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一卷模擬試題及答案七

字號:


    2018年司法考試即將開始,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在這里為考生們整理了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一卷模擬試題及答案,希望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考試資訊,請關(guān)注小編的及時更新哦。
    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一卷模擬試題及答案七
    1.將“法”改為“律”,是在( C )。
    A夏朝
    B西周
    C戰(zhàn)國時期的秦
    D漢
    2.夏朝有五種刑罰,共( D )條。
    A五百
    B一千
    C二千
    D三千
    3.“威侮五刑,怠棄三正”是夏啟討伐有扈式時發(fā)布的( B )。
    A習(xí)慣
    B戰(zhàn)爭動員令
    C祭祀
    D禮儀
    4.“昏、墨、賊,殺”中的刑名是( D )。
    A昏  B墨
    C賊  D殺
    5.夏朝有“昏、墨、賊,殺”的制度。據(jù)叔向解釋: “殺人不忌為(   C   )”。
    A昏  B墨
    C賊  D殺
    6.在我國,首次制定贖刑是在( A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7.《竹書紀(jì)年》記載:“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D   )”。
    A囹圄  B夏臺  C均臺  D圜土
    8.夏朝有“昏、墨、賊,殺”的制度。據(jù)叔向解釋: “己惡而掠美為(   A   )”。
    A昏  B墨
    C賊  D殺
    9.夏朝有“昏、墨、賊,殺”的制度。據(jù)叔向解釋: “貪以敗官為(   B   )”。
    A昏  B墨
    C賊  D殺
    10.相傳夏桀時,曾把商湯“囚之( A )”。
    A夏臺  B均臺
    C囹圄  D圜土
    11.夏朝出現(xiàn)了一種制度,可以用財物折抵刑罰,這種制度叫做( C )。
    A禹刑  B甘誓
    C贖刑  D圜土
    12.夏啟在準(zhǔn)備討伐有扈氏時,發(fā)布的戰(zhàn)爭動員令叫做( B ),它也是夏朝的法律。
    A禹刑  B甘誓
    C贖刑  D圜土
    13.我國奴隸制國家的第一個國王是( D )。
    A舜
    B禹
    C有扈氏
    D啟
    14.原始社會部落首領(lǐng)的繼承實行( A )。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占卜制
    D天命制
    15.夏、商、周三代的法律用來命名的是( A )。
    A刑
    B法
    C律
    D法律
    16.商湯討伐夏桀時發(fā)布的命令是( B )。
    A《湯刑》
    B《湯誓》
    C《湯誥》
    D《太甲訓(xùn)》
    17.炮烙之刑出現(xiàn)于( D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商朝
    18.夏商時期將死刑稱為( A )。
    A大辟
    B斬
    C戮
    D凌遲
    19.在奴隸制五刑中,破壞犯罪者的生殖器官,進(jìn)而殘害機能的刑罰是( D )。
    A墨刑
    B劓刑
    C刖刑
    D宮刑
    20.商朝法律制度的的總稱叫做( C )。
    A禹刑
    B 湯刑
    C湯誥
    D九刑
    21.“刑名從商”是( A )總結(jié)商朝的刑事法律制度而總結(jié)的。
    A荀子
    B周公
    C商鞅
    D韓非
    22.商朝初期王位繼承實行( B ),輔以父死子繼。
    A禪讓制
    B兄終弟及
    C嫡長繼承制
    D諸子均分
    23. 商紂王曾囚周文王于( B )。
    A圜土
    B羑里
    C囹圄
    D夏臺
    24.商湯討伐夏桀時,宣布了夏桀的一條罪名,即( A )。
    A舍棄嗇事
    B不從誓言
    C不吉不迪
    D不有功于民
    25.史料記載,商朝的九侯觸犯了商王,而受到( C )的刑罰。
    A斬
    B戮
    C醢
    D脯
    26.商湯滅夏之后,吸取夏桀滅亡的教訓(xùn),告戒他的諸侯們,禁止( D )。
    A舍棄嗇事
    B不從誓言
    C不吉不迪
    D不有功于民
    27.商朝有一種罪名相當(dāng)于后世的詐偽、內(nèi)亂、謀反等罪名,這個罪叫做( D )。
    A不從誓言
    B不吉不迪
    C顛越不恭
    D暫遇奸宄
    
司法考試題庫 司法考試輔導(dǎo) 司考一卷資料 司考二卷資料 司考三卷資料 司考四卷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