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巴驚現(xiàn)辱華廣告引眾怒

字號:


    近日,美國的大巴的一則廣告/公告引起了UIUC的同學們的普遍反感。下面出國留學網來說說美國大巴驚現(xiàn)辱華廣告引眾怒。
    在Illini Shuttle的大巴的宣傳物上,寫有這樣一句話“You won't feel like you're in China when you're on your buses.”(像你一樣的乘客,在我們的大巴上不會感到你在中國)
    

    這一條看上去帶有調侃意味的話語,其實充滿了歧視色彩。
    怎么?在中國做大巴又怎么了?意味著什么?能解釋清除一下嗎?
    很快,UIUC的同學們就將情況反映到了學校那邊。
    這個大巴公司也出了一份道歉函,但是這份道歉函,卻充滿了各種挑釁意味。
    

    比如這句話,Nearly 20% o f U of I student are natives of China....places a variety of burdens on domestic students.
    這到底什么意思?中國留學生成了burdens負擔了?
    我們交好幾倍于美國本土學生的學費的時候,怎么就沒人說留學生是負擔呢?
    中國人坐大巴,什么時候成“負擔”了?
    再說了,UIUC的中國留學生人數的確很多,但這個情況是誰造成的?不應該是學校招生辦嗎?錄取人數不是學校來定的嗎?留學生有話語權嗎?
    然后,最后一句話里的“half the planet”又是什么意思?吐槽中國人多?
    不好意思,你們過獎了,中國人口只占全世界20%,遠沒有一半那么多。
    目前,UIUC的同學們正在尋求學校出面解決這個問題,讓這個大巴機構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很多同學來了美國才發(fā)現(xiàn),其實這個國家對華人的歧視是有些根深蒂固了。畢竟美國上世紀初還專門通過過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
    4月13日,美國艾爾蒙地一個社出現(xiàn)了一個警示牌,原本是保護草坪的牌子被加上了對中國人的叫囂,牌子內容要求中國人遛狗時不要踐踏草坪。雖然指示牌只是針對那些丟垃圾不撿的人們,但這赤裸裸的種族歧視還是令人很不爽。(當然,這件事情我們也必須意識到,我們需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這樣一個種族被符號化的國度,我們每個人都代表著自己的族群而不是自己,我們要爭取權益,但不能給人留話柄。)
    

    無獨有偶,7月15日,Siwen Shen(沈思文,音譯)在曼哈頓14街的麥當勞和女友用餐時,遭到了同桌美國大媽無端的種族歧視。紐約城市本就擁擠,當時他們看到兩個空座就立馬坐下準備點餐,但是沒想到同桌的老太太叫囂著說他們不是美國人所以沒有權利坐座位。
    

    還有下面這個,更有惡趣味
    一家坐落于紐約曼哈頓東村的餐館Cornerstone Café的一名員工竟然在收據上將顧客名字標位"Ching Chong",事情發(fā)酵后,該名員工因此被解雇,不過由于這件事情發(fā)生在高度多元化的紐約,不得不讓人對現(xiàn)今美國的種族問題感到十分擔憂。
    事發(fā)當天,一名亞洲顧客點了一份牛排和雞蛋打包帶走,可是當她收到收據的時候卻傻眼了。本是來到這家店是為了買些食物帶走,卻不料還附送了一次莫名其妙的羞辱。
    

    身為亞洲人在國外難免會因為我們的皮膚被歧視。當然種族歧視是要看情況,如果是很親近的朋友之間開一些玩笑其實也不必計較,你能保證你不歧視人家?凡事都要把握個度。
    但是對于這種完全不認識的情況下被歧視,最為中國人的我們還是需要發(fā)聲,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很弱小,但是在維持公正的路上,一定會有很多人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