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美國留學安全須知

字號:


    雖然留學已經不算什么稀罕事,但是留學生到底過著什么樣的生活還是叫不少人心生好奇。和出國留學網來看看2019美國留學安全須知,歡迎閱讀。
    一、No car, no life, no girlfriend
    早年赴美國留學的前輩,曾經把留學戲稱為“洋下鄉(xiāng)”。挺多大學都在中型或者小型城市里,甚至不能成為City,而只是一個town(鎮(zhèn)),感覺跟國內的縣一個層次的規(guī)模。
    整個鎮(zhèn)一個小時就能繞著走一圈,超過20層的建筑一只手就能數(shù)過來,其余幾乎全是平房。最熱鬧的一條街商場就倆,讀了兩年書閉著眼睛都能走過去。HM和forever21偶爾裝修一下,就等于半個商場都沒了。餐館商店就這么幾家,去幾次店主都認識了,可不就是下鄉(xiāng)么。
    而有些地方直接被玉米地包圍,買個菜還得開倆小時車,十里內除了地就是牛。在國內無法想象最近的便利店要走10分鐘,大一點的超市要走40分鐘。去大城市,往往要開車幾個小時。
    有中國學生在Google Earth上搜索普渡大學或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等學校,結果發(fā)現(xiàn)地圖上都是大片大片的色塊,心想:果然是涉及軍工研究的學校,連衛(wèi)星照片都要打馬賽克。
    到了一看發(fā)現(xiàn),臥槽,見了鬼的馬賽克,全特么是玉米田啊!
    想去商場?開車吧。
    坐公交和地鐵?你見過在玉米地里修地鐵的嗎?大部分美國城市的公共交通一個字,渣。
    你想打車?Cab起步6.5刀,2.2刀一英里。叫車軟件?抱歉有的地方連Uber/Lyft都沒有。這里交通基本靠走,沒有車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二、No car,no life,no girlfriend.
    懂得自娛自樂
    除了交通不便,商業(yè)也不給力。大多數(shù)商店下午五點關門,下午6點以后的城市,基本和倒閉的工廠一樣冷清了。除了酒吧和大超市街上完全沒有營業(yè)的商店,街上更是沒有人,周末所有商店都不開。
    因此在這些地方,生活十分簡單,娛樂活動太匱乏,好山好水好無聊。
    很多中國學生去了以后都覺得異常孤獨。76集的甄嬛傳,我看了20多遍。
    當年美國獨立日放煙火,不少華人留學生組隊去的。國內小伙伴很詫異,為啥你們中國留學生跑去看美國獨立日煙火?
    因為無聊啊!
    就跟十幾年前下鄉(xiāng)放電影一樣。能看煙花,村里的姑娘小伙子可開心了,管他是哪個國家的獨立日啊!不要說是獨立日煙火,就算是慶祝富堅義博復刊煙火也會有留學生去看。
    所以,在大農村生求生,會自娛自樂就尤為重要了。
    你可以選擇——修仙路線。把自己埋在due里,每天宿舍-餐廳-教室三點一線,正好遠離城市的浮躁,安心讀書。
    你可以找個愛好。
    比如健身,美國學校、社區(qū)都有健身房,而且價格不貴。而且因為審美的差異,美帝人民不欣賞skinny 的身材,健身氛圍很不錯。
    北美君小伙伴大農村留學兩年內從白斬雞,變身成為胸肌堪比編輯部小姐姐的健身狂魔,原因就是閑的慌。
    還比如攝影,美國大農村公園多,常常有大片大片的綠色,自然環(huán)境非常不錯,隨手一拍就有大片的感覺。
    反正村里玩來玩去就那些,總結下來就是自娛自樂。
    三、有一幫靠譜的朋友
    有國內媒體抨擊說:中國留學生太過自我,不愿意融入外國主流群體。但北美君表示,某些賬號真站著說話不腰疼,“外國主流群體”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融入的。
    很多美國大農村直接被稱為College Town大學城,主要人口就是大學師生。大學一放假,整個鎮(zhèn)子人口立刻減一半。交友范圍極為狹窄,社會活動稀少。
    而且由于成長背景的不同,中國學生和很多美帝人民談不到一起去。語言方面也是非常大的挑戰(zhàn)。真正能和外國人順暢地聊得起來,至少也要經過幾年的生活才有可能。
    一個人只需要一天甚至更短的時間穿越國界到達另外一個國家,卻需要很多很多年的時間穿越那些肉眼看不見卻一直存在的墻壁。
    人都沒有幾個,社會活動一只手數(shù)的完,文化背景不同,語言也脫了后腿。所以,不少留學生還是選擇了和說著同樣語言的國人留學生聚在一起玩。
    所以在村里,你需要有一幫靠譜的朋友。
    也并不是像很多公眾號文章妖魔化的那樣“留學生圈子很亂”,“中國留學生抱團”。
    其實很多時候只是一些小規(guī)模的聚會,打發(fā)無聊的周末時間。
    在家里搞聚餐啊,周末BBQ啊,一起約好去誰的家里做飯或是吃火鍋也是常事,吃完了不免一起KTV,狼人殺啊,打牌之類的。假期離開大農村或去國家公園,或去城市SHOPPING,放一下風。
    所以在大農村里上學的孩子通常都感情深。
    四、學會做飯
    之前有小伙伴形容留學生活:出國就像去新東方,你以為你是來學英語的,實際上你是來學做飯的。
    美國城里多會比較繁華,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美食,在這些城市中留學,想吃家鄉(xiāng)菜時,在大街上隨處可以找到華人餐廳,能吃到家鄉(xiāng)的菜品。
    雖然美國大農村留學,吃飯比城里便宜的多,但懷念家鄉(xiāng)的味道,想吃上家鄉(xiāng)菜過過嘴癮實在是麻煩。要不開車前往離著最近的大城市,找華人餐廳,要么就得跑去亞洲超市,自己購買食材,自己下廚去制作自己想吃的菜品。
    所以,強烈建議各位要來美國村里留學的小伙伴們,一定要學!會!做!飯!
    不吹牛逼,北美君已經可以新東方烹飪學校初級廚師畢業(yè)了,特長是紅燒,炒煎兼?zhèn)?,刀工也不含糊?BR>    沒辦法,人都是給逼出來的。
    而且,做飯還是村里留學生的社交方法,留學生常聚餐切磋廚藝。北美君靠一手精湛的湘鄂小炒,收服了合租小哥哥,同鄉(xiāng)小姐姐,社團學妹...
    吃了都說好!
    在村里,多數(shù)人的穿搭走的都是舒適實用風,畢竟就那么幾家店。
    所以一般來說,普通學生裝一般只分夏天和冬天,夏天flipflops,冬天UGG。
    基本上全校學生都是穿著印著各校校名的帽衫、短袖,瞬間感覺回到了穿校服的高中時代。一件T恤,一條牛仔褲,一雙球鞋,就能走過多個季節(jié)。
    如果你認識的留學生,留學幾年越來越隨(la)性(ta),那么他一定來自大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