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輕者表現(xiàn)為腰痛伴坐骨神經痛,在活動多、久站、久坐或咳嗽、此期可采取非手術療法,加強自我保健。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腰椎盤膨出治療方法”。本內容為大家提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請關注出國留學網!!!
腰椎盤膨出治療方法(一)
腰椎間盤膨出,多數(shù)是由于長期的不合理姿勢所導致。最初的表現(xiàn)只是姿勢不正彎腰駝背,局部的過度受力,時間久了會造成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形成腰肌勞損等慢性腰痛,所以也稱姿勢性腰痛,而腰椎間盤膨出則是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積累的結果。所以,矯正姿勢是關鍵中的關鍵的,合理的姿勢是康復運動的基礎和前提。否則,病因的問題不解決,只能是反復發(fā)作,惡性循環(huán),越來越重。
腰椎間盤膨出的保守治療方法,目前公認效果最好的是倒走。其根本,就是作為反向運動,能有效強制人體重心后移,減小腰椎前凸,從而矯正姿勢,(有時間可以試試倒走,倒走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要選擇安全的地帶進行倒走鍛煉)。倒走時能強制人體重心后移,矯正脊柱的過度彎曲,只是倒走不容易堅持,也不太安全。
站立的時候也可以強制重心后移。赤足或穿平底鞋站立,前腳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書,這樣腳處于前高后低的狀態(tài),同樣可以強制重心后移,可以體驗一下,體驗時間越長越好。
如果感覺癥狀有減輕,為了便于堅持,可以考慮選用鞋底為前高后低的負跟鞋,和倒走原理相同。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使用,就等于把強制重心后移的姿勢矯正,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可作為倒走的替代,且更安全,更有利于效果的鞏固,與現(xiàn)有的治療康復方法都不矛盾,還具有補充、強化和鞏固的作用,而且是有益無害。矯正姿勢必須要矯正重心,負跟鞋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因為鞋是人的“地基”,直接影響人體重心位置。高跟鞋會導致和加重腰痛,就是因為它會導致重心前移,那么前高后低的負跟鞋,必然強制人體重心后移,矯正姿勢的康復作用就很容易理解了。
負跟鞋在發(fā)達的歐美國家比較常見,被稱為“地球鞋”。在日本最為普及,特別是腰痛患者,對此好評如潮。在國內,有些三甲醫(yī)院可以買到,可以向專家咨詢。更多可以參考:大眾科技報《腰椎間盤突出矯正“地基”很關鍵》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自我保健(二)
腰椎間盤突出癥輕者表現(xiàn)為腰痛伴坐骨神經痛,在活動多、久站、久坐或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臥床休息后減輕。此期可采取非手術療法,加強自我保健。早期自我保健措施如下。
1)發(fā)作期間應完全臥床休息,包括吃飯、大小便等均臥床。急性期嚴格臥床休息1~3周后,如癥狀基本消失,可戴護腰下地活動。注意避免彎腰提取重物或腰部突然意外撞擊。
2)局部用電動按摩器亦可減輕癥狀。
3)中藥大活絡丹、吲哚美辛、維生素B等亦可應用。
4)骨盆牽引法,患者仰臥、床腳墊高,用皮革或布制成骨盆固定帶將骨盆固定好,然后進行牽引,一般重量為15~20kg,每大牽引1~2次,每次1~2小時,10天為1個療程。
5)推拿按摩(患者家屬協(xié)助)。
①患者俯臥平板床上,胸酃及大腿根部摯枕頭,推拿者雙手按住患者腰部,由輕而霞地、均勻地晃動、并向下按壓,目的使患者腰部肌肉放松。
②患者側臥,上身往后轉,下身往前轉,推拿者一手(或用肘)壓肩向后,另一只手推髂骨嵴(髖部)向前,先慢慢用穩(wěn)力象擰麻花一樣向相反方向扭到不能再扭動時,囑患者咳嗽。在咳嗽同時,再用力突然扭轉一下,往往可以聽到腰部發(fā)出嘎吱響聲。然后,另一側以同樣手法推拿1次。
③患者側臥,推拿者一手推住患者骶骨后方向前,另一手握踝部用力向后拽,反復5一10次。
④患者仰臥,雙腿伸直,推拿者一手扶住患者膝蓋,一手扶腳跟,將腿盡螢抬高,反復推拿5~10次??傊?,腰椎問盤突出癥不能大意,行自我保健6個月以上效果不佳、癥狀無明顯改善者,要考慮手術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鍛煉方法
一、腰背肌鍛煉
包括仰臥抬臀、仰臥挺腹、俯臥挺胸鍛煉等。
1)五點支撐法:患者取仰臥位,屈膝,雙足分開等肩寬,用頭、雙肘及雙足撐起全身,背部、臀部離床至極限使脊柱處于過伸位,還原;
2)三點支撐法:患者仰臥位,雙膝關節(jié)屈曲,雙手疊放于腦后或雙臂置于胸前,以頭及雙足三點支撐,全身離床,腰部緩慢上挺至極限,使脊柱處于過伸位,然后緩慢放下;
3)弓橋支撐法:也稱四點支撐法:患者雙手及雙足撐在床上全身騰空,成拱橋形狀;
4)飛燕點水法:也稱燕勢功、俯臥兩頭起(肌力弱者,只做一頭起):患者俯臥位,雙上肢后伸,頭肩部盡量后仰,雙下肢后伸,僅腹部著床,身體呈一反張的弓形;
5)挺胸:患者俯臥位,用兩手支撐于床上,先將頭抬起,同時以手漸漸撐起上半身,并將頭盡量后伸,挺起胸,挺起用力直達到腰部,然后平臥休息;
6)仰臥動髖:兩腿伸直,骨盆上下移動。
二、腹肌訓練
1)仰臥位,深呼吸,雙手壓腹;
2)仰臥起坐法,也稱兩手攀足勢,仰臥位兩手向上逐漸坐起,兩手向前撫摸足尖。
三、下肢訓練
1)直腿抬高鍛煉:主要鍛練胭繩肌和股四頭肌,由低到高,循序漸進,最終達80度以上,左右交替:
2)動髖患者仰臥位,兩腿伸直,先將左腿向足的方向伸,同時右腿向頭的方向縮,此時骨盆呈左低右高位,然后再做右側,兩側交替;
3)蹬足,即仰臥空騎“自行車”:雙下肢輪流抬蹬足,盡量屈曲髖、膝關節(jié),足背勾緊,然后足跟向斜上方蹬出,蹬出后大小腿肌肉收縮緊張,然后放下還原,先健腿后患腿,兩腿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