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愛親,為人之本。百善孝為先,這是人間真情的永恒旋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出國留學(xué)網(wǎng)整理了職工孝老愛親事跡材料2000字,歡迎閱讀。
綠化隊職工張美芳“感恩賢孝之星”申報材料
張美芳,女,40歲,初中文化,綠化隊旅館化樓服務(wù)班班組長。在工作中,她愛崗敬業(yè),任勞任怨,多次受到礦領(lǐng)導(dǎo)和同志們的好評;在生活中,張美芳懷著對老人的孝順之心、體貼之心、關(guān)愛之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孝賢實錄。
張美芳的愛人董守義,自幼喪母,他的父親一手拉扯兄妹四人長大,等到幾個兒女都成家立業(yè),老人本該安度晚年之際,卻于2008年因腦溢血落下偏癱后遺癥,癱瘓在床。早在1993年張美芳和董守義結(jié)婚時,得知公公一生含辛茹苦獨自一人養(yǎng)兒育女的經(jīng)歷后,就下決心要孝順公公,讓他晚年無憂。在看到臥病在床的公公生活不能自理時,張美芳把公公接到了自己家里,對老人進(jìn)行無微不至的照顧。
說起來,伺候老人是兒女應(yīng)盡的義務(wù),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要伺候一名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還有焦慮癥狀的老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張美芳的公公得病后,行動不便,大小便不能自理,經(jīng)常把大小便拉在床上、褲子上,甚至有焦慮癥狀。經(jīng)常弄的家里亂糟糟的,讓人難以接受,張美芳沒有因此嫌棄公公,相反,她為了讓公公能夠在一個干凈的
環(huán)境里生活,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就起身打掃公公的房間,為公公換上干凈的衣褲,還專門給公公準(zhǔn)備了好幾套床上的換洗被褥,只要公公把床上尿濕一點,美芳發(fā)現(xiàn)后就會馬上換掉清洗,讓公公的衣著和床鋪保持干燥整潔。一天,下班回家的張美芳剛剛打開家門,一陣騷臭撲面而來,客廳的地上留著黃色的液體,原來是公公把小便拉在臥室的地板上,流到了客廳里,張美芳沒有一句牢騷,而是趕緊給公公換上干凈衣褲,用白酒把家里的地板拖拭干凈,又忙著給公公做飯。
張美芳的公公因為長期癱瘓在床,情緒有些焦慮,經(jīng)常會無緣無故的出現(xiàn)狂躁的行為,經(jīng)常大喊大叫,哪怕是夜深人靜的時候,老人也會猛地叫喊起來,張美芳多次從夢中驚醒,她醒過來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連忙和丈夫一起來到公公的床邊,安撫公公的情緒,直至公公安靜下來,夫妻二人再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房間。為了讓公公感受到子女的溫暖和關(guān)愛,消除他的焦慮癥狀,張美芳像哄小孩子一樣,經(jīng)常陪公公嘮嗑兒,不厭其煩的聽公公一遍又一遍講那些沒有邏輯性、甚至是不著邊際的話語,還定時用輪椅推著公公下樓散心,讓老人看看外邊的景象,疏散心結(jié)。公公愛吃甜食,張美芳就在公公情緒不穩(wěn)定時,掏出一塊糖果,哄著公公,讓他安靜下來,當(dāng)公公像孩子一樣不斷索要糖果時,張美芳就會耐心的跟他講過量攝取糖分對身體的危害,讓公公老老實實地聽話,她盡最大的努力,保持老人情緒穩(wěn)定,心情開朗。
為了照顧好公公的日常生活,幾年來,張美芳每天下班后就往家跑,按時按點的給公公做飯。公公愛吃包子,張美芳利用休息時間蒸了兩大鍋肉包子,放在冰箱里,想著讓公公美美的吃上幾頓,可是,老人吃了一頓包子,第二天再看到包子就不愿意了,像小孩兒鬧人一樣喊著:“我不吃包子,我不想天天吃包子,我不吃包子,我要吃餃子!”美芳聽了,哭笑不得:因為老人喜歡吃包子,自己才忙活一天,蒸了包子,剛吃一頓,第二天就不吃了。美芳笑著問:“老爹,別喊,別喊,你說,你想吃啥樣餡兒的餃子,我馬上給你包?!崩项^兒一聽,高興了,告訴美芳他要吃大肉餃子,美芳二話不說,上街買肉,回家麻溜兒包了餃子,給公公吃。看著公公美美的吃著餃子,美芳想著,看來再好吃的東西,老爹也不愿意連著吃,那就天天換樣兒吧,就這樣,紅燒肉、餃子、包子、茄子煲、羊肉湯、炒燴面------,美芳每天換著花樣給公公做,用她愛人董守義的話講:托了老爹的福,他們家的伙食是天天改善啊,每天都不帶重樣兒。
由于張美芳盡心盡力的伺候著公公,讓公公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公公也和美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次,小董的姐姐把父親接到自己家去,也好讓長期照顧老人的美芳夫妻倆休息一段時間,可誰料想,剛到女兒家兩天,老人就鬧著要回張美芳家,原因說來很可笑:老人認(rèn)為女兒沒有媳婦孝順,女兒做的飯沒有媳婦做的飯好吃。當(dāng)美方接到電話后,
立刻和丈夫小董一起把公公接了回來,看到老人心滿意足的吃著自己做的飯,安安靜靜的休息時,美芳心理有些酸楚:老人為了兒女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成就了兒女們美滿的家庭,只要老人愿意,她情愿伺候老人,無怨無悔。
張美辛苦的伺候公公,幾乎每天她都要半夜起身查看公公是否睡得安好,每天都要用白酒拖著家里滿是尿液的地板,每天都要清洗一大堆的沾滿大小便的衣褲,每天下了班都為了給公公做出合口味的飯菜奔走在菜市場和廚房間,這些周圍的鄰居們和同事們都知道,曾經(jīng)有人勸張美芳:“年紀(jì)輕輕的,誰不愛玩,就你天天在家守著這么一個即不能自理又壞脾氣的老頭兒,還要上班,還要照顧他,不如花點錢把他送到養(yǎng)老院去住吧,這樣你們也能休息休息,輕松輕松。”張美芳聽了,說:“俺家守義從小沒了娘,是俺公公一個人既當(dāng)?shù)之?dāng)媽的把他養(yǎng)大,才有了俺們現(xiàn)在的一家人,老人為了養(yǎng)活兒女,付出的比我現(xiàn)在為他付出的不知要多幾倍,俺們伺候老人是應(yīng)該的,外邊再好,也不如自己家里,外人照顧得再專業(yè),也不如自己的兒女貼心,俺們愿意伺候老人,不能放棄對他的照顧,就像他再苦再難沒有放棄養(yǎng)活自己的兒女一樣?!?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