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單獨招生考試大綱匯總

字號:


    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單獨招生考試大綱匯總已公布,請需要參加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單獨招生考試的同學仔細查看考試大綱,好好復習!
    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單獨招生《語文》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試能力要求
    本科目要求測試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四種能力,這四種能力表現(xiàn)為四個層級。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語文能力最基本的層級。
    B.理解:指領會并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fā)展了的能力層級。
    對A、B、C、D四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考試限時:60分鐘。
    3.試卷滿分為120分。
    4.試卷包含難題約10%,中等難度題約20%,容易題約70% 。
    三、考試內(nèi)容及要求:
    (一)現(xiàn)代文部分----主要測試語言知識、語言表達和分析綜合能力。
    1.識記
    ①識記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②識記現(xiàn)代常用漢字的字形
    ③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2.表達應用
    ①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
    ②辨析并修改病句
    ③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④辨析并運用常見修辭方法
    3.分析綜合
    ①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nèi)容要點
    (二)簡單文言文閱讀-----主要測試最基本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①理解常見古漢語字詞的含義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③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三)寫作
    主要測試表達應用能力,要求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其他常見實用文體。
    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單獨招生《數(shù)學》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試內(nèi)容,以教育部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和《江西省2012年普通高考自行命題科目考試說明》公布的內(nèi)容范圍為依據(jù),以江西省教育廳《關于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編排的指導意見》(贛教基字[2008]41號)文件中規(guī)定的數(shù)學科目的必修模塊為主要考核內(nèi)容。主要考核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兼顧一定的數(shù)學能力考查,重點知識內(nèi)容及要求如下:
    1.集合
    (1)了解集合的含義及表示、元素與集合的隸屬關系;
    (2)理解集合間的包含、相等關系;
    (3)會進行集合的交、并運算。
    2.函數(shù)
    (1)理解函數(shù)的概念,會求函數(shù)定義域和函數(shù)值,了解函數(shù)圖像的平移關系;
    (2)了解簡單的分段函數(shù),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應用;
    (3)理解函數(shù)的四種特性,會進行簡單的分析;
    (4)理解冪函數(shù)、指數(shù)函數(shù)、對數(shù)函數(shù)、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圖像和性質,會進行相關的計算和應用;
    (5)理解三角函數(shù)的周期性,掌握誘導公式、基本恒等關系式,并能進行一定的計算和應用;
    (6)理解正弦型曲線、二次函數(shù)的概念、圖像和性質,會進行相關的計算和應用。
    3.立體幾何
    (1)認識并能畫出簡單的空間圖形;
    (2)理解空間點、直線、平面的位置關系,了解常見的用于推理依據(jù)的公理和定理,會進行簡單命題的判定。
    4.平面解析幾何
    (1)理解直線的點斜式、兩點式、斜截式和一般式方程,會根據(jù)直線方程進行位置判定和進行相關計算;
    (2)了解直線斜截式方程與一次函數(shù)的關系,能求兩直線的交點坐標。
    (3)掌握圓的標準方程和一般方程,能判定直線與圓、圓與圓之間的位置關系;
    (4)掌握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圖形、離心率和標準方程,知道它們簡單的幾何性質,會進行簡單的綜合計算。
    5.平面向量
    (1)理解平面向量及其運算的概念、幾何意義;
    (2)掌握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及其性質,會用坐標進行有關運算;
    (3)掌握平面向量的模和數(shù)量積的概念、性質,會用坐標進行有關運算。
    6.數(shù)列
    (1)理解等差數(shù)列、等比數(shù)列的相關概念和通項公式,知道等差中項、等比中項的概念;
    (2)能在具體問題情境中識別數(shù)列的等差或等比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綜合計算。
    7.不等式
    (1)了解常見的不等式關系,能進行簡單的不等式求解,會從問題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
    (2)通過圖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與相應的二次函數(shù)、一元二次方程之間的聯(lián)系,并會求解有關問題。
    8.概率與統(tǒng)計
    (1)了解概率的統(tǒng)計定義,理解等可能事件的古典概型,會進行簡單的古典概型概率計算;
    (2)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會計算樣本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按以下規(guī)定實施。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考試限定用時為60分鐘??荚嚥辉试S使用計算器。
    試題分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選擇題是四選一型的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只要求直接填寫結果,不必寫出計算過程或推證過程;解答題為計算題型,應寫出文字說明或演算步驟。
    試題按其難度分為較易題、中等題,難度在0.7以上的試題為較易題,難度為0.3-0.7的試題為中等題。容易題和中等題的分值之比約為8∶2。
    全卷共17題,滿分120分。其中選擇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0分;填空題4小題,每小題7分,共計28分;判斷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0分;解答題共3小題,共計52分。
    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單獨招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試對象
    報考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年單獨招生的考生。
    二、考試性質和目的
    《綜合素質與能力》測試是以中學(含普高、職高、技校、中專)的知識為基礎,結合高職教育學習的要求,重點考察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素養(yǎng)和能力、人文素質、健康素質等內(nèi)容。其目的是測試參考學生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和應知、應會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試題類型:單項選擇題(100分)、簡答題(15分)、案例分析題(15分)、選做題(20分)。
    四、考試內(nèi)容
    1.思想道德素質
    (1)政治素質:樹立馬克思主義立場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
    (2)思想素質: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愛祖國、愛人民、愛父母,感恩、報恩。
    (3)道德素質:“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拔拿鞫Y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社會公德基本要求。
    (4)法紀素質:基本的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意識。
    2.科學素養(yǎng)和能力
    (1)分析推理能力:對客觀事物及其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包括對數(shù)字、詞語、概念、短文等材料的理解、比較、判斷、演繹、歸納、綜合等。
    (2)空間想象能力:對物體、形體在二維、三維空間中的圖形或形體的感知、識別和想象能力。
    (3)資料分析能力:對各種形式的統(tǒng)計資料(包括文字、圖形和表格等)進行正確理解、計算、分析、比較、判斷、處理的能力。
    (4)注意力及穩(wěn)定性: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將全部心理活動集中指向某一事物而不受其它外界事物的干擾,并對該事物做出正確分析、判斷的能力。
    (5)科技知識運用能力:運用物理、化學、生物、信息等科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人文素質
    (1)言語理解與表達:能正確理解、運用字、詞、句,能準確、通順地表達思想、觀點。
    (2)人文常識:含文學、歷史、地理、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基礎知識。
    4.健康素質
    (1)身體素質:了解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掌握相關的體育技能及體育方法,具備健康的體質。
    (2)心理素質:具備樂觀的心態(tài),善于調(diào)節(jié)情緒,個性完整;具備克服學習、生活、交友、就業(yè)中挫折的能力;悅納自我、善待他人、熱愛生命,有吃苦耐勞精神。
    (3)社會適應力:了解溝通的方法和社交禮儀,能處理好各方面的人際關系;善于在新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工作,有開拓精神。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高考招生計劃
      高考招生簡章
      高考招生信息匯總
      江西2019年高職單招院校名單及網(wǎng)址
    
高考大綱 高考改革 高考政策 高考真題 高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