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酒方法

字號:


    酒是指使人從醉酒的狀態(tài)中醒過來,恢復(fù)意識或恢復(fù)自制力。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體的解酒原理就是以氧解酒,下面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醒酒方法”。本內(nèi)容為大家提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
    醒酒方法
    醒酒:酒精在人體代謝的一個過程,可分為自然醒酒和輔助醒酒。自然醒酒是不在任何人為的干預(yù)下酒精在人體內(nèi)的自然代謝;輔助醒酒是借助一些食品如蘋果汁或大苗山的野生茶或藥品如戒酒含片幫助縮短醒酒的時間和加速酒精的代謝。
    靈芝用于醒酒,是比較安全的?!?本草綱目》記載靈芝有解百毒的作用。現(xiàn)代臨床研究,靈芝可以清除血中毒素,對受損的 肝臟細(xì)胞起修復(fù)營養(yǎng)的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靈芝能幫助人體快速分解出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可以快速分解人體內(nèi)的酒精,能使人從醉酒s的狀態(tài)中,快速的醒過來,恢復(fù)意識。
    用于醒酒的家常方法有:
    1、蜂蜜生姜水:取新鮮生姜,切片(一般是3—5片),兌一湯匙蜂蜜,用開水沖服。主要是緩解頭痛和惡心,醒酒效果一般。
    2.、蘋果汁:新鮮蘋果2個,切塊放入果汁機(jī)攪拌。喝酒傷脾胃,蘋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不僅有醒酒的功效,特別是在應(yīng)酬后過量飲酒造成的后發(fā)不適有一定的作用。(對于醉酒的人,頭部和足部的照顧需要加倍注意,特別是暖腳,晚間應(yīng)酬后,睡覺前泡一下腳,注意休息。)
    3、靈芝:性平,味苦,無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益壽..有解毒的功效,可解酒毒。取其汁服用即可。
    4、烏梅: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腸經(jīng),具有斂肺生津等功效,可用于治療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等癥。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醉酒煩渴。取烏梅30g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煩渴。
    5、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經(jīng),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之功效。取白茅根15~30g水煎服,可解酒毒。
    6、桑葚:又名桑果,其性味甘、寒,入心、肝、腎經(jīng),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功效。解酒時可取鮮桑葚150g搗汁飲用。
    7、葛根花: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飲酒過度頭痛頭昏、煩渴嘔吐、胸膈飽脹等癥。《脾胃論》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湯,《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熱丸等,均療醉酒。此外,葛根、 葛谷(葛的種子)也有醒酒作用。葛根花10g水煎服,可解酒。
    8、菊花:屬發(fā)散風(fēng)熱類解表藥,性微寒,味辛甘苦,能疏散風(fēng)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菊花10~15g水煎服,可治飲酒過度引起的頭痛、頭昏等癥。
    9、竹茹:甘、微寒,有清熱化痰、除煩止嘔之功,對胃熱或痰熱所致的嘔吐效果好。竹茹10~15g水煎飲服,可治飲酒后頭痛、嘔吐等癥。
    10白扁豆:屬補益脾氣藥,性味甘溫,能健脾、化濕、消暑,兼殺酒毒,亦解河豚毒。白扁豆10~12g水煎飲服,可解酒。
    11、苦參:性味苦寒,具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另有止渴醒酒之效??鄥?0~15g煎湯飲服,有益醒酒。
    12、肉豆蔻:性味辛溫,屬溫中止?jié)?,有溫中行氣、固腸止瀉、消食之功。而且可以消宿食,解酒毒,治霍亂。取肉豆蔻10~12g煎水飲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飽脹、嘔吐等癥。
    13、草果:辛溫,入脾胃經(jīng),具有燥濕散寒、除痰截瘧之功,因氣芳香,還有辟濁之性。另外,還能消宿食,解酒毒。草果10g煎湯飲服,能解酒。
    14、高良姜:性味辛、熱,入脾胃經(jīng),有散寒止痛、溫中止嘔、消食醒酒之功。高良姜10~15g水煎服,可治飲酒太過,身寒嘔逆。
    15、把酒平穩(wěn)而緩慢地注入醒酒器,把沉淀物留在瓶底。這個過程即醒酒(Decanting),俗稱“換瓶”。所以,濃郁型紅酒需要“換瓶”,細(xì)致型紅酒則需謹(jǐn)慎;淺齡紅酒需要“醒酒”,陳年紅酒則需慎之又慎
    16、蜂蜜治酒后頭痛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jìn)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癥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第二天起床后也不會頭痛。
    17、新鮮葡萄治酒后反胃和惡心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zhì),達(dá)到解酒目的。如果在喝酒前吃,還能有效預(yù)防醉酒。
    19、西瓜 汁治酒后全身發(fā)熱西瓜汁可以清熱去火,能使酒精快速隨尿液排出。
    20、柚子 消除口中酒氣實驗發(fā)現(xiàn),用柚子肉蘸白糖吃,對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氣有很好的作用。
    21、芹菜汁治酒后胃腸不適這是因為芹菜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能分解酒精。
    22、酸奶治酒后煩躁酸奶能保護(hù)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而且鈣含量豐富,對緩解酒后煩躁特別有效。
    23、香蕉治酒后心悸、胸悶酒后吃一些香蕉,能增加血糖濃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達(dá)到解酒目的。同時,它還能消除心悸、胸悶等癥狀。
    24、橄欖治酒后厭食橄欖自古以來就是醒酒、清胃熱、促食欲的良藥,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燉服。
    錯誤方法
    蜂蜜治酒后頭痛
    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jìn)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癥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第二天起床后也不會頭痛。
    新鮮葡萄治酒后反胃和惡心
    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zhì),達(dá)到解酒目的。如果在喝酒前吃,還能有效預(yù)防醉酒。
    1)、 西瓜 汁治酒后全身發(fā)熱
    西瓜汁可以清熱去火,能使酒精快速隨尿液排出。
    2)、 柚子 消除口中酒氣
    實驗發(fā)現(xiàn),用柚子肉蘸白糖吃,對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氣有很好的作用。
    3)、芹菜汁治酒后胃腸不適
    這是因為芹菜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能分解酒精。
    4)、酸奶治酒后煩躁
    酸奶能保護(hù)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而且鈣含量豐富,對緩解酒后煩躁特別有效。
    5)、香蕉治酒后心悸、胸悶
    酒后吃一些香蕉,能增加血糖濃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達(dá)到解酒目的。同時,它還能消除心悸、胸悶等癥狀。
    6)、橄欖治酒后厭食
    橄欖自古以來就是醒酒、清胃熱、促食欲的良藥,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燉服。
    1、 喝 濃茶——對腎臟有損害作用
    2、 喝陳醋——易誘發(fā)胃、 十二指腸潰瘍或急性胰腺炎
    3、 喝 汽水——導(dǎo)致血壓迅速上升
    4、睡覺——造成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不暢,動脈遠(yuǎn)程缺血,嚴(yán)重者會造成肢體系統(tǒng)缺血壞死。
    5、酒后洗澡——喝酒后洗熱水澡可加快血液循環(huán),促使體內(nèi)能量消耗增多,容易引起低血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酒后洗澡易中風(fēng),宜先稍作休息。
    6、吃 解酒藥
    吃藥的速度趕不上酒精進(jìn)入血液的速度。酒喝入腸胃后,不到5分鐘就能進(jìn)入血管,迅速擴(kuò)散到全身, 酒精流經(jīng)之處——肝、胃、心臟、大腦均可造成損害。吃“解酒藥”時,酒精早已進(jìn)入血液,解酒藥來不及發(fā)揮作用。即使喝完酒立即吃解酒藥,藥物的吸收速度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酒精擴(kuò)散速度。
    7、強行催吐
    酒要從消化道排出,具體有兩個出口,一個是口,一個是肛門。一般人喝醉酒會嘔吐(或者想吐),也不要嘗試去壓制這種反應(yīng),因為嘔吐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hù),它在為邪氣尋找出路。此時我們要因勢利導(dǎo),把它吐出來。但也有些人喝醉時,并沒有想吐的感覺,這時不要強行探喉催吐,否則可能會造成賁門撕裂或急性胰腺炎。這時候,我們可以服用一種促進(jìn)胃腸動力的藥(如 嗎丁啉等)。能促進(jìn)含有酒精的食物迅速通過小腸,從而減少胃腸道對灑精的吸收。
    古人論點
    醉酒是常常發(fā)生的事,如何醒酒,使醉酒者盡快恢復(fù)過來?如何使人徹底戒酒?在這方面,古人也有許多經(jīng)驗之談。在唐代的醫(yī)書<< 外臺秘要>>;中引用了許多前人的古方,如:"飲酒連日醉不醒方九首"。療飲酒連日醉不醒方(4首),所用藥物有蕪菁菜, 葛根, 葛藤, 葛根汁,菊花末,小豆葉,井中倒生草等。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150多種解酒,戒酒的藥方,其中解酒藥方有90%,戒酒藥方占10%。元代也記載了一些藥方。下面作一簡單介紹。關(guān)于解酒方,宋代竇萍有如下記載。"虞宗有鯖,云可以醒酒,而不著其造作之法"。"《醴樂志》柘漿折朝酲,言甘蔗汁治酒病也"。"興慶池南有草數(shù)叢, 葉紫而莖赤,有醉者摘葉臭之,立醒,故謂之醉醒草'醉酒莫過于燒酒醉人者。輕者傷身敗體,重則危及性命。宋代趙希鴰的記載:"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燙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皮下喉即安。" 清王士雄:"解酒毒,(大醉不醒),枳子煎濃汁灌;人乳和熱黃酒服,外以生熟湯浸其身,則湯化為酒,而人醒矣。"解燒酒毒,蘆菔汁,青蔗漿,隨灌。綠豆研水灌,或以枳子煎濃湯灌。大醉不醒,急用熱豆腐遍體貼之,冷即易,以醒為度。外用井水浸其發(fā),并用故帛浸濕,貼于胸隔,仍細(xì)細(xì)灌之,至蘇為度。"解酒醉:飲酒大醉,沖葛粉食之即解,燒酒醉者,飲糖茶或麻油。糯米炒焦,沖水作茶飲。饑時米即可食。" 元代無名氏《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之解醒湯:中酒后服之(東垣李明之方,妙絕。其孫李信之傳)。 白茯苓(一錢半),白豆蔻仁(半兩),木香(半錢), 桔紅(一錢半),蓮花青皮(三分),澤瀉(二錢), 神曲(一錢,炒黃), 縮砂仁(半兩), 葛花(半兩), 豬苓(去黑皮,半錢),干生姜(二錢), 白術(shù)(二錢),人參(一錢)。右為細(xì)末,和勻,每服二錢半,白湯調(diào)下,但得微汗,酒疾去矣,不可多食。" 飲酒不醉之方 古代書籍中甚至還有所謂的"飲酒不醉"之良方。清代無名氏之載:"飲酒欲不醉:飲酒欲不醉者,服硼砂末少許,其飲葛湯,葛丸者效遲。七夕日采石菖蒲,末服之,飲酒不醉。大醉者,以冷水浸發(fā)即解。又:飲酒先服食鹽一匕,飲必倍。又:清水漱口,飲雖多不亂;或曰:酒毒自齒入也。上述藥方是否奏效,還未驗證。當(dāng)然也不可全信。用中草藥解酒醉,有獨特的效果?,F(xiàn)代醫(yī)學(xué)工作者應(yīng)用傳統(tǒng)醫(yī)學(xué)中的國粹古--酒仙樂(又名解酒靈),其成分為:人參,天麻,黃連, 黃柏, 黃芩, 葛花, 葛根,枳子, 元胡, 麝香等二十余種中草藥配伍而成經(jīng)過加工炮制成為細(xì)末粉劑型??稍陲嬀魄胺?,亦可在飲酒過程中兼服,還可以在酒后服用。此藥為天然動植物或生物制品,經(jīng)過有關(guān)部門檢驗,對人體一般無害無毒,副作用也幾乎未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