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人文常識:特定年齡稱謂

字號:


    年齡稱謂是文史中的核心考點(diǎn),小編為大家提供行測人文常識:特定年齡稱謂,一起來學(xué)習(xí)一下吧!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掌握!
    行測人文常識:特定年齡稱謂
    行測常識判斷考試中,文史知識是常考的知識點(diǎn),而年齡稱謂又是文史中的核心考點(diǎn),小編就整理了部分年齡的特定稱謂,希望對大家常識備考有一些幫助。
    1歲:牙牙,象聲詞,嬰兒學(xué)語的聲音。袁枚《祭妹文》:“兩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BR>    2歲: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8歲:總角,古代幼童把垂發(fā)扎成兩結(jié)于頭頂把頭發(fā)扎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
    9歲:九齡,為九歲,指數(shù)之年:兒童九歲。
    10歲:幼學(xué),十歲?!抖Y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xué)?!币?yàn)楣糯淖譄o標(biāo)點(diǎn),人們就截取“幼學(xué)”二字作為十歲代稱。也稱外傅之年。
    12歲: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13歲: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shí)代為“豆蔻年華”。
    15歲:及笄,笄,本來是指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后,就把頭發(fā)盤起來,并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jīng)成年;所以及笄指女子十五歲。束發(fā),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發(fā)束起來盤在頭頂。故束發(fā)是男子十五歲。
    16歲:二八,為十六歲。古文人把瓜拆分為兩個(gè)八字以紀(jì)年。
    20歲:加冠,指二十歲。古時(shí)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弱冠是男子二十歲。桃李年華是女子二十歲。
    24歲: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30歲:而立,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所以后代稱30歲為“而立之年”。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40歲:不惑(不惑之年):
    50歲: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抖Y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艾稱年老的;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
    54歲:六九年,即五十四歲。
    60歲: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jì)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錯(cuò)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fù)始。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
    61歲:還歷壽,61歲的壽辰。由于按干支紀(jì)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shí)候,故稱“還歷”。
    70歲: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焙笕司投嘁来嗽?,稱70歲為“古稀之年”。
    77歲:喜壽,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88歲:米壽,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歲:上壽,九十為上壽。
    99歲:白壽,指九十九歲,百少一為九十九,故借指99歲。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上壽,百歲;期頤之年,指百歲。
    108歲: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140歲:雙稀、雙慶,一百四十歲。
    【例】古人對特定的年齡有時(shí)不用數(shù)字表示,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guān)的稱謂來代替。下面的年齡稱謂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而立②弱冠③期頤④耄耋⑤不惑⑥花甲⑦豆蔻
    A.⑦②④③⑤①⑥
    B.②⑦③①⑤⑥④
    C.②⑦①⑤⑥③④
    D.⑦②①⑤⑥④③
    【答案】D。解析:豆蔻十三四歲,弱冠是二十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六十花甲,八十九十耄耋,一百期頤。故選D
    以上只是部分特定稱謂,童鞋們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自己查閱資料積累。建議大家多看看央視文史類綜合節(jié)目,以積累自己知識點(diǎn)。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行測定義判斷:巧用定義名稱
      行測言語題答題技巧:“大隱隱于形”
      行測假言命題“推理規(guī)則”題型歸納
      行測答題技巧:邏輯判斷可能性推理其實(shí)沒有那么難
    
行測真題 行測答案 行測答題技巧 行測題庫 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