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的留學生是怎樣生活的

字號:


    出國留學的群體中,總有那么一群人,一畢業(yè)就年薪百萬的留學生,他們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來說說畢業(yè)一年就年薪百萬的留學生是怎樣生活的。
    他們是不是天生能力超強,意志堅定?
    他們是不是有超廣的人脈?
    是不是上課特別認真?
    他們是不是平時就積極參與社團、做Project,培養(yǎng)專業(yè)能力?
    他們?yōu)檎夜ぷ饔肿隽四男蕚?
    他們和大多數(shù)人到底有哪些不同?
    原來我很習慣于花少的時間,達到大的功效。
    考試前我抱佛腳、找工作前把簡歷趕一趕、比賽前最后一刻花個三天三夜集訓,然后,事情結(jié)束了,結(jié)果總是還不錯(考得算不差,面試也自我感覺良好,比賽呢?反正評審口味不一,我也管不了。)于是我用這種心態(tài)繼續(xù)混日子,總覺得什么東西只要靠我?guī)讉€禮拜、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努力,一定有成果。
    這陣子很多學弟妹跟我反應:“我已經(jīng)花一個周末整整四十八小時的時間修改我的簡歷了!為什么還不夠好?”“我已經(jīng)花一個月的時間每天申請實習了,為什么一點成效都沒有?”“我已經(jīng)在接到面試通知時立馬開始準備,緊鑼密鼓練習了一個禮拜,為什么程度還不夠?”“我這個考試已經(jīng)念兩個周末了,應該已經(jīng)沒問題了吧!”
    我們都以為,一個周末、一個禮拜、一個月,就夠了。
    但你知道嗎,這種付出的程度真的微不足道到了極點。到美國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學生看待自己時間的態(tài)度不一樣,在求職方面尤其明顯;他們的單位不是幾天、幾個禮拜、而是“幾年”。
    我看到無數(shù)個大二學生早早在開學前就把簡歷寫好(是他們花了好幾個禮拜寫出來的第一版),規(guī)劃自己大二這學年需要做什么研究、培養(yǎng)什么面試技能(是的,面對大三下的招聘季,大二上的他們已經(jīng)開始準備了!),大二暑假到大三上時已經(jīng)開始進行緊鑼密鼓的面試練習,并且針對大四畢業(yè)以后想進的公司開始找資源、接觸學長姐。
    針對每一步,他們的時間單位很長,而不是像我們一個周末就覺得很了不起
    這里的學生流行“一萬小時法則”:意思是,如果你要擅長某件事情,你必須要付出至少一萬個小時。
    再說一個我室友的例子也是中國人,高中就來美國念書,我見到她的時候,她Offer拿不完,大到紐約高盛的投行部門,小至LA極少數(shù)幾家菁英投資銀行。這些銀行還天天打電話給她,游說她選擇他們公司。
    她英文講得極好,長得漂亮身材又火辣,人緣極佳,朋友遍佈世界各國。噢忘了說,成績還是頂尖的,是他們那屆四年來全A女王(數(shù)學雙財經(jīng)系!這可不是混著玩的),閑暇之余還跟教授做經(jīng)濟研究,名字被寫到Paper上。
    外人看來,簡直是超級人生勝利組。
    但是,讓我們拾起酸民的心態(tài),看看人家怎么努力的。面對課業(yè)她從不馬虎,從大一開始她就每天復習預習,因為英文還不夠好,她經(jīng)常花別人雙倍的時間寫作業(yè)。找工作更是刻苦,她沒有一帆風順,相反的,在大三大四這兩年一點結(jié)果都沒有,盡管已經(jīng)每天練習面試了、已經(jīng)每天積極的聯(lián)系學長姐了、已經(jīng)把所有該準備的都準備了,含辛茹苦一年半載,大四那年她只拿到了一個不怎么滿意的offer。
    于是她咬著牙,放棄那個工作機會,決定延畢一年繼續(xù)努力。她從頭開始找實習,繼續(xù)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力走下去,半年以后的最后一刻,她終于拿到了一個頂尖投行的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積極表現(xiàn),實習結(jié)束時,她已經(jīng)優(yōu)秀得無數(shù)間投行都想聘她。
    兩年來,她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失敗與挫折,她跟我說,曾經(jīng)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她每天都躲到廁所哭,但是哭完還是得若無其事地繼續(xù)找工作、念書、寫Paper,強迫自己微笑面對下一個挑戰(zhàn)。
    為了找工作,她寄出了1000多封Email(真的,她打開信箱算給我看過),打過幾百通電話,面試無數(shù)次,在這么多努力后她拿到了五個頂尖的Offer;也就是說兩年寒窗之后,她的成功機率不過僅僅5/1000,而你還覺得面試練習一個禮拜就可以進入麥肯錫?
    當然,你可能覺得我舉的例子太極端,覺得你身邊有很多人生勝利組,真的就是練習面試一個禮拜就拿到了年薪百萬的Offer,你覺得很不公平,你覺得這是資源、體制、社會的問題,你甚至覺得就是有很多人、事物都對不起你。
    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人生勝利組的努力,他們是不是上課比你認真?當你在恍神想著等一下要吃什么的時候,他們是不是已經(jīng)專心寫下筆記?當你不求甚解,上課用Facebook的時候,他們是不是正努力理解所學內(nèi)容,在腦海里轉(zhuǎn)了好幾圈?他們是不是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而不是像你,只會嘴上說說?他們是不是平時就積極參與社團、做Project,培養(yǎng)專業(yè)能力?當你努力一個月就想放棄,他們是不是還意志堅定地往前走?還有,他們是不是執(zhí)行的時間多,抱怨的時間少?
    世界上真的沒有速成這件事
    你所嫉妒的人生勝利組,他們一夜之間的成功,都是靠平時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人生勝利組還有幾個共同特征:他們愿意卷起袖子去做、他們愿意思考、 他們不隨意妥協(xié),他們不會努力兩個月以后就放棄、他們失敗時不會從此縮回自己的小確幸回圈,而是哭完以后,繼續(xù)走。
    我同學的好幾個朋友考上了常青藤名校的PhD,他們從大二就開始跟教授做研究,為了三年后的申請做努力;同班的安德魯,拿到了麥肯錫、BCG還有Bain的Offer,他從大二開始練習個案面試到大四;同校的學弟妹在大二上就開始找實習,并且研讀投行面試指南,為的是大三暑假可以進入Top投行的Summer Program。
    無數(shù)的同學們,用的是至少兩年、三年的時間為求職做努力
    而我們總是習慣抱佛腳一個禮拜就想看到成效。
    我們身邊,也有眾多自學寫程式、自學設計、上語言補習班、花時間培訓各種技能的人。他們在你看YouTube影片傻笑的時候,增進自己的能力。然后一萬、兩萬個小時過后,他們終于得到了收獲。而你可能僅僅看到表面認為不公平,說他們資源比較多、爸媽比較有錢、甚至生來就比較聰明,學東西就是輕而易舉。
    不要再自己騙自己了,你跟別人的差別,就是那個該改掉的“”速成心態(tài)”、那個懶惰的態(tài)度、那個逃避現(xiàn)實的習慣。
    引用一句學長曾跟我說的話:“大家都渴望的東西,如果你沒有壓倒性的能力與勝算,你只能用壓倒性的努力去取爭。”
    大家都渴望的好工作、好薪水、好生活是不可能有捷徑的。套一句我神人室友經(jīng)常鼓勵我的話:“Fiona,I worked my ass off for two years! 如果你努力兩個月就拿到最好的Offer,那我不就傻逼了嗎?!”
    所以,給自己一個功課:拋開速成思維,用一萬個小時,換來你想要的門票。
    只有在美國是這樣嗎?后臺回復“落差”給你看美國、香港、大陸留學生的就業(yè)狀況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