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工程精選試題三

字號:


    你的考試準備的怎么樣了?考試欄目組小編為你提供了2019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工程精選試題三,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想知道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網(wǎng)站更新。
    2019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工程精選試題三
    1 . 在移動模架上澆筑預應力連續(xù)梁時,澆筑分段工作縫,必須在()附近。
    A . 正彎矩區(qū) B . 負彎矩區(qū) C . 無規(guī)定 D . 彎矩零點
    2 . 懸澆法施工時,預應力混凝土梁體一般分為()大部分澆筑。
    A . 兩 B . 三 C . 四 D . 五
    3 . 現(xiàn)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支架和模板安裝后,宜采取預壓方法消除()。
    A . 非彈性變形 B . 彈性變形 C . 塑性變形 D . 支架空隙
    4 .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合龍順序一般是()。
    A . 先中跨、后次跨、再邊跨 B . 先邊跨、后次跨、再中跨
    C . 先邊跨、后中跨、再次跨 D . 先中跨、后邊跨、再次跨
    5 . 為確定懸臂澆筑段前段標高,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監(jiān)測,但監(jiān)測項目不包括()。
    A . 掛籃前端的垂直變形值 B . 預拱度
    C . 施工中已澆段的實際標高 D . 溫度影響
    6 . 起重機架梁作業(yè)前應檢查的事項包括()。
    A . 必須檢查梁板外形及其預埋件尺寸和位置,其偏差不應超過設計或規(guī)范允許值
    B . 支承結構(墩臺、蓋梁等)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C . 支承結構和預埋件的尺寸、標高及平面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且驗收合格
    D . 橋梁支座的安裝質(zhì)量應符合要求,其規(guī)格、位置及標高應準確無誤
    E . 千斤頂起落梁的技術要求
    7 . 關于簡支梁板吊運方案的要求,正確的有()。
    A . 編制專項方案,并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論證、批準 B . 應進行吊車等機具的安全性驗算
    C . 起吊過程中構件內(nèi)產(chǎn)生的應力驗算必須符合要求
    D . 應對施工現(xiàn)場條件和擬定運輸路線上的社會交通進行充分調(diào)研和評估
    E . 按照起重吊裝的有關規(guī)定,選擇吊運工具、設備
    8 . 關于簡支梁板安裝就位的技術要求,正確的有()。
    A . 吊點位置應按設計規(guī)定或根據(jù)計算決定 B . 移運、停放的支承位置應與吊點位置一致
    C . 不得吊錯板梁的上、下面,防止折斷 D . 每根大梁就位后,應及時設置保險垛或支撐
    E . 構件安裝就位即可焊接連接鋼筋或澆筑混凝土固定構件
    9 . 現(xiàn)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的常用施工方法有()。
    A . 支架法 B . 頂推法 C . 移動模架法 D . 懸臂拼裝法 E . 懸臂澆筑法
    10 . 關于支架法現(xiàn)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的要求,正確的有()。
    A . 支架的地基承載力應符合要求
    B . 安裝支架時,應根據(jù)梁體和支架的彈性、非彈性變形,設置預拱度
    C . 支架底部應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
    D . 澆筑混凝土時應采取防止支架均勻下沉的措施
    E . 有簡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
    11 . 關于移動模架法現(xiàn)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的要求,正確的有()。
    A . 支架長度必須滿足施工要求
    B . 支架應利用專用設備組裝,在施工時能確保質(zhì)量和安全
    C . 內(nèi)、外模板就位時,其平面尺寸、高程、預拱度的誤差必須控制在容許范圍內(nèi)
    D . 預應力筋管道、鋼筋、預埋件設置應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和設計要求
    E . 澆筑分段工作縫,宜設在彎矩零點附近
    12 . 下列連續(xù)梁(T 構)的合龍、體系轉(zhuǎn)換和支座反力調(diào)整的規(guī)定,符合規(guī)范的有()。
    A . 合龍段的長度宜為 3m B . 合龍宜在一天中氣溫最低時進行
    C . 合龍段的混凝土強度宜提高一級
    D . 應在合龍段預應力筋張拉、壓漿完成并解除各墩臨時固結后進行體系轉(zhuǎn)換
    E . 體系轉(zhuǎn)換時,支座反力調(diào)整應以高程控制為主,反力作為校核
    13 . 拱形涵、蓋板涵施工遇有地下水時,應先將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方可施工。
    A . 500mm B . 400mm C . 300mm D . 200mm
    14 . 拱形涵、蓋板涵兩側(cè)主結構防水層的保護層砌筑砂漿強度達到()才能回填土。
    A . 1.5MPa B . 2MPa C . 2.5MPa D . 3MPa
    15 . 拱形涵拱圈和拱上端墻應()施工。
    A . 由中間向兩側(cè)同時、對稱 B . 由兩側(cè)向中間同時、對稱
    C . 順時針方向 D . 逆時針方向
    16 . 涵洞兩側(cè)的回填土應對稱進行,高差不宜超過()。
    A . 300mm B . 350mm C . 400mm D . 450mm
    17 . 箱涵頂進作業(yè)應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進行,并宜避開雨期施工。
    A . 0.5m B . 0.4m C . 0.3m D . 0.2m
    18 . 測量工作對箱涵頂進很重要,必須(),做好記錄并報告現(xiàn)場指揮。
    A . 每一頂程測量一次各觀測點高程偏差值
    B . 每一頂程測量一次各觀測點左、右偏差值
    C . 每一頂程測量一次各觀測點高程偏差值和左、右偏差值
    D . 每一頂程測量一次各觀測點高程偏差值,左、右偏差值和頂程及總進尺
    19、涵洞兩側(cè)回填土,應在主結構防水層的保護層完成,且保護層砌筑砂漿強度達到()MPa后方可進行。
    A、1.5 B、1 C、2 D、3
    20、箱涵頂進挖土應在()時間進行。
    A、列車運行時 B、列車減速運行時 C、列車低速運行時 D、列車運行間隙
    21、箱涵頂進挖運土方時,挖土的進尺可根據(jù)土質(zhì)確定,一般宜為()。
    A、0.2~0.4m B、0.3~0.6m C、0.4~0.8m D、0.5~0.9m
    22、關于箱涵頂進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當頂力達到 0.9 倍結構自重時箱涵未啟動,應立即停止頂進
    B、箱涵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 75%
    C、箱涵頂進必須避開雨期
    D、頂進過程中,每天應定時觀測箱涵底板上設置觀測標釘?shù)母叱?BR>    23.關于箱涵頂進施工的做法,錯誤的是( )。
    A.由上向下開挖 B.不超前挖土 C.逆坡挖土 D.嚴禁擾動基底土壤
    24. 管涵通常采用工廠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的成品管節(jié),管節(jié)斷面形式分為()等。
    A . 圓形 B . 橢圓形 C . 卵形 D . 矩形 E . 正六邊形
    25. 下列管涵施工技術要求,正確的有()。
    A . 基礎上面應設混凝土管座,其頂部弧形面應與管身緊密貼合
    B . 當管涵為無混凝土基礎,應按設計要求將管底土層壓實,做成與管身密貼的弧形管座
    C . 當管涵為無混凝土基礎,管底土層承載力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按規(guī)范要求加固
    D . 沉降縫應設在非管節(jié)接縫處
    E . 進出水口溝床應整理直順,與上下游導流排水系統(tǒng)連接順暢、穩(wěn)固
    26 . 箱涵頂進前檢查工作有( )
    A . 箱涵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防水層及保護層按設計完成
    B . 后背施工、線路加固達到施工方案要求;頂進設備及施工機械符合要求
    C . 啟動時,現(xiàn)場必須有主管施工技術人員專人統(tǒng)一指揮
    D . 頂進設備液壓系統(tǒng)安裝及預頂試驗結果符合要求
    E . 所穿越的線路管理部門的配合人員、搶修設備、通信器材準備完畢
    27 . 在箱涵頂進過程前,應對()進行檢查。
    A . 液壓系統(tǒng) B . 滑板 C . 線路加固 D . 頂進設備 E . 后背施工
    28.涵洞是城鎮(zhèn)道路路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涵洞有( )。
    A.管涵 B.拱形涵 C.蓋板涵 D.箱涵 E.隧道
    29 . 鋼筋的級別、種類和直徑應按設計要求選用。當需要代換時,應由()單位作變更設計。
    A . 建設 B . 監(jiān)理 C . 施工 D . 原設計
    30 . 關于預應力鋼鉸線張拉的說法,錯誤的是()。
    A . 構件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值的 75%
    B . 當設計無要求時,張拉順序可采用對稱張拉
    C . 長 20m 梁直線預應力鋼鉸線可采用一端張拉方式
    D . 工作人員可站在張拉千斤頂后面隨時觀察張拉情況
    31 . 下列橋型中,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橋墩或橋臺主要承受水平推力的是()。
    A . 剛架橋 B . 懸索橋 C . 拱式橋 D . 梁式橋
    32 . 承重結構以受壓為主的橋型是()。
    A . 梁式橋 B . 拱式橋 C . 懸索橋 D . 剛架橋
    33 . 施工中鋼筋接頭受力狀態(tài)不清的,應按()處理。
    A . 受拉 B . 受壓 C . 偏壓 D . 受剪
    34 . 采用懸臂澆筑法施工多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時,正確的澆筑順序是()。
    A . 0 號塊→主梁節(jié)段→邊跨合龍段→中跨合龍段
    B . 0 號塊→主梁節(jié)段→中跨合龍段→邊跨合龍段
    C . 主梁節(jié)段→0 號塊→邊跨合龍段→中跨合龍段
    D . 主梁節(jié)段→0 號塊→中跨合龍段→邊跨合龍段
    35 . 可采用沖擊式打樁機施工的基坑圍護結構是()。
    A . 鋼板樁 B . 鉆孔灌注樁 C . 深層攪拌樁 D . 地下連續(xù)墻
    36 . 關于承重模板支架搭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 腳手架宜利用支架體系搭設 B . 支架底部應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C . 支架搭設完畢后即可投入使用 D . 地基承載力不影響支架的搭設
    37. 關于靜力壓樁法施工混凝土預制樁的說法,錯誤的是()。
    A . 樁頂不易損壞 B . 施工時無沖擊力 C . 沉樁精度較高 D . 沉樁過程不產(chǎn)生擠土效應
    38 . 某項目部一次進場 80 套錨具,至少應取()套做外觀檢查。
    A . 3 B . 5 C . 8 D . 10
    39. 適用于 10m 深水基礎的圍堰是()。
    A . 套箱圍堰 B . 土袋圍堰 C . 鐵絲籠圍堰 D . 雙壁鋼圍堰
    40 . 鉆孔灌注樁鋼筋骨架的起吊方法宜采用()。
    A . 吊點位于骨架上部的一點拖吊 B . 吊點位于骨架中心的一點吊
    C . 吊點位于骨架下部及中上部的二點吊 D . 吊點平均分布于骨架上的三點吊
    41 . 現(xiàn)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施工時,支架和模板完成后應進行預壓,其作用是消除基礎的沉陷和()。
    A . 支架彈性變形 B . 支架非彈性變形 C . 混凝土收縮及溫度變形 D . 混凝土連續(xù)梁預拱度
    42. 預應力構件施工中屬于先張法的工序是()。
    A . 放張 B . 預留孔道 C . 預應力管道清洗 D . 孔道壓漿
    43 . 城市高架橋經(jīng)常使用精軋螺紋鋼筋預應力體系,按錨固原理應屬于()。
    A . 支承錨固 B . 楔緊錨固 C . 握裹錨固 D . 組合錨固
    44. 采用懸臂澆筑法施工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時,正確的合龍順序是()。
    A . 次跨一中跨一邊跨 B . 中跨一邊跨一次跨 C . 邊跨一次跨一中跨 D . 次跨一邊跨一中跨
    45 . 關于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說法,正確的有()。
    A . 導管安裝固定后開始吊裝鋼筋籠
    B . 開始灌注混凝土時,導管底部應與孔底保持密貼
    C . 混凝土混合料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可為 200mm
    D . 灌注首盤混凝土時應使用隔水球
    E . 灌注必須連續(xù)進行,避免將導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
    46. 橋臺的作用有()。
    A . 傳遞橋跨結構恒載 B . 解決與路堤銜接問題 C . 防止河道沖刷
    D . 承受臺后路堤土壓實 E . 傳遞汽車活載
    47 . 關于鋼筋接頭的說法,正確的有()。
    A . 焊接接頭應優(yōu)先選用閃光對焊 B . 受拉主筋宜采用綁扎鏈接
    C . HRB335 鋼筋可采用機械連接接頭 D . 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接頭
    E . 鋼筋接頭應設在構件最大負彎矩處
    48 . 關于鉆孔灌注樁護筒埋設的說法,正確的有()。
    A . 平面位置應準確 B . 垂直偏差應符合要求 C . 護筒內(nèi)徑與樁徑一致
    D . 護筒埋沒深度應大于 5m E . 可采用鋼護筒
    49 . 設置現(xiàn)澆混凝土箱梁支架預拱度應考慮的因素有()。
    A . 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彈性壓縮
    B . 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非彈性壓縮
    C . 支架基礎的沉陷
    D . 預拱度的最高值應設置在墩頂連續(xù)箱梁負彎矩最大處
    E . 由混凝土收縮及溫度變化引起的撓度
    50. 關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說法,正確的有()。
    A . 優(yōu)化混凝土配合比,減少水泥用量 B . 采用水化熱低的水泥 C . 澆筑溫度大于 35℃
    D . 減小澆筑層厚度 E . 采用埋設冷卻管,用循環(huán)水降低混凝土溫度
    參考答案
    1.D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0,在移動模架上澆筑預應力連續(xù)梁時,澆筑分段工作縫,必須在彎矩零點處附近。
    2.C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0,懸澆法施工,預應力混凝土梁體一般分為 4 大部分澆筑:(1).墩頂粱段(0 號塊) (2).墩頂粱段對稱的兩端懸澆粱段 (3).邊孔支架現(xiàn)澆粱段 (4).主梁跨中合龍段
    3.A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0,正數(shù)第 4 行,原文是各種支架和模板安裝后,宜采取預壓方法消除拼裝間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彈性變形。
    4.B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1,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合龍順序是:先邊跨,后次跨、再中跨。
    5.D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1。原文:.......確定懸臂澆筑段前段高程時,應考慮:1)掛籃前端的垂直變形。2)預拱度設置。3)施工中已澆筑段的實際高程。4)溫度影響等。因此,施工過程中的監(jiān)測項目為前三項;必要時結構物的變形值、應力也應進行監(jiān)測,保證結構的強度和穩(wěn)定。
    6.ABCD
    解析: 起重機架梁前應檢查的事項包括:必須檢查梁板的外形以及預埋件尺寸,其偏差在允許范圍內(nèi),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支撐結構和預埋件的尺寸,標高及平面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且驗收合格,橋梁的安裝質(zhì)量應符合要求,其規(guī)格、位置及標高應準確無誤。
    7.ABCE
    解析: 2018 版教材 P49 頁靠上。吊運方案: 1.吊運應編制專項方案,并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論證、批準,所以 A 項正確 2.吊運方案應對各受力部分的設備、桿件進行預算,特別是吊車等機具的安全性驗算,起吊過程中構件內(nèi)產(chǎn)生的應力驗算必須符合要求,所以 B、C 項正確 3. 應按照起重吊裝的有關規(guī)定,選擇吊運工具、設備,所以 E 項正確。
    8.ABCD
    解析: 2018 版教材 P49 頁下面。吊運要求: 1.構件移運、吊裝時的吊點位置按照設計或計算決定,所以 A 項正確 2.構件移運、停放的支承位置應與吊點位置一致,并應支承穩(wěn)固,所以 B 項正確 3.吊移板式構件時,不得吊錯板梁的上、下面,防止折斷,所以 C 項正確 4. 每根大梁就位后,應及時設置保險垛或支撐,將梁固定并用鋼板與已安裝好的大梁的預埋橫向連接鋼板焊接,防止傾倒,所以 D 項正確
    9.ACE
    解析: 2018 版教材 P49~50,現(xiàn)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的常用施工方法有:支架法、移動模架法、懸臂澆筑法。
    10.ABCE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0 頁第一行。選項 D 錯誤,應改為澆筑混凝土時應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勻下沉的措施。本題考核知識點共 6 條,補充一條:各種支架和模架安裝后,宜采取預壓方法消除拼裝間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彈性變形。
    11.ABCD
    解析: 使用移動模架法現(xiàn)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時,支架長度必須滿足要求;支架應利用專有設備組裝,在施工時能確保質(zhì)量和安全;箱梁內(nèi)、外模板就位時,尺寸,高程,預拱度誤差必須滿足容許范圍之內(nèi);澆筑施工縫,必須放在彎矩零點處;混凝土內(nèi)預應力筋管道、鋼筋、預埋件設置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和設計要求。(2018 版教材 P50)
    12.BCE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1,連續(xù)梁合攏、體系轉(zhuǎn)換和支座反力調(diào)整的規(guī)定:
    1、合龍段的長度宜為 2M
    2、合龍前應觀測天氣氣溫變化和粱段高程和懸臂端間距的關系
    3、合龍前按設計規(guī)定,將兩懸臂端合龍口用臨時設施連接,并將合龍跨一側(cè)墩的臨時錨固或
    改成臨時支座
    4、合龍前在懸臂兩端預加壓重,并于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逐步撤除,以使懸臂端撓度保持穩(wěn)定
    5、在一天氣溫最低時進行
    6、合龍段混凝土宜提高一級
    7、連續(xù)梁的梁跨體系轉(zhuǎn)換,應在合龍段及全部縱向連續(xù)預應力筋張拉、壓漿完成,并解除各墩臨時固結后進行
    8、跨梁體系轉(zhuǎn)換時,支座反力的調(diào)整應以高程控制為主,反力作為校核. 有人說 D 是正確的,我說 D 不正確,原因是“7、連續(xù)梁的梁跨體系轉(zhuǎn)換,應在合龍段及全部縱向連續(xù)預應力筋張拉、壓漿完成,并解除各墩臨時固結后進行”,教材上提到了合龍段及全部,而 D 中僅提到了合龍段,沒有提到“全部”,所以 D 肯定是不正確的。
    13.A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2,拱形涵、蓋板涵施工遇有地下水時,應先將地下水降至基層下500mm,方可施工。
    14.D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2,拱形涵、蓋板涵兩側(cè)的回填土,應在主結構防水層的保護層完成,且保護層砌筑砂漿強度達到 3Mpa 后才能填土。
    15.B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2,拱形涵拱圈和拱上端墻應由兩側(cè)向中間同時、對稱施工,屬于拱形涵技術要點之一。
    16.A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2,涵洞兩側(cè)的回填土,回填時,兩側(cè)應對稱進行,高差不宜超過
    300mm。
    17.A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3,箱涵頂進作業(yè)面包括路基下地下水位已降至底下 0.5m 進行,并宜避開雨期施工。
    18.D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4,頂進過程中,每一頂程要觀測并記錄各觀測點左、右偏差值,高程偏差值和頂程及總尺。
    19.D
    解析:2018 版教材 P52 頁,涵洞兩側(cè)回填土,應在主結構防水層的保護層完成,且保護層砌筑砂漿強度達到 3MPa 后方可進行?;靥顣r,兩側(cè)應對稱進行,高差不宜超過 300mm。
    20.D
    解析:2018 版教材 P54 頁,頂進挖土,列車通過時嚴禁繼續(xù)挖土,人員應撤離開挖面。當挖土或頂進過程中發(fā)生塌方,影響行車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搶修加固,做出有效防護。
    21.C
    解析:2018 版教材 P53 頁,頂進挖土,根據(jù)箱涵的凈空尺寸、土質(zhì)情況,可采取人工挖土或機械挖土。一般宜選用小型反鏟按設計坡度開挖,每次開挖進尺 0.4-0.8m,配裝載機或直接用挖掘機裝汽車出土。頂板切土,側(cè)墻刃腳切土及底板前清土須由人工配合。挖土頂進應三班連續(xù)作業(yè),不得間斷。
    22.D
    解析:2018 版教材 P54 頁,頂進過程中,每天應定時觀測箱涵底板上設置觀測標釘?shù)母叱獭?BR>    23.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管涵施工技術要求。應在列車運行間隙時間內(nèi)進行。在開挖面應設專人監(jiān)護。應按照側(cè)刃腳坡度及規(guī)定的進尺由上往下開挖,側(cè)刃腳進土應在 0.1m 以上。開挖面的坡度不得大于 1:0.75,并嚴禁逆坡挖土,不得超前挖土。
    24.ABCD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2,成品管的管節(jié)斷面形式分為圓形、橢圓形、卵形、矩形。
    25.ABCE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2,在管涵施工施工技術中: 1.當管涵設計為混凝土或砌體基礎時,基礎上面應設混凝土管座,其頂部弧形面應與管身緊貼合,使管節(jié)均勻受力。所以 A 項正確 2. 當管涵為無混凝土基礎,應按設計要求將管底土層夯壓密實,做成與管身密貼的弧形管座,管底土層承載力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按規(guī)范要求加固,所以 B、C 項正確 3.管涵的沉降應設在管節(jié)接縫處,所以 D 項錯誤 4.管涵進出水口溝床應整理直順,與上下游導流排水系統(tǒng)連接順暢、穩(wěn)固,所以 E 項正確。
    26.ABDE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3,
    (二) 箱涵頂進前檢查工作
    (1) 箱涵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防水層及保護層按設計完成。
    (2) 頂進作業(yè)面包括路基下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下 500mm 以下,并宜避開雨期施 工,若在雨期施工,必須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3) 后背施工、線路加固達到施工方案要求;頂進設備及施工機械符合要求。
    (4) 頂進設備液壓系統(tǒng)安裝及預頂試驗結果符合要求。
    (5) 工作坑內(nèi)與頂進無關人員、材料、物品及設施撤出現(xiàn)場。
    (6) 所穿越的線路管理部門的配合人員、搶修設備、通信器材準備完畢。
    C 屬于箱涵頂進啟動的過程。所以不選擇
    27.ACDE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3,原文是(二)箱涵頂進前檢查工作 (3)后背施工、線路加固達到施工方案要求;頂進設備及施工機械符合要求。 (4)頂進設備液壓系統(tǒng)安裝及預頂試驗結果符合要求。
    28.ABCD
    解析:涵洞是城鎮(zhèn)道路路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涵洞有管涵、拱形涵、蓋板涵、箱涵。
    29.D
    解析: 2018 教材 P29:(4) 鋼筋的級別、種類和直徑應按設計要求采用。當需要代換時,應
    由原設計單位作變更設計。
    30.D
    解析: 2018 教材 P35-36:3. 預應力筋張拉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
    要求,設計未要求時,不得低于強度設計值的 75%。 (2) 預應力筋張拉端的設置應符合設計
    要求。當設計未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曲線預應力筋或長度大于等于 25m 的直線預應力筋,宜在兩端張拉;長度小于 25m 的直線預應力筋,可在一端張拉。(4) 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可采取分批、分階段對稱張拉。排除法選 D,該選項原文教材中沒提及
    31.C
    解析: 2018 教材 P28:拱式橋的主要承重結構是拱圈或拱肋。這種結構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橋墩或橋臺將承受水平推力
    32.B
    解析: 2018 版教材 P28,考察拱式橋,拱橋的承重結構以受壓為主,通常用抗壓能力強的圬工材料和鋼筋混凝土等來建造。
    33.A
    解析: 2018 版教材 P30,考察鋼筋接頭設置,原文“施工中鋼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壓的,應按受拉辦理”。
    34.A
    解析: 2018 版教材 P50-51,考察懸臂澆筑法的澆筑順序,施工順序為 0 號塊→分段澆筑主梁至賀龍前段→澆筑邊跨主梁合龍段→最后澆筑中跨合龍段形成連續(xù)梁體系。
    35.A
    解析: 參考 2018 版教材 P67 1)工字鋼圍護結構中:工字鋼樁在基坑開挖前,在地面用沖擊式打樁機沿基坑設計線打入地下 2)鋼板樁圍護結構中:使用的機械與工字鋼樁相同。
    36.B
    解析: 參考 2018 版教材 P50 (5)支架底部應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
    37.D
    解析: 2018 版教材 P44,書中該處只介紹了靜力壓樁的適用條件。 以下內(nèi)容均為書外,僅供參考: 靜力壓樁法,是通過靜力壓樁機將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分節(jié)壓入地基土層中成樁。 靜力壓樁法的特點:(1)施工時無沖擊力, (2)樁頂不易損壞,不易產(chǎn)生偏心沉樁,精度較高。樁頂不易損壞,(3)能在施工中測定沉樁阻力為設計施工提供參數(shù),并預估和驗證樁的承載能力。(4)由于專用樁架設備的高度和壓樁能力受到一定限制,較難壓人 30m 以上的長樁,但可通過接樁,分節(jié)壓入。(5)機械設備的拼裝和移動耗時較多。
    38.D
    解析: 2018 版教材 P40.書中原文:錨具、夾片應以不超過 1000 套為一個驗收批。從每批錨具中抽取 10%且不少于 10 套,進行外觀質(zhì)量和外形尺寸檢查。因此,該題中錨具為 80 套(不足 1000 套),為一個檢驗批,根據(jù)要求不得少于 10 套,所以選 D. 39. D解析: 詳見 2018 版教材 P42,表 2K321021 考點:各類圍堰施工技術要求 由表可知,雙壁鋼圍堰適用于深水基礎。
    40.C
    解析: 考點: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要求解析:為了保證鉆孔灌注樁鋼筋骨架的起吊、時不變形,宜用兩點吊。第一吊點設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點設在骨架長度的中點到上三分點之間。所以,
    C 最符合題意。
    41.B
    解析:2018 版教材 P50.(一)支架法現(xiàn)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3)各種支架和模板安裝后,宜采取預壓方法消除拼裝間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彈性變形。
    42.A
    解析: 2018 版教材 P34~P35,考點:城市橋梁工程先張法和后張法施工質(zhì)量的過程控制。放張屬于先張法的工序。
    43.A
    解析: 考點:預應力材料與錨具的正確使用解析:螺絲端桿錨具,精軋螺紋鋼筋錨具和鐓頭錨具屬于支承錨固。
    44.C
    解析: 詳見 2018 版教材 P51.(2)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合龍順序一般是先邊跨、后次跨、再中跨。
    45.CD
    解析: 2018 教材 P46-47:(1) 樁孔檢驗合格,吊裝鋼筋籠完畢后,安置導管澆筑混凝土。
    (2) 混凝土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須具備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為 180-220mm。(5) 開始灌注混凝土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 300-500mm。(4) 使用的隔水球應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應保證順利排出。(6) 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須連續(xù)施工,并應控制提拔導管速度,嚴禁將導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灌注過程中的故障應記錄備案。
    46.ABDE
    解析: 詳見 2018 版教材 P27 橋臺支撐橋跨結構并將恒載和車輛等活載傳至地基的構筑物,還與路堤相銜接,抵御路堤土壓力,防止路堤填土的滑坡和塌落。
    47.ACD
    解析: 詳見 2018 版教材 P29(2)焊接接頭應優(yōu)先選擇閃光對焊。焊接接頭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8-2012 的有關規(guī)定。A 項正確(3)機械連接接頭適用于 HRB335 和 HRB400 帶肋鋼筋的連接的連接。C 項正確(4)當普通混凝土中鋼筋直徑扥語或小于 22mm 時,在無焊接條件時,可采用綁扎連接,但受拉構件中的主鋼筋不得采用綁扎連接。B 項錯誤
    P30,鋼筋接頭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在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接頭。D 項正確
    (2)鋼筋接頭應設在受力較小區(qū)段,不宜位于構建的最大彎矩處。
    48.ABE解析: 鉆孔灌注樁護筒埋設要求護筒平面位置與垂直度準確,護筒內(nèi)徑要比樁徑大 200~400mm?,F(xiàn)場一般采用鋼護筒,其埋置深度依現(xiàn)場環(huán)境、孔位地質(zhì)、水文條件等因素確定。所以,本題正確選項應為“ABE”。C 項“護筒內(nèi)徑與樁徑一致”是無法施工的,是錯誤項。而 D 項“護筒埋設深度應大于 5m”也是錯誤的。
    49.ABCE
    解析: 在支架上澆筑現(xiàn)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需在施工時設置一定數(shù)值的預拱度,其值為以下各項變形值之和:(1)卸架后上部構造本身及活載一半所產(chǎn)生的豎向撓度;(2)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彈性壓縮;(3)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非彈性壓縮;(4)支架基底在荷載作用下的非彈性沉陷;(5)由混凝土收縮及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撓度。預拱度的最高值應設置在梁的跨徑中點。所以,D 項“預拱度的最高值應設置在墩頂連續(xù)箱梁負彎矩最大處”的表述是錯誤的。因此,本題的正確選項為“ABCE”。
    50.ABDE
    解析: 【考點】城市橋梁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質(zhì)量控制要求解析: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水化熱溫度的方法有:(1)用改善集料級配、降低水灰比、摻加混和料、摻加外加劑等方法減少水泥用量。(2)采用水化熱低的大壩水泥、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強度水泥。(3)減小澆筑層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熱速度。(4)在混凝土內(nèi)埋設冷卻管,用循環(huán)水降低混凝土溫度。所
    以,ABDE 是答案;因為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溫度不宜高于 28℃,C 不正確。其實,C 的干擾性是非常弱的,因為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最大問題是抗裂問題,采取的措施都是降溫或是加強散熱的措施,而“C.澆筑溫度大于 35℃”與此含義恰好相反??梢詤⒖枷? 2018 版教材 P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