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wǎng)為您整理“福建2018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二)”,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相關(guān)欄目發(fā)布的信息。
福建2018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二)
一、基礎(chǔ)知識積累與運用(每小題2分,共14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點綴(zhuì) 頹唐(tuí) 銷聲匿跡(xiāo)
B.旁騖(wù) 急躁(zào) 險象迭生(dié)
C.熾熱(zhì) 悲愴(chuàng) 察言觀色(chá)
D.窺探(kuī) 畸形(jī) 苦心孤詣(yì)
2.下列詞語字形有誤的一項( )
A.斑斕 旁騖 通宵達旦 義憤填膺
B.襁褓 饒恕 婦孺皆知 不可名狀
C.沉湎 涵養(yǎng) 顧名思義 迫不及待
D.推崇 喑啞 駭人聽聞 因地治宜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 )
A.宣稱能“隔空打人”的太極傳人閆芳,用盡渾身解數(shù)也沒能將記者推倒。
B.黨中央高瞻遠矚地提出了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
C.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團圓是我們根深蒂固的堅持。
D.中日甲午海戰(zhàn),中國北洋艦隊在戰(zhàn)艦數(shù)量占優(yōu)的情況下,竟然寡不敵眾,慘敗而回。
4.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釣魚島是中國最早發(fā)現(xiàn)、開發(fā)和命名的,在領(lǐng)土和主權(quán)上中國人民決不會退讓半步。
B. 利比亞爆發(fā)沖突后,穆薩·易卜拉欣成為卡扎菲政權(quán)公開露面最多的人物。
C. 南水北調(diào)工程將建立良好的運營、管理和籌資機制,引導社會各方資金投入,從而形成水利建設(shè)和用水的良性循環(huán)。
D. “穩(wěn)定物價”是今年新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任務(wù)之一,要穩(wěn)物價,商品流通中的改革是根本。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文言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顧(往旁邊看)野有麥場。(《狼》)
B.犧牲(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玉帛,弗敢加也。(《曹劌論戰(zhàn)》)
C.凄(凄涼)神寒(寒冷)骨,悄愴幽邃。(《小石潭記》)
D.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通“僵”)。(《童趣》)
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出自他的詩歌《飲酒》。
B.辛棄疾是南宋的軍事家、政治家、愛國詞人,“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出自他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C.《陋室銘》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唐代文學家。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D.《商山早行》作者溫庭筠,字飛卿,唐代詩人、詞人?!段淞甏骸肥撬脑~作。
7.依次填入下面這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
魯迅幾百萬字的遺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將永遠受到讀者的喜愛,后世讀者將以一種贊嘆和欣賞的態(tài)度閱讀它。
①他作為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這形象,這精神,必將永世長存
②比起文章來,更重要的是魯迅這個人,他的人世的態(tài)度,他的愛國心和正義感
③更有若干篇在寫作的當時就并不正確,就只能作為一種研究資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對強暴的反抗和對弱者的同情,他為了中國進步不懈的努力
⑤還有一部分時過境遷,不再使人感到興趣
⑥他身上那種中國優(yōu)秀知識分子傳統(tǒng)的骨氣,用他的話說,“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A.④⑥①②⑤③ B.④①⑥⑤③② C.⑤③①⑥②④ D.⑤③②④⑥①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共20分)
8. 默寫填空(7分)
(1) ,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2)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蘇軾《浣溪沙》)
(3)白頭吊古風霜里, 。(陳與義《登岳陽樓》)
(4)如果人人都能為他人著想,做到“ , ”,那么,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愿望就能早日實現(xiàn)。(用《論語》中的語句填空)
(5)在被爭名奪利、權(quán)錢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爾虞我詐的污濁風氣漸漸侵蝕了人際關(guān)系的社會,能潔身自好,擁有“ , ”的靈魂尤其顯得可貴。(用《愛蓮說》中的語句填寫)。
9.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問題。(3分)
雁門太守行
[文/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黑云壓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試分析其成為名句的原因。(3分)
10.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10分)
梁君①出獵,見白雁群。梁君下車,彀弓2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謂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駭。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③公孫襲下車撫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襲不與其君而顧他人,何也?”公孫襲曰:“昔齊景公之時,天大旱三年,卜④之,曰:‘必以人祠5,乃雨?!肮绿妙D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將自當之。’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襲謂主君言無異于虎狼⑥!”梁君援其手與上車歸,入廟門,呼萬歲,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獵皆得禽獸,吾獵得善言而歸。”
(選自劉向《新序·雜事》)
【注釋】①梁君:即魏國國君。②彀gòu弓:拉開弓。③御:車夫。④卜:占卜,古時迷信活動。⑤祠:祭祀。⑥無異于虎狼:跟虎狼沒兩樣。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白雁群駭( ) ②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 )
(2)下列句中加點“以”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句: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
A.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 B.因以為號
C.無從致書以觀 D.能以徑寸之木
(3)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他人獵得禽獸,吾獵得善言而歸。
(4)從文中記敘的公孫襲所做、所言,可以看出公孫襲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征。(用自己的語言概括。)(2分)
(5)請簡要分析,梁君從“忿然作色?到“援其手”態(tài)度變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共3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題。(12分)
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
曹文軒
①我一直堅信,閱讀不僅僅是一種行為,還是一種人生方式。
②閱讀是對一種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認同。閱讀與不閱讀,區(qū)別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這中間是一道屏障、一道鴻溝,兩邊是完全不一樣的氣象。一面草長鶯飛,繁花似錦,一面則是一望無際的、令人窒息的荒涼和寂寥。
③一種人認為:人既然作為人,存在著就必須閱讀。人并不只是一個酒囊飯袋——肉體的滋長、強壯與滿足,只需五谷與酒肉,但五谷與酒肉所飼養(yǎng)的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這種可以行走、可以叫囂、可以斗毆與行兇的軀體,即使勉強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義上的人。關(guān)于人的意義,早已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便是:兩腿直立行走的動物?,F(xiàn)代人的定義應(yīng)該是:一種追求精神并從精神上獲得愉悅的動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種動物,叫人。這種動物是需要修煉的,而修煉的重要方式——或者說是重要渠道,便是對圖書的閱讀。
④另一種人認為——其實,他們并沒有所謂的“認為”,他們不閱讀,甚至并不是因為他們對閱讀持有否定的態(tài)度,他們不閱讀,只是因為他們渾渾噩噩,連天下有無閱讀這一行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書籍堆成山聳立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們是什么?它們與我們的人生與生活有何關(guān)系?吸引這些人的只是物質(zhì)與金錢,再有便是各種各樣的娛樂,比如麻將,比如卡拉OK。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閱讀的意義卻又禁不住被此類享樂誘惑而不去親近圖書的人,則更是可憐。因為這是一種主動放棄的墮落,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明知故犯的犯罪。
⑤古人對讀書很在意,盡管讀書人在社會上地位不高,但讀書與讀書人是兩回事??床黄鹱x書人,但看得起讀書。于是留下了許多發(fā)憤讀書的故事。如“螢入疏囊”,如“雪映窗紗”,如“鑿壁偷光”,還有“頭懸梁,錐刺骨”之類,等等。但是古人對讀書的益處、認識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讀書可以修身養(yǎng)性”的認識,但在一般人眼里,讀書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個功利: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因此,過去一般讀書人,總不在一個較高的境界上。雖也孜孜不倦,但讀來讀去,還是脫不去俗氣。很少有閱讀的快意,更少有抵達人生審美境界的陶醉。他們沒有看見一個精神的殿堂,沒有看出那書原是一級一級的臺階,讀書則是拾級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⑥讀書人與不讀書人就是不一樣,這從氣質(zhì)上便可看出。讀書人的氣質(zhì)是讀書人的氣質(zhì),這氣質(zhì)是由連綿不斷的閱讀潛移默化養(yǎng)成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創(chuàng)造的他們這些毛坯而言,是毫無魅力的,甚至可以說很不完美的。然而,讀書生涯居然使他們由內(nèi)到外獲得了新生。依然還是從前的身材與面孔,卻有了一種比身材、面孔貴重得多的叫“氣質(zhì)”的東西。我認識的一些先生,當他們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敘事或論理,當他們站在講臺上不卑不亢不驕不躁地講述他們的發(fā)現(xiàn),當他們在餐桌上很隨意地詼諧了一下,你就會覺得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對眼前的這些形象過目不忘,永記心中。有時我會想:如果這些先生不是讀書人又將如何?我且不說他們的內(nèi)心因精神缺失會陷入平庸與俗氣,就說其表,大概也是很難讓人恭維的。此時,我就會驚嘆讀書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將一個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變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覺得他們的奕奕神采,好不讓人仰慕。此時,你就會真正領(lǐng)略“書卷氣”的迷人之處。
⑦閱讀,是一種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選自《人民日報》)
1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12.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為什么?(4分)
①這中間是一道屏障、一道鴻溝,兩邊是完全不一樣的氣象。
②這種可以行走、可以叫囂、可以斗毆與行兇的軀體,即使勉強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義上的人。
13.文中有幾句話詩意地闡述了“閱讀,是一種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把這幾句話找出來,說說這幾句話運用的修辭手法和表達作用。(3分)
14.試比較文章結(jié)尾與文章開篇的立論用語,找出其不同處,并簡述其原因。(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題。(18分)
行走的風景
查一路
在商品琳瑯滿目的大街上,我會常常想起貨郎。一條黝黑發(fā)亮的扁擔,一面像小姑娘搖著發(fā)辮的手搖鼓,一副光亮的貨架……貨郎的足跡已遠,而我追逐著那激越的鼓點,從一個孩童進入了成年。像消失在鄉(xiāng)村田野上的風,像一塊鐘表停在了過去的某段時間,像一種過去的語言在追述往事,不能忘懷的,是貨郎撩撥心弦的行走。一種歲月越老,越彌足珍貴的記憶。
鄉(xiāng)村里踏實的睡眠,常常被貨郎的鼓聲喚醒。鄉(xiāng)村是寂靜的,總在等待貨郎帶來生機。鼓聲由遠及近,女人們像母雀瞅見了金黃的谷粒,撲騰著雙翅匯集到老槐樹的腳下——貨郎歇腳的地方,手拿針頭線腦、幾尺頭繩,一匹花布,與見多識廣的貨郎說東道西,討價還價,打情罵俏。孩子們圍繞著貨架,擁擠著、詢問著、尖叫著、歡呼著……鄉(xiāng)村貧寒的生活中所有對于快樂的向往,就鎖在貨郎玻璃面的貨架里面。貨架里面的物什在玻璃下面閃動著神秘的光亮。能夠發(fā)出爆響的火紙,一含就化的水果糖,五顏六色的玻璃球,會飛的小氣球,構(gòu)成了鄉(xiāng)村孩子生活中最具誘惑力的念想。他們積攢著每一枚硬幣,用預(yù)備好的每一枚硬幣迎來激越的鼓聲。遠遠的吆喝聲近了:破鞋底破鞋殼廢紙豬鬃雞毛鴨毛兌糖換針哪……為了這一聲吆喝,為了兌現(xiàn)這一聲吆喝,孩子的目光搜遍了村寨山野、地頭田塍的每一個角落,發(fā)現(xiàn)的眼睛,讓貧瘠變?yōu)楦挥?,單調(diào)冷落的土地被渴望一遍一遍不倦地閱讀。
貨郎常常是外鄉(xiāng)人,他們堅韌的腳板踏平了異鄉(xiāng)的艱險,樸素愿望沖淡了游走四方的擔憂和恐懼。一根黝黑的扁擔,一頭擔著柴米油鹽,一頭擔著日月星辰。貨架在生活中漂泊,貨郎居無定所,風餐露宿。他們也許會用一個頂針或者一個發(fā)夾幾尺頭繩換來一碗剩飯充饑,路邊的風雨中的破廟可能成為臨時的安身之所。在瓦藍的天空下,在日落到來之前,孩子們追逐著他們,追逐著閃光的貨架與貨架在開合之間的細節(jié)。疲憊思歸的時候,可能是腦海中浮現(xiàn)出妻兒在家中等待的光景,若有若無的幸福在那張黝黑的臉上滑過,陶醉的感覺擊穿了他們在塵世奔忙中抵御風霜的圓滑和吝嗇。他們大發(fā)善心少有地慷慨,突然停下貨架,從中取出水果糖一人一粒。那動作像閃電一樣急促,不容被施舍的對象再有非分之想。
貨郎習慣于對每一位陌生人微笑,表情謙卑,視所有人為衣食父母。他們貪圖微利,但不取不義之財。八歲那年,我脫下一雙新鞋換了一盒水彩蠟筆,天黑了才惴惴不安地回家。我父親不肯相信穿在腳上的鞋子會弄丟了,關(guān)上了廳堂的大門,準備將我痛打一頓。遠遠地貨郎的鼓聲近了,鼓聲在我家門前停頓下來,還有貨擔落地扁擔吱呀呀的聲響。接著,鼓聲響起,由近而遠。我父親打開門一眼就看見了擺在門前的我的那雙新鞋。而貨郎的背影已遠,消失在樹影婆娑、山嵐暮靄籠罩的山道上。那時,我的心里第一次對貨郎產(chǎn)生了牽掛。貨郎是不是要到落日的山那一邊,微弱的星光能不能照亮他回家的路……
擎起激越的鼓,用樸素愿望,敲響沉寂的歲月,讓快樂在生活中流布四方。日子被一頁一頁地翻了過去,然而,視線越過商品琳瑯滿目的大街,我仍然看見了貨郎用黝黑的扁擔,挑著閃亮的貨架,沿著蜿蜒的鄉(xiāng)村小路在走。
(選自《新華日報》)
15.文章為什么反復(fù)提到貨郎“黝黑的扁擔”這個特寫?除此,文章還有哪些相似的特寫?(4分)
16.說說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的表現(xiàn)力。(4分)
①鄉(xiāng)村貧寒的生活中所有對于快樂的向往,就鎖在貨郎玻璃面的貨架里面。
②一根黝黑的扁擔,一頭擔著柴米油鹽,一頭擔著日月星辰。
17.簡要分析“鄉(xiāng)村中踏實的睡眠,常常被貨郎的鼓聲喚醒”在文中的作用。(3分)
18.說說對下面句子所蘊含的意思的理解。(4分)
①他們堅韌的腳板踏平了異鄉(xiāng)的艱險,樸素愿望沖淡了游走四方的擔憂和恐懼。
②然而,視線越過商品琳瑯滿目的大街,我仍然看見了貨郎用黝黑的扁擔,挑著閃亮的貨架,沿著蜿蜒的鄉(xiāng)村小路在走。
19.本文蘊含了作者怎樣復(fù)雜的情感?試做探究(3分)
四、綜合性學習(共6分)
20. 近年來,智能手機等觸控式智能設(shè)備迅速進入人們的生活,并獲得每個年齡段人的青睞——中國已迎來“觸屏時代”。據(jù)報載,2013年全國約1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wǎng)。學校開展“觸屏時代,我們?nèi)绾螒?yīng)對”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請你閱讀下面材料,完成相關(guān)任務(wù)。
材料一: 中小學生網(wǎng)絡(luò)使用情況調(diào)查表
上網(wǎng)時間、年齡 | 上網(wǎng)目的 | ||||||
調(diào)查項目 | 每天都上網(wǎng)的學生 | 平均每天上網(wǎng)2小時 | 10歲以前“觸網(wǎng)” | 聊天 交友 | 看動漫、電影下載音樂 | 玩網(wǎng)絡(luò)游戲 | 學習、寫 日記博客 |
所占比例 | 82.9% | 70.4% | 61% | 29.1% | 49.8% | 40% | 58.3% |
材料二:大部分中學生把手機當成能收發(fā)信息、能玩游戲、能上網(wǎng),還可以聽歌曲、收發(fā)圖片的“迷你”電腦,由此帶來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學都對短信息上癮,把各式各樣的短信發(fā)來發(fā)去,甚至在課堂上交頭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有些同學甚至把手機帶進考場,利用手機短消息來作弊?!院?谑协偵街袑W綜合實踐活動報告《手機對青少年的危害》
材料三:南昌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眼科主任游志鵬說,孩子們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狀體長期處于痙攣狀態(tài),對眼球發(fā)育會產(chǎn)生影響,容易造成近視;經(jīng)常盯著電子屏幕,長時間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癥;電子產(chǎn)品產(chǎn)生的輻射對孩子身體也很不利?!?013年6月5日《中國青年報》
材料四:端午節(jié),中學生樂樂和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期間她一直低頭玩著手機,興奮時還笑出聲來,旁若無人。母親責怪她沒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學校的近況,埋怨道:“現(xiàn)在的孩子,一個個都是手機不離手,到哪里一坐下來就開始玩手機,也不知道在玩什么?!备赣H也感嘆道:“唉,怪不得網(wǎng)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BR>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材料一表格包含的兩條信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jié)合材料二、三、四,請你在正確理解材料四畫線句子的基礎(chǔ)上,以樂樂好友的身份,寫一段勸說樂樂的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寫作(共50分)
從下列兩題中任選一題,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題目一:廣州亞運會評選會歌時,一曲《重逢》從眾多參評歌曲中脫穎而出,唱響大江南北。生活中的重逢真多,與親友重逢,與四季重逢,讀了《三國演義》再看同名電視劇便與劉、關(guān)、張重逢……重逢是緣,重逢是歌,重逢有情,重逢促思。
請以“重逢”為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以上。
題目二:擁抱,對我們來說是那樣熟悉,她曾經(jīng)伴隨著我們生命的成長,我們在一個個擁抱中漸漸長大;擁抱,有時又是那樣陌生,離我們仿佛很遙遠。擁抱,她無言,然而我們從中可以讀到溫暖,讀到希望,讀到歉疚,讀到包容……太多太多的內(nèi)涵,都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
請以“擁抱”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寫作要求:①根據(jù)提示,扣題作文;要有真情實感;②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③少于600字;不得抄襲、套作。⑤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參考答案
一、1.C(熾應(yīng)讀“chì”)
2.D(因地制宜)
3.D(前后矛盾 )
4. C(語序不當,應(yīng)為籌資、管理和運營)
5.C(凄:使……凄涼;寒:使……寒冷)
6. D(《武陵春》是李清照的詞作。)
7.D(⑤③承接前文談魯迅的文章,且“時過境遷…‘當時就并不正確”存在程度上的遞進關(guān)系,故⑤③應(yīng)排在前面,據(jù)此可排除A、B。②由魯迅的文章轉(zhuǎn)入魯迅的為人和他的精神.起承前啟后的作用.故應(yīng)緊接③句。④⑥承接②句談魯迅的精神,①句對整個文段進行總結(jié)。)
二、二、8.(1)自古逢秋悲寂寥(2)休將白發(fā)唱黃雞(3)老木滄波無限悲(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每句如有錯別字、漏字、添字等,該句一律不得分。每空1分)
9.示例: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zhàn)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1分)。運用比喻和夸張手法,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情勢(2分)。
10.(1)①駭:害怕;驚怕;驚慌②故:原因;緣故(2)D用(A因為B把C來)(3)別人打獵都得到家禽野獸,我打獵得到對我有利的話回來了。(4)敢于進諫。(5)粱君態(tài)度變化,是因為他從公孫襲的勸諫中,懂得了作為國君應(yīng)該“有德于天而惠于民”的道理,使他避免了射殺無辜平民。
譯文:梁君出去打獵,見到一群白雁。梁君下了車,拉滿弓想射白雁。路上有個路過的人,梁君叫路過的人停下,那個人沒停,白雁群害怕(飛走)。梁君發(fā)怒,想射那路過的人。他的車夫公孫襲下車,按著箭說:“您住手?!绷壕龤鈶嵉刈兞四樕鷼獾卣f:“你不幫助你的主君反而幫助別人,為什么?”公孫襲回答說:“過去齊景公的時候,天大旱三年,占卜的人說‘一定用人祭祀才下雨’。齊景公走下庭堂磕頭說:‘我之所以求雨的原因,是為了人民?,F(xiàn)在一定讓我用人祭祀,才將要下雨,我將自己充當祭祀的犧牲品?!挍]說完,天下大雨達到方圓千里,為什么呢?因為齊景公對天有恩德對人民施恩惠,現(xiàn)在主君因白雁的緣故而想射殺人,我說(幫助)主君的話跟虎狼沒有什么不同?!绷壕珜O襲的手,與他一起上車回去。進了廟門,粱君喊“萬歲”,說:“今天真幸運?。簞e人打獵都得到家禽野獸,我打獵得到對我有利的話回來了?!?BR> 三、(一)11.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或:閱讀是一種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2分)
12.①不可以?!耙坏榔琳稀北扔饕饬x是“隔開”,說明兩邊事物不是同類;“一道鴻溝”則進一步強調(diào)差別大。兩個比喻從不同方面強調(diào)“閱讀”與“不閱讀”的對立。(2分)②不可以。因為“可以斗毆與行兇”照應(yīng)下文“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明知故犯的犯罪”一句,闡述“不閱讀”可能帶來的惡果。(2分)
13.“草長鶯飛,繁花似錦?!薄八麄儧]有看見一個精神的殿堂,沒有看出那書原是一級一級的臺階,讀書則是拾級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1分)作者運用比喻修辭,(1分)生動形象、富有詩意地描畫“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的美景,使論述帶有文學色彩。(1分)
14.與開篇比較,文章結(jié)尾用語在“人生方式”前增加了“具有美感”四字,(1分)這既是第6段論證的必然結(jié)論,又為開篇的立論注入了新的內(nèi)涵,強調(diào)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2分)
(二)15.內(nèi)容上:突出人物特征,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出貨郎的勤勞和賣貨生活的艱辛(2分);結(jié)構(gòu)上:起到貫穿全文的線索作用 (或:斷反復(fù)這特寫,強化主題,照應(yīng)行文,使上下文渾然一體。)(2分)閃亮的貨架和激越的鼓聲。(1點1分)
16.①“鎖”字反映了人們的期盼和神秘心理。②兩個“擔著”符合貨郎的特點,生動形象,前一個“擔著”表現(xiàn)貨郎為生活而奔波;后一個“擔著”表現(xiàn)貨郎克難堅韌的精神。
17.在結(jié)構(gòu)上,為下文做鋪墊(或引起下文。1分):貨郎給寂靜的鄉(xiāng)村帶來生機;貨郎給貧寒的鄉(xiāng)村生活帶來歡樂(1分)。在內(nèi)容上,抒發(fā)了對鄉(xiāng)村踏實生活和貨郎的依戀與懷想之情。(1分)
18.①兩句議論是對貨郎生活特征的形象概括(游走四方,居無定所,難免風險),揭示了貨郎的主要品性(不畏艱難,堅韌樸實)。(2分)②這幾句話抒發(fā)了作者對兒時淳樸鄉(xiāng)村生活的留戀,表達了一個愿望——小農(nóng)經(jīng)濟時代“彌足珍貴”的堅韌樸實的“行走風景”在商品經(jīng)濟時代應(yīng)該繼承弘揚,從而提升了文章的現(xiàn)實意義。(2分)
19.對貨郎送還新鞋的感激之情(或?qū)ω浝筛呱衅犯竦馁澝乐?;對鄉(xiāng)村文明的懷念之情;對樸素快樂生活的推崇(向往)之情;對行走式的傳統(tǒng)文明的贊美之情。(1點1分,答出3點即可。)
四、20.(1)①中小學生上網(wǎng)的兩個主要目的是娛樂與學習。②中小學生觸屏、觸網(wǎng)的年齡大大提前。③超過八成的中小學生每天上網(wǎng)。(答出2點,4分)
(2)參考示例:樂樂,手機游戲確實很好玩(很精彩),我也很喜歡,但我們也不能過度啊。長時間沉迷其中,既會傷害身體,又會影響學習,還會淡漠親人間的感情(疏遠親人間的距離),甚至還可能會誤入歧途,你說呢?(2分)
五、寫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