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威廉·霍金在21歲時患上了盧伽雷氏癥,導致了不能說話只能通過特定的機器來傳達自己的思想,那么很多人都想知道,他生前究竟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的,跟著出國留學網(wǎng)來一起了解一下。
一、霍金的病癥簡介
盧伽雷氏癥: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jīng)元病(MND),后一名稱英國常用,法國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國也稱盧伽雷(Lou Gehrig)病。我國通常將肌萎縮側索硬化和運動神經(jīng)元病混用。它是上運動神經(jīng)元和下運動神經(jīng)元損傷之后,導致包括球部(所謂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這部分肌肉)、四肢、軀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
二、他是怎么表達想法的?>>>霍金生平簡介:1歲到75歲的生命是多么璀璨
霍金是如何跟外界溝通的?這不得不提他的幾個好幫手。紅外線感應器以眨眼的快慢發(fā)出訊號,透過紅外線偵測他的眼部動作,再傳送至電腦,使之轉化成英文;電腦需要適應霍金的眨眼速度以求準確打出英文單詞;而語言合成器則能將文字轉化為聲音。
1.曾用三只手指控制計算機>>>霍金說過哪些預言?(附每個預言的發(fā)生時間表)
1985年,霍金喪失語言能力,有一陣子靠的是眼神與人交流,需要人協(xié)助其拼出詞匯,但這種交流十分困難。后來,依靠加利福尼亞電腦專家瓦特·沃爾托茲的編程,霍金可以使用三只手指選擇屏幕上的詞匯,并且可以轉入語言合成器發(fā)音。劍橋調節(jié)通訊公司的大衛(wèi)·梅森又把一臺很小的個人電腦及語言合成器進行改良后裝在了霍金的輪椅上,方便霍金“說話”。1997 年開始,英特爾為霍金提供輔助說話系統(tǒng)。原因是英特爾創(chuàng)始人 Moore 看到霍金的電腦使用了競爭對手 AMD 的處理器,于是要為霍金提供 “真正的電腦”。后來英特爾每兩年為霍金更換一次電腦,并且提供支持服務。
2.面部肌肉抽動、眼球指示計算機合成聲音
自2005年起霍金連手指也不能動彈,無法再用手控制計算機,只能通過眼睛與人溝通。英特爾找到較好的解決方案:通過眼動追蹤、聯(lián)想輸入和語音合成器播放輔助霍金和外界溝通。霍金的眼鏡上,約距右頰一英寸,安裝了負責偵測肌肉活動的紅外線發(fā)射器及偵測器,抽動臉部肌肉將信息傳達給電腦。以眼球控制紅外線感應器,選定熒幕上的英文字母,造句完畢后傳至合成器發(fā)聲。據(jù)媒體報道,霍金每分鐘只講5-6個單詞。
?3.霍金“說話軟件”將免費開放
2017年12月2日,英特爾公司在英國倫敦召開發(fā)布會,宣布明年1月將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向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和研發(fā)者免費開放這套“說話軟件”。英特爾過去3年間對軟件進行了升級,減少打字所需動作,融入預測性輸入技術,使打字速度提高一倍。該系統(tǒng)最大的一項改進是引入“上下文輸入預測”功能。其輸入系統(tǒng)采集和分析了大量霍金過去發(fā)表的文章和個人回復,并以此建立了一個獨有的數(shù)據(jù)模型,從而能精準地分析和預判霍金當下最有可能的輸入選擇。
霍金大贊這次“改變生活的升級”,他說:“希望它(軟件)接下來20年繼續(xù)為我服務?!贝藭r的霍金已經(jīng)72歲。
三、結束語
對于偉人的去世,我們很遺憾,望您一路走好,霍金先生屬于宇宙,他只是回家了。
推薦閱讀
霍金葬禮為什么在劍橋舉行?
原因解讀:霍金為什么葬在西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