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白鹿原》有感

字號:


    《白鹿原》是一本經(jīng)久不衰的著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閱讀《白鹿原》有感,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
    初讀陳忠實老師的著作是在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從校圖書館借閱而來的一本《白鹿原》利用每天課間時間匆匆讀一小章節(jié)。不到一月時間就讀完了那部小說。
    時隔六年后我又在工作之余寒冬之夜拿起了這本經(jīng)久不衰的著作,一杯苦茶,一根紙煙。依靠在床頭上。仔細的翻開了書本的第一頁。這頁寫著一句經(jīng)典名言,小說是一部民族的秘史…… 從白嘉軒青年開始,最后呈現(xiàn)了一個老年的白嘉軒,長達幾十年中,白鹿原的人經(jīng)歷了清末、軍閥時期、民國,最后是新中國,委實算得上一出波瀾壯闊的畫卷。
    我們所看到的白孝文一輩,都是透過白嘉軒、朱先生、冷先生、鹿子霖的角度和眼光,所以,無一例外逃不過輪回中“禍福相依”的宿命。
    以當時人的眼光和價值觀來看,白嘉軒無疑是成功的:大兒子成了縣長,父母都是善終,自個兒對人對事都有著符合鄉(xiāng)里百姓認同的規(guī)矩,家庭 的門風和光景都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并未因世事紛亂出事。所有這些都能算上幸福,但是,如果從最后鹿子霖的眼光來看呢?這一切又抵得上他在地邊摸出來的幾顆羊奶奶嗎?
    如果以現(xiàn)在的評判標準來看,白嘉軒未必不可以看成是一個老頑固,他不同意兒女上“洋學堂”,不讓兒子到原外去闖蕩,固執(zhí)地堅守著一些不合時宜的族規(guī),以至于讓黑娃和田小娥流離失所,性情大變,從某些嚴重的角度來說,他是純粹錯誤的。相反,鹿子霖更具有開拓精神和實干精神,鹿子霖除了自身積極投入斗爭,也并不反對兩個兒子到原外去,只是某些時候,精明得過了頭,反被純樸的莊稼人恥笑。
    誰是誰非,這問題不必爭論。因為本沒有是非可論?,F(xiàn)在我們都已明白,真正的生活并非像小時看電影一樣一定要分個好與壞,并不一定要問個清紅皂白,最重要的是:生活,一直在進行著。
    白嘉軒的生活就是謹守族規(guī)鄉(xiāng)約和白家的祖業(yè);鹿子霖的生活就是努力作個人上人,讓鹿家蓋過白家;朱先生的生活就是飽讀詩書,教學傳道但并不忘國家;黑娃的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追求又不斷打碎的循環(huán);白靈的生活就是堅守心中信念并不懈努力;白孝文的生活就是時刻調(diào)整生活坐標以適應(yīng)局勢發(fā)展需要;甚至鹿三整日挖地種田、田小娥偷漢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均是當事人進行著或已進行過的生活軌跡和真實表現(xiàn)。
    只不過誰也不能認同別人的生活方式,都不曾好好認真的思索過這問題,才會演出這么一本巨著來。白嘉軒看不起鹿子霖整日想當官,鹿三最氣黑娃的背宗離祖,白孝文被鹿三一句話激出了志氣,鹿子霖為白家下了一個又一個圈套,朱先生的風骨被所有人敬重著,全村人都鄙視田小娥的淫蕩,這些喜、怒、哀、樂,明的、暗的因素摻合到一起,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白鹿原。
    如果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者,故事的結(jié)局將是合理而圓滿的。我們所看到的每一家每一個人都在為時局的混亂和信念的搖擺付出代價,當然,也在收獲著一些想要的不想要的東西。沒有誰能長久地笑傲白鹿原!沒有誰就一定是個孬種!沒有誰知道自己人生的幸福何時可達!沒有誰明白未來會是什么樣!這些普普通通的感嘆號,就是現(xiàn)實的一種寫照。從這點來說,我們今天這些所謂新世紀的人同半個世紀以前的白鹿原人沒有什么兩樣!
    但是,要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呢?那可未必能為這個結(jié)局和這些人生歷程喜悅吧!
    白孝文由堂堂正正的族長敗落成叫化子,再進入保安團做民國的走狗,最后卻又陰謀地當上了新中國的縣長,這一段路程活得可夠瀟灑?黑娃從下人的兒子進步到外村打長工,卻與地主小老婆通奸,滿心歡喜地把田小娥領(lǐng)回家卻被打得流離失所,跟著農(nóng)協(xié)鬧革命,失敗了就去做土匪,最后投誠起義,剛過了幾天好日子卻又被槍斃,這樣的人生可夠幸福?鹿兆鵬整日風里來雨里去,躲明槍躲暗箭,革命成功了卻再無音訊;白靈辛辛苦苦找到了部隊卻被當作特務(wù)活埋;鹿兆海沒有死在小日本槍下,卻死在中國人手里;更別提白嘉軒和鹿子霖所受的委屈和經(jīng)歷的風霜了,這些人生可過得暢快淋漓?就連一生快意無比、個性鮮明的朱先生不也有過想打小日本卻被軟硬兼施勸回來,想修縣志卻沒錢印書的局促事嗎?
    那么,這么委屈和灰色的人生,問題出在哪里呢?我們沒有看見上述主人公因為生活的不順心不抹脖子,也沒有看見他們就此灰心喪氣了,支撐他們生活的力量來自哪里?信念又是什么?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再次回顧這本書的背景。從清末的1890年代到新中國成立的1950年代,時間跨度經(jīng)過了整整半個世紀,作家把主人公們這半個世紀里所有“大事”全都籠到了一塊兒,因此,我們“吃”到的是一個“壓縮餅干”。恰恰在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里一直有著得勢需低調(diào)壓抑、失利更加小心謹慎的教誨,這此教誨被做為齊家治國,修身養(yǎng)性的精髓傳誦了整整兩千年,就連不識字的農(nóng)民比如鹿三都知道,更別說有些墨水的白嘉軒等人,所以,我們看到的只能是一幅沒有上色的畫。
    他們有這么多的不開心,有過幸福和歡樂嗎?有。
    如果沒有歡樂,人生有何意義?想想白嘉軒看見眾人對他信任和尊重的目光時有何感想?想想白孝文抱著小娥時,做了縣長時有何感受?想想鹿子霖意外看到他的孫子時有何感受?想想鹿兆鵬與白靈結(jié)成夫妻時有何感受?想想朱先生看見黑娃愈來愈上進時有何感受?為些片段,可以列舉更多,一切的一切,都是那灰色中的繁花,并且是彩色的!
    關(guān)中的男人都是條漢子,那厚厚的黃土,不知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啊!甚至,連白鹿原這些普通的百姓都如許的動人!
    讀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看看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什么又才是真正的活法。每一個人只是時間長河里的一瞬,這一瞬,你可過得精彩和快樂?你可過得問心無愧?
    有空不妨讀讀,作事不妨學學。肉身雖逝,但有些精神和不成文的東西仍然可以給我們啟迪。挫折時不妨想想白嘉軒,需要信念時不妨想想白靈,面對榮華不妨想想黑娃,難抑欲望時不妨想想田小娥……
    如此等等,可助我們活出一個真實的自己。而浮華,終將過去 ,風雨飄零也罷,麗日清風也罷,什么樣的人生,會是你想要的人生?
    掩卷無語,不妨想想這個問題。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