出話題的句子。
(二)抓標志詞語
我們在做題的時候可以重點關注一些標志詞,可以幫我們找到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例如:
①利用某些成對出現(xiàn)的關聯(lián)詞去合并同類語句(不但…而且、因為…所以)
②指代詞與其所指代的內(nèi)容可以進行合并。
③重復詞(若干句話共同圍繞某個話題,可進行合并)
④順序詞,按照時間的先后或者空間的變化而進行排列(以前…現(xiàn)在、國外…國內(nèi))
⑤總結(jié)詞(總之、因此這類詞語多放句尾進行總結(jié))
(三)抓行文脈絡
我們接下來可以通過理清思路,不同的文段類型按照相應的的寫作邏輯去通讀全文,進行排序。
①議論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分析觀點--論證觀點。
②說明文:做到從宏觀到客觀、從整體到部分。
③記敘文: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二、例題精講
例題:
①這其中一脈相承地貫穿了中國傳統(tǒng)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歷史文化的延續(xù)性。
②主要原因在于歷史上的杭州人將傳統(tǒng)山水文化的理念和西湖的治理融合在一起,并將這種融合延續(xù)下來,兩者缺一不可。
③中國擁有湖泊的城市很多,但為什么城市發(fā)展與景觀和諧并存的鮮而有之,而尤以杭州與西湖這一例凸顯了出來?
④這種天人合一的延續(xù)性,是中國其他城市普遍缺失的。
⑤我們翻閱西湖的歷史,那就是一部保護與治理的歷史,就是城市建設與景觀建設相輔相成的歷史。
將以上5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①④③⑤②
B.③⑤④①②
C.⑤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⑤
答案:C
解析:看4個選項的邏輯起點,①③⑤,其中①句的開頭出現(xiàn)了“這”且指代的對象不明確,可以排除掉由①開頭的A選項。再觀察④句的開頭提到了“天人合一的延續(xù)性”,與①句的結(jié)尾有關聯(lián),相互承接,故①④應相連,且順序為①④,③句提出疑問,②句解釋原因,故②③應相連,且順序為③②由此排除B、D。故答案選C。
在做語句排序題的時候需要我們搞清楚寫作的基本邏輯,通過一些不能作為邏輯起點的句子和可以作為邏輯起點的句子可以排除掉一些選項;另外,再通過一些標志詞語去合并同類語句;最后搞清行文脈絡,去最終確定順序,選出正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