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給我們展現傳統(tǒng)大家風范,驚醒和深思。下面是由小編為您整理的“《家世》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氛圍教育了孩子不同的性格。余先生以不同角度闡釋幾大家族的家世家風,在物質豐腴的現代社會,傳統(tǒng)年代的家族教育被逐漸提及和喚醒,家族式的“自我整理”和處事名言“三省吾身”在忙碌和浮躁的當下被發(fā)掘。《家世》給我們展現傳統(tǒng)大家風范,驚醒和深思。
一個人最先接觸的是家,家庭,接觸到這個家庭氛圍,是他最初性格養(yǎng)成的基石,是人生的起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人生走向和未來之路。《家世》蘊意深厚,我僅以書中幾段頗有代表性的家族探討性教育作自己的看法。
宋家的教育在于敢闖敢拼,美國式的冒險精神,你要有夢,你就要付出努力,你要成功,你就要一路披荊斬棘,沒有什么是你生來就準備好的。宋氏家族的創(chuàng)始人--宋耀如,他的人生經歷頗為精彩,也許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他的子女遠近聞名,民國傳奇的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及傳奇三兄弟,宋子文、宋子良和宋子安,被時人稱作“民國第一家族”,是什么鑄就了宋氏家族?他的成功和他子女的成功和他的家族教育又有什么關系呢?
宋耀如的《孟子》式的古典熏陶氛圍,生而為人,必將能承受苦難和波折,不能停止追求,要做好隨時付出代價的準備。他的教育初看頗為矛盾,自由和專制,獨立和干涉,讓子女主導在這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成長為人,成長為偉大的人。生命的韌性注定了能走多遠,能站多高。
“一個沒有受過學校教育的學者,一個沒有現代個人享受要求的現代實業(yè)家,一個沒有錢的大亨”。這是國民黨元老張群對盧作孚的評價。盧老要是古代應該是個坦蕩的俠客,自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責,創(chuàng)造幸福而不是享受幸福,甘于清貧,卻也享受清貧。他以身作則,他的家庭也收到他潛移默化的影響,任何時候,只領一份工資,絕不多領,對公大公無私,對己克勤克儉,嚴于律己,甚至于他病倒了家人也無余錢買雞給他補補。在盧老的家風中,最寶貴的是甘于奉獻的精神財富,如此豐厚的財富,以至于盧作孚及其子孫都成為了不可多得的全方面人才。如果把盧老比作一棵標桿式的勁松,而他的子孫就如一片挺拔的青竹自成一片。
如今談起蔣中正,似乎世人的眼光也漸為公正,叱咤風云的蔣在其生涯里由一個曾經的統(tǒng)治者最后敗居臺灣,前半生的意氣風發(fā),后半生的無奈和不甘,似有起落,似有波動。不談功過,不說是非,這個王朝這個家族最初和最真的傳承即家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老蔣的教育是傳統(tǒng)家族的教育,兩子取經天緯地之意,長子經國刻苦奉行,行事有板有眼;緯國有公子的貴氣。開放和包容是這個家族不朽的基調,以至于他的后代雖由燦爛歸于平淡,但也頗為豐富。
家風的傳承,皆有寶貴財富,找到最初的起點,因為舉手投足之間都有它的影子。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