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學的學生都希望獲得獎學金,但是很多大U在獎學金政策上比較摳門,相對而言,美國文理學院就相對慷慨。和出國留學看看2018美國文理學院獎學金申請要求。
一、merit-based aid
完全依據申請者的學術水平而頒發(fā),一般金額每年在三千至兩萬美元之間,持續(xù)四年,但是如果后續(xù)成績不能達到標準的話則會被取消。
對于某個具體的項目,金額可能會和申請者的優(yōu)秀程度成正比,比較類同于我們國內傳統(tǒng)概念上的獎學金。
二、need-based aid
以申請者上學的資金需求為導向,美國大學會要求學生提交相關的資產證明和申請表格,一旦決定授獎,即以各種形式補足不夠的部分。
具體的資助除開不需償還的研究基金(grant)之外,還有助學貸款(loan),學費減免(tuition-waiver)和校內勤工儉學(campus employment)等。根據中美兩國的稅務協(xié)定,中國留學生無需為獎學金繳納美國個人所得稅。
當然,對于非公民或美國永久居民的國際學生而言,申請就讀美國大學時是完全無法享受到美國政府所提供的福利的。
限于經費和(相對較大的)規(guī)模,目前除開幾個頂級的綜合性大學,其他大U并不給國際學生任何need-based aid。
對于merit-based aid,目前比較慷慨的項目有福特漢姆大學的院長獎學金(每年1.5-3萬美元,成績A或者A-,SAT超過1450的同學)。
此外從以往經驗來看一些州立大學也對優(yōu)秀國際生提供小額獎學金。相對而言,文理學院在這方面則要大方不少。當然,考慮到近年來國際學生數目的增長,大多數文理學院采用need-aware政策,即如果資金的缺口越大,校方越難滿足。
對申請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可能導致獎學金申請者進入候補名單甚至是直接被拒絕。這或許能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擇優(yōu)錄取吧。
也是因為這種性質,所以在國際學生獲得學校錄取或者轉學之后,是無法再申請need-based aid的,必須在作為新生申請時就表明這種意向并及時提交相關材料。
另一方面來說,出于人道主義考慮,針對國際學生的need-based aid一般會保證四年不變,無需中途提交附加材料或重新申請,因此一旦接受也完全沒有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