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模考試已經(jīng)結(jié)束,小編為大家提供江蘇2019各市一模作文題目分類評析,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好好看一下,有興趣的寫一寫!
江蘇2019各市一模作文題目分類評析
【一】核心概念類
各市模擬題多數(shù)模仿近兩年江蘇高考的“車”與“語言”,采用核心概念類材料。這種材料作文題命制的關(guān)鍵點有二:其一,核心概念要清晰而不寬泛;其二,引申角度要多樣且不虛浮。
宿遷一模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民以食為天”,看似尋常的一日三餐,蘊含人世間種種滋味。煙火氤氳間,總能讓人咂摸出生活的喜怒哀樂,感受到追求的酸甜苦辣,咀嚼著人世的悲歡離合……
這題的靈感顯然來自于“車”。衣食住行,“車”屬于“行”的一種。那么,“食”的范疇顯然遠遠大于“車”。所以,試題做了縮小概念的努力?!翱此茖こ5囊蝗杖汀?,把“食”縮小為了“三餐”,“煙火氤氳”更是強調(diào)了日常飯食的特點。所以,路邊小吃、異域美食,應(yīng)該不在本題的范圍之內(nèi)。但是,有“民以食為天”在前,考場上寫廣義的“食”的文章應(yīng)該不在少數(shù)。為避免評分標(biāo)準(zhǔn)上的爭議,命題時要慎用與后文在概念上不一致的引語。2016年江蘇卷“說與不說”一題,用“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引入,也是弊大于利。
蘇州一模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標(biāo)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文明不僅是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們丈量自身行為規(guī)范的尺度;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方、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文明;文明體現(xiàn)在我們對待他人、自然、社會的實際行動中。
“文明”實在是個過于龐大的概念,而且材料中出現(xiàn)的幾處“文明”意義并不相同。第一個分句談到的“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說的是作為社會發(fā)展階段的“文明”,“丈量自身行為規(guī)范的尺度”,說的是作為公共秩序和個人道德的“文明”;第二個分句談到國家、民族、地方和人“都有自己的文明”,說的是作為精神和物質(zhì)財富總和的“文明”;第三個分句中的“文明”則又比較接近第一分句中的后一種“文明”。用這樣的材料來命題,還不如直接做成命題作文:“文明”。
無錫一模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人情,是人與人的情面與交情。人情可貴,人情也可能是負擔(dān);有人說人情冷漠,但人情也自有溫暖在……人情,蘊含人生百味,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人情”與“文明”一樣,也是一個義項豐富的詞語。好在本題明確鎖定“人與人的情面與交情”這一義項。但是,“人情冷漠”中的“人情”是指人際關(guān)系、人情世故、人與人的感情,這就破壞了定義的統(tǒng)一性。
南通一模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每一個舞臺都有主角。當(dāng)好主角需要責(zé)任擔(dān)當(dāng)、不懈奮斗、勇于超越、合作共贏……
本題在概念選擇上是同類試題中最為成功的。“主角”一詞范圍不大不小,適合作文。“每一個舞臺”一方面落實了“主角”的定義,一方面暗示了“主角”可取比喻義。但后面一句僅將核心概念向“當(dāng)好主角”一個方向上引申。那么,寫作就應(yīng)該被限定在這一方面,即討論我們?nèi)绾萎?dāng)好主角,而不能寫如何當(dāng)上主角,應(yīng)該爭當(dāng)主角等。所以,嚴(yán)格說來,本題不屬于核心概念型材料,而是類似“拒絕平庸”的單線論述式的材料結(jié)構(gòu)。
【二】觀點碰撞類
采用這種類型材料的試題有兩道,都比較成功。
南京、鹽城一模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有人說,人的視野小了,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隨之增強;也有人說,人的視野小了,
格局就會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隨之下降。
鹽城、南京2019屆一模作文詳解
蘇北三市(淮安、徐州、連云港)一模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標(biāo)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人生如書,一頁頁被翻過。
有人說,要經(jīng)?;仡^翻翻,這樣你會懂得更多,這代表一種反思與成熟,不忘過往方可更進一步。
也有人說,人要向前看,少翻過去的舊賬,這是一種明智之舉,懂得放下才能真正超越。
本題如果拋開翻書的比喻,直接看其爭議點——人生要?;仡^看還是向前看,很接近2016年南京一模題:
詩人普希金說,那過去的一切都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畫家黃永玉說,世上常有人放著前頭的好景不看,轉(zhuǎn)過身朝向過去,只認為過去的都好。
不同在于,蘇北三市題除了給出立場,還明確了支持各自立場的論點(“不忘過往方可更進一步”“懂得放下才能真正超越”),為考生的構(gòu)思提供方便。結(jié)構(gòu)上也比南京2016年題更為清晰??梢姼鶕?jù)試題類型對材料進行剪裁,是提高試題質(zhì)量的必要步驟。
【三】詩意哲思類
選用詩歌為材料的試題有兩道。材料對原詩都有改造,但優(yōu)劣有別。
鎮(zhèn)江一模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多幸福的小石頭啊\獨自在路上漫步\匆匆而過的宇宙\也得披上它自然褐色的外衣\它獨立不羈如太陽\與眾同輝,或獨自閃光。
本題材料出自美國詩人狄金森的寓言詩《小石子多幸?!?“How Happy Is The Little Stone”),以石頭喻人。石頭的“小”,與它“漫步”的從容、它讓宇宙也顯得匆匆的“永恒”、它讓宇宙改色的影響力和它如太陽般“獨立不羈”的高傲形成對比,“與眾同輝”與“獨自閃光”形成對比。小石頭象征一切具有獨立精神、不斷發(fā)揮能量的平凡人物。本題可以由此討論平凡與杰出、渺小與偉大、獨與眾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材料刪去了原詩“漫步”后“不汲汲于功名,也從不為變故擔(dān)心”一句,以及結(jié)尾的“它決定順應(yīng)天意。單純,一味自然”。這些刪除并不影響詩歌的完整性,而且可以避開“慢生活”“超功利”“回歸自然”等主題的套作文章。
常州一模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有些東西被創(chuàng)造到世界上,只不過是為了緊靠著你的心口,就只存在那一瞬間的光。但那光,叫永恒。
材料前一句,是屠格涅夫的情詩《一朵小花》的最后三行(最接近戈寶權(quán)的譯本),曾被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引作中篇小說《自夜》的題詞?!耙凰查g的光”原為“一瞬間的時光”?!皶r光”訛誤為“光”,倒是強調(diào)了那些東西對于“你”的積極意義,也算歪打正著。但此誤之后,又有無知妄人續(xù)上“但那光,叫永恒”一句,這就與前面的“只存在那一瞬間”相矛盾,而且俗不可耐,可謂化神奇為腐朽。不少語文學(xué)習(xí)資料輯入時不加辨析,把兩句全部當(dāng)做了屠格涅夫的格言。命題者用這樣的假格言命題,是要向屠格涅夫和蘇州考生謝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