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節(jié)感言

字號:


    記者是在媒體中從事新聞采訪和報道工作的某者。以下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您整理記者節(jié)感言,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查看。
    記者節(jié)感言1
    第一是時間過的太快,這個記者節(jié)來臨時,我好象還沒有從上一個記者節(jié)的活動中走出來,這個記者節(jié)的活動又開始了,聽著這個記者節(jié)上的歌曲和領導的講話,耳畔還回蕩著上一個記者節(jié)一些聲音,和一次活動兩種聲音一樣,疊音,這種感覺讓我有一種暈眩。
    這幾年我經常有這種感覺,比如,今年八一節(jié)上,我和戰(zhàn)友說,快三十年過去了,有時候,我一個人靜靜地坐著,我仍然象在當兵走時的火車上晃蕩。我想,是自己對時間的重新認識,還是自己老了?
    今天與明天是粘連的,難道年與年也是粘邊的嗎?真的是這樣,那真的太可怕最!
    時間上沒有了間隔,幸好有一些東西成為時間的標志符號,那就是這一年記者節(jié)上我被評為市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還有一組報道獲得了市新聞一等獎,加之前不久獲得的省新聞一等獎,也算是小有點成就感了。在此,我順便說一句,謝謝報社領導的關心我支持,謝謝振華老兄一年來的幫助!
    今年記者節(jié)的主題是“人民記者勿忘人民”,這可能是結合當前“走轉改”活動而提出來的一個主題,這讓我想起了好多類式的標語,人民公安為人民,人民法院為人民,人民鐵路為人民,人民公社怎么怎么著等等,沒錯,所以人民有事了多往媒體跑,因為他們認為我們是人民記者,相信我們,有苦有累愿意向我們訴訴,因此我想說的是,那就讓我們記著這句話吧:人民記者勿忘人民!
    記者節(jié)感言2
    屈指數來,干新聞行當已7個年頭了,寫了很多的人和事,感動過、憤怒過、哭過、笑過……其間滋味,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有些事,已經漸漸淡出記憶,而有些事,卻如昨日剛剛發(fā)生一般,記憶清晰甚至刻骨銘心,這或許就是所謂的人生積淀吧——它將成為一筆無形的財富給我這樣那樣抑或這般那般的思考和力量!
    忘不了英雄遺體告別儀式上,群眾們放聲慟哭的場景!忘不了某種邪惡力量遭曝光后被徹底鏟除時群眾贊許的目光!忘不了災區(qū)人民抗災自救中所表現出的積極、樂觀精神……
    當然也有狗急跳墻者對我們的利誘以及歹毒的威脅——但這只能更加激發(fā)我們的社會良知和責任感,它也是我們經歷中的一筆財富吧!
    經歷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但我始終無怨無悔——因為我摯愛我的職業(yè)!
    記者節(jié)感言3
    11月8日是記者節(jié)。以職業(yè)為節(jié),為了記者的光榮,也為了光榮之后,腳步更從容?! ∷裕浾叩墓鈽s,并不屬于一己,而是屬于這個偉大的時代,這個偉大的國度。古人有云:“躬逢其盛”,“躬”既可解為“親自”,也可解為“曲身”:面對偉大,個人怎能不心生敬意,怎能不滿懷謙卑?細數光榮后,請束之高閣,在這個幸運的時代,從容前行。
    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新聞記者肩負著“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追尋理想、拷問真相、守望良知是新聞記者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因此,新聞記者,不應該是簡單的記錄者,而應是一個善于交流的訪問者,反應敏捷的運動員,思想深邃的哲學家,溫厚善良的慈悲者,嫉惡如仇的俠士。
    哪里有新聞,哪里就有我們忙碌的身影。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舉例今年的大事件)……每一個重大事件,我們的記者都戰(zhàn)斗在一線。雖然這些事件現場離我們云浮很遙遠,但是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依然“忙碌”。我們已經數不清多少次采訪歸來連夜趕稿,多少次加班;為了一句話、一張圖片、一個版面、一個創(chuàng)意,我們采編人員反復琢磨、反復討論。記者堅守在現場采訪,把最感人的故事與場景記錄下來,經常忙完已經是凌晨了。這種“忙碌”是辛苦的??僧斘覀儼炎罡腥说氖论E寫出來刊登在報紙上,再辛苦的 “忙碌”也是幸福的。
    走在新聞的路上,我徘徊在愛與痛的邊緣。但我知道,我不會放棄。人的一生,能把職業(yè)與理想完美結合起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報紙上;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路上。作為新聞記者,活躍在人民群眾之中,穿梭于社會萬象之間,傳播黨的聲音,反映民生民意,抓到新聞“活魚”,我們一直在路上。我們用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載著“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發(fā)展的每一個腳印,書寫著聊城的光榮與夢想,勾畫出永不褪色的繽紛畫面。
    美國著名新聞工作者普利策有一句名言:“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云和淺灘暗礁,及時發(fā)出警告?!边@也讓我們“初學者”承載了超過自身年齡的沉重責任。在三年的民生社會新聞實踐中,記錄歷史、書寫真實,成為我對職業(yè)的要求;追求卓越,真誠面對,是我事業(yè)的座右銘。
    作為一名學生記者,我很認真的對待每一份通訊稿。修修改改的過程中,酸甜苦辣,滋味俱全。凌晨時分,仍在挑燈夜戰(zhàn),只為一份能按時發(fā)出的新聞稿。一字一句都要反復斟酌,陪伴我的,一盞燈、一杯茶,還有心中不變的記者夢。這些,都是我所追求的生活。我很珍惜,在校網通站工作的日子,轉眼,快一年了。成為一名學生記者已經五年有余,從高中到現在已經是一名大三學生。記者生活已經成了我平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從最初的青澀到現在逐漸成熟的文風;從最初的膽怯到現在拿起錄音筆做采訪時的游刃有余。我很慶幸,當年的自己做出要成為一名學生記者的決定。未來的日子,更多的歷練,我愿意繼續(xù)在學生記者的崗位上揮灑我的青春和熱血、不斷前行。又是一年記者節(jié),祝愿親愛的學生記者們節(jié)日快樂,努力追尋心中的記者夢。
    用汗水詮釋記者的含義,用無悔鑄就記者的奇跡。加入記者站是我大學以來最重要的抉擇,我愛這個地方,就像愛我的家和家人。遙想去年記者節(jié)時,我剛加入記者站不久,在各位記者學長學姐的幫助和鼓勵下,抱著深深的對記者工作的熱忱,為自己的記者夢而奮斗。
    我堅信我將保持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和熱情,以敏銳的發(fā)現力,深刻的思考,與眾不同的視角,繼續(xù)發(fā)揮自己作為記者的光和熱。
    記者節(jié)感言4
    在這一天,我們報社全體采編照片、感言也都搬上了報紙,平日里為他人拍照、忙著采訪,在咱節(jié)日這一天,咱也在報紙上露一小臉,領導還吩咐:“每人都要寫一段感言”。
    宋丹丹問趙本山:“要你感言了,你敢言嗎?”今天,咱也發(fā)表咱的粗淺的感言!
    我首先是一個普通人,所以慣用平民的視角看待一切問題。社會是一條大船,國家是一條大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站在船頭,就要判斷準確、就要有犧牲精神、就要守住道行,因此,記者這個稱謂,就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因此每天都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怕擔不起這個稱謂。從此,所有的苦累也就有了自我寬慰的理由。
    有一句話,記者是社會的良心,我愿用我的眼睛和筆觸,為民正言,為社會正言。
    記者節(jié)感言5
    記者是現代歷史的記錄者。
    記者是社會正義的維護者。
    記者是時代進步的思想者。
    記者,被稱為“無冕之王”,形容它在某種層面上擁有的權利;
    記者,被稱為“社會的良知”,賦予它某種程度上肩負的責任;
    記者,也被稱為“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說出它承擔的功能和作用;
    記者,在無數萬家燈火的時候穿梭在茫茫人群之中;記者,在(別人)與家人團聚的天倫之樂的時候站在鏡頭前報道新聞……這是記者的職業(yè),注定要這樣付出,但是我們無怨無悔,日日夜夜監(jiān)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地工作,為的是"記者"這個光榮的稱號。
    新聞工作是緊張的,新聞工作者的神經永遠緊繃著!
    作為記者,我們注定了還要餐風沐雨,我們注定了還要歷經苦難,我們注定了還要飽受熬煎。
    新聞工作是艱苦的,只要有新聞,新聞工作者總是在第一時間沖在第一線。
    新聞工作是危險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非軍事職業(yè)中,礦工是最危險的,其次就是記者。
    謹獻給那些還在路上、孤獨著并堅持著的記者同行們,也獻給那些還伏在案頭上忙碌著的編輯們,精彩的世界因我們而更精彩!
    記者節(jié)感言6
    記者節(jié)又到了,每年的這個日子,作為記者的我都在忙碌著。來不及好好回味,來不及好好慶祝。其實,不僅這個日子,一年到頭,我都在忙碌,忙找新聞線索,忙采訪,忙寫稿。因為忙碌,我常常被家人埋怨;因為忙碌,我常常掃了好友的興致。十年了,從事記者這一行整整十年了,“忙碌”與我相伴。然而,我卻深深地愛著這種“忙碌”。因為這種“忙碌”,我的生活繽紛而多彩;因為這種“忙碌”,我的人生充實而快樂。
    哪里有新聞,哪里就有我們忙碌的身影。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百年奧運,神七升空,冰雪、地震之災,三聚氰胺事件……每一個重大事件,我們的記者都戰(zhàn)斗在一線。雖然這些事件現場離我們云浮很遙遠,但是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依然“忙碌”。我們已經數不清多少次采訪歸來連夜趕稿,多少次加班;為了一句話、一張圖片、一個版面、一個創(chuàng)意,我們采編人員反復琢磨、反復討論。永遠無法忘記“5·12”這個沉痛的日子。災情發(fā)生后,全國各地都有記者奔赴現場,戰(zhàn)斗在第一線。雖然我沒有去現場采訪,但我們也在本地忙碌地采訪報道有關這個事件的新聞。難忘5月20日晚上8點我市舉行的賑災義演募捐晚會,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可我們記者仍然堅守在現場采訪,把最感人的故事與場景記錄下來。晚會結束后已經10點多了,我們來不及回家換淋濕的衣服就加班加點趕稿。忙完已經是凌晨了。這種“忙碌”是辛苦的??僧斘覀儼炎罡腥说氖论E寫出來刊登在報紙上,當讀者深受感動而主動到紅十字會捐款捐物時,再辛苦的“忙碌”也是幸福的。
    中國經濟時報》名記王克勤曾說過“扎扎實實的調查采訪永遠是記者之第一要務,好作品是跑出來的?!薄芭堋辈粌H意味著付出體力,擔當風險,還要犧牲許多休息與玩樂的時間去思考、去寫作。別人在家吃飯的時候,我常常還在單位的電腦前敲打著鍵盤;當我回到家吃飯時,常常是別人優(yōu)哉游哉散步或在燈紅酒綠前輕歌曼舞了。當人們進入夢鄉(xiāng)時,我常常還在挑燈夜戰(zhàn),有時為了趕稿常常熬到三更半夜,甚至通宵達旦。
    有一句話說得好——“當你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和新聞在路上;當你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和新聞在紙上?!甭飞媳疾ǖ钠v之苦算得了什么?路上擔當的風險又算得了什么?選擇記者工作,就是選擇奔波;選擇了記者,就選擇了忙碌。
    我深深地愛著這種“忙碌”。無論前方的路有多少荊棘,我都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小編特別推薦
    記者節(jié)感言 | 記者節(jié)由來 | 記者節(jié)是哪一天
    
    小編特別推薦
    記者節(jié)感言 | 記者節(jié)由來 | 記者節(jié)是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