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讀后感范文

字號:


    你讀過烏塔這篇文章嗎?對文中的主人公有哪些感想呢?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烏塔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查閱更多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網(wǎng)!
    烏塔讀后感范文【1】
    我閱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回想、品味著小女孩烏塔的一個個神情,一句句話語,我思緒萬千……
    烏塔是個12歲的德國小女孩,在這樣的年華,他竟能自己掙錢買票,單獨一人周游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還準備再去希臘——想想她的年齡,才12歲呀!更令人吃驚的是,他為這次歐洲之旅準備了三年,路線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一個小學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與我們這些同齡人相比……唉,真是令我們汗顏呀!
    最能引起我的共鳴的是,與中國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她問起中國孩子是否也這樣旅游,那隨和的語氣卻使作者怎么也說不出話來。當“我”說家長很愛孩子,會帶他們出去玩,卻不放心讓孩子單獨出遠門時,自以為找到了一個絕妙的理由,卻受到了烏塔的強烈反駁:“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讓他們單獨出門?”我只能苦笑著承認自己的回答不合邏輯;當我告訴烏塔中國的風俗情況,并說孩子們?nèi)阅苷业娇鞓?,烏塔仍是堅持:“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并不完美?!笨吹竭@里,我真想暢所欲言,一吐自己即將噴涌的想法!
    對于烏塔的觀點,我舉雙手贊成。簡單地說,在中國,則與外國截然相反,“愛”在大多數(shù)家長眼中被視為“呵護”。其次,有些家長過于偏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忽視了下一代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把孩子“刻”成了對歷史、環(huán)境、回報、感恩等一無所知的語數(shù)化人類。“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并不完美”,電視、書本,想獲得真正的心之美麗,除親歷親為,自身實踐,別無他法!
    我并不是說愛孩子就不要管他們,也不是在反對中華民族的一貫風格,而是體會到了一種深深的危機感。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管制”、“保護”與“獨立”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缺一不可,過度則反。親愛的爸爸媽媽,雖然中國的這種現(xiàn)狀不得完全顛覆,但是,孩子要長大,可不能讓下一代的花朵成長在溫室里啊!親愛的爸爸媽媽,愛孩子,就回應(yīng)一下孩子的心聲吧!鍛煉我們的真正才能,我們才會告別童年,打拼天下。
    烏塔讀后感范文【2】
    《烏塔》這篇課文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烏塔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趁放暑假的時間游歷了整個歐洲。她并不害怕危險,為了這次旅行,她準備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去計劃和規(guī)劃,每到一個地方,她便會先查詢那里的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時能夠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打個電話或郵寄明信片,讓家里人知道自己的處境,從這里我看出了烏塔行為上的獨立和思想上的獨立。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上一些挫折和困難,我們現(xiàn)在奮力的讀書,就是為了去克服它們,使你在生活中少走彎路。而”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學習方法,通過烏塔那樣”行萬里路”的學習,我相信她會有更多的收獲。
    "行萬里路"不但需要堅強的意志,周密的計劃,還需要很強的獨立性,而這些作為中國孩子的我們都具備嗎?假如我們也可以像烏塔一樣,那么一切困難都休想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
    烏塔讀后感范文【3】
    《烏塔》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環(huán)游歐洲的故事。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到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的心很不平靜。在家里,我們是父母的寶貝,爸爸媽媽總是寵著我們,真是捧在手里怕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小時候走路時跌倒了,他們扶起我們;長大了,他們不讓我們做家務(wù),甚至連桌子都不讓我們擦,更不用說讓我們獨自出遠門了。
    可在國外,家長們可就不這么教育孩子了,在以色列國土,有一所“鯨魚學?!保@所學校就是讓孩子們乘坐帆船在一年之內(nèi)橫渡兩次大西洋,游遍三個海島,孩子們除了經(jīng)受大風大浪外,還要忍受挨餓,到了島上,自己采集野果充饑,自己搭帳篷睡覺。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面對困難,學會獨立生活。
    我們呢,爸爸媽媽不會讓我們遠離他們,不會讓我們?nèi)甜嚢ゐI,不會讓我們受到一點點風寒……
    跟烏塔比,我們差遠了,這使我很慚愧,慚愧我們獨立自主能力太差;慚愧這么大了,爸爸媽媽還那么寵著我們;慚愧我們男孩子竟然比不上一個小女孩;慚愧我國的教育方法的不足。
    可是,再慚愧也沒有用,我們要找出問題主要的根本,是爸爸媽媽的問題呢?還是我們本身的問題呢?
    我認為,我們?nèi)慷加绣e。爸爸媽媽的問題有兩點:一是他們太寵愛我們了,二是他們對我們太不放心了。而我們的問題就出在我們獨立自主能力太差了。
    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著,可我們中國的孩子卻像籠中的小鳥一樣,雖然我們有著充實的生活,可我們卻沒有籠外小鳥的自由,所以,我要對爸爸媽媽們說:“快打開你們的溺愛之鎖吧!讓我們擁有自由!”
    為了我們,為了補充祖國教育的不足,請讓我們學習烏塔,讓我們學會獨立,真正自強!
    烏塔讀后感范文【4】
    上周,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文章。課文講述的是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這篇文章讓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課文中的烏塔敢獨自一人出國旅行的費用都是她自己打工辛苦掙來的,沒花家里人一分錢。烏塔為了不讓爸爸媽媽擔心,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為遇到危險時請求幫助,她還會再給家里人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個平安。
    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生活,居然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和方法。9歲的我,平日里的生活起居都是爸爸媽媽在照顧、打理著,就連吃飯有時候都控制不了自己,遇到可口的飯菜就使勁地吃,結(jié)果吃多了消化不了,害的爸爸媽媽擔心,又為我買消食片,父母為我操碎了心。而烏塔卻是一個自強自立的孩子,她靠自己打工掙來的錢一個人旅行了各國。和烏塔相比,我覺得自己差的太遠了,烏塔生活那樣的獨立自主,個性也很強。不像我們這些孩子,做什么事都依賴父母,沒有主見,父母幫我們把所有的事都解決了,經(jīng)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生怕我們受半點委屈。但烏塔的父母覺得愛孩子,就必須讓她們經(jīng)歷挫折和磨練。而烏塔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她都坦然地去面對,讓自己在磨練中成長。
    學完了這篇文章后,讓我感到非常慚愧,慚愧我對父母的依賴,慚愧自己不能像烏塔那樣有主見,慚愧自己都比不過一個小女孩。從現(xiàn)在起,我要向烏塔學習,學習她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來鍛煉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
    烏塔讀后感范文【5】
    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吃驚了。烏塔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卻獨自一個人游歷歐洲,她的家人真的不擔心嗎?中國的小朋友,14歲時正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寶貝,是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上”、“小公主”,家長才不會讓孩子一個人出去旅游呢!
    課文中講到,烏塔為這次游玩,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來做準備,她還自己賺取旅費,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 自強的精神。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 放學都不愿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游歷歐洲了。看到烏塔能為此花三年時間做充分的準備,我們是否應(yīng)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開學初期是否為本學期的學習做個計劃,周末之前是否定了作息時間表……每到假期,我的時間一般都是爸爸媽媽來安排,一部分時間用在了老師留的作業(yè)上,一部分時間花在了舞蹈班的學習上,剩下的時間不是看電視就是瞎玩,根本不能像烏塔一樣去旅游。我十分希望能獨自去游玩,但爸爸媽媽能支持嗎?我想,他們肯定不會同意的。
    我要把烏塔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知道,放手孩子也是一種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會獨立、學會自強。